閱讀能力 - 是改變人命運的一種能力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 高爾基

閱讀能力 - 是改變人命運的一種能力 | 知識改變命運

"填鴨式"應試教育給學生帶來閱讀能力缺失

老師在上課時,給學生帶來的是知識點,學生只需要被動吸收消化知識點,把閱讀、理解、思考……這些必須掌握的能力丟到了一邊。

這樣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雖然不能說高分低能,但能力有欠缺是一定的,這其中閱讀能力欠缺是最為嚴重的。

本來應該是學生自己通過閱讀,經過獨立思考後,理解掌握知識,現在變成了老師們去思考理解,然後,再教給學生。也不知道,這樣學習的學生有沒有一種"拾人牙慧"的感覺。

閱讀能力 - 是改變人命運的一種能力 | 知識改變命運

閱讀是學生需要掌握的必備技能,也是學習知識的基礎技能。對於參加高考、中考的學生來講,語文或者英語考試中,閱讀理解這個類型的題,就是分數產生"分水嶺"的原因之一。在複習階段,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學習閱讀理解的答題技巧。本末倒置而不自知。提升學生閱讀能力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古人的閱讀方法,現代人可以借鑑。挑選出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有助於提升學習效率。古人通過學習實踐,積累了豐富的讀書學習經驗。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幾個古人讀書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示。

閱讀能力 - 是改變人命運的一種能力 | 知識改變命運

經典讀書法

1、陶淵明:五柳先生“不求甚解”讀書法

晉代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中,描述五柳先生讀書: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意思是:喜歡讀書,也不探究字詞詳細解釋,只要領會文中意思,就高興得忘了吃飯。

陶淵明告訴我們:讀書抓要點,獨立思考,領會中心思想。在知識、信息爆炸的今天,面對浩如煙海文章、書籍,如此方法閱讀,尤為適合。

有人會說,這樣的讀書就是"囫圇吞棗",而我想要說的是,難道你只用這一個方法閱讀嗎?那你把閱讀想得未免也太簡單了。

閱讀能力 - 是改變人命運的一種能力 | 知識改變命運

2、蘇軾:"數過盡之"讀書法

宋朝的蘇軾,再加上蘇洵、蘇轍,一家子"學霸"。他在《又答王庠書》中,給侄女婿王庠介紹了自己的學習方法。信中說:

但卑意欲少年為學者,每一書皆作數過盡之。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其所欲求者爾。故願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大概意思是說,年輕人學習,一本書要多讀幾遍。

很明顯,蘇軾讀書,也是使用了陶淵明讀書這樣的方法,而且講得方法更詳細,讀書要有目的,又告誡年輕人:讀書,不能好高騖遠,"貪多嚼不爛",

蘇軾與陶淵明在說到讀書的方法時,都講到了"意","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意"。把兩人的讀書法結合起來,就是:要帶著目的去讀書學習,不要在意看不懂,如果看一遍沒學會,那就多讀幾遍。

閱讀能力 - 是改變人命運的一種能力 | 知識改變命運

3、鄭板橋:"求精"讀書法

清代書畫家鄭板橋在《板橋自序》中寫道:

讀書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運多,徒多徒爛耳。

讀書貴精不貴多,讀得再多的書,沒有領會到"意",那也是白白浪費時間罷了。這就是鄭板橋想要告訴我們的讀書學習方法。

閱讀能力 - 是改變人命運的一種能力 | 知識改變命運

經典讀書法總結

陶淵明:"不求甚解,每有會意"。

蘇軾:"每一書皆作數過盡之","每次作一意求之"。

鄭板橋:"讀書求精不求多"。

總結經典的讀書學習方法:讀每一本書,都要帶著單一目的去讀,多讀幾遍,這樣就讀懂了。


另類讀書法

1、"天才"讀書法

歐陽修:"計字日誦"讀書法

這種方法適合記憶力超強,又要有毅力的人,嗯,算術還要超好。

歸納起來就是,發揚螞蟻啃骨頭的精神,把書按字數按天數平均分配,然後背下來,背不下來,誓不罷休。這就是歐陽修的"計字日誦"讀書法,歐陽修應該算是"死記硬背"的先驅者了。

立身以力學為先,學以讀書為本。今取孝經論孟六經,以字計之:孝經一千九百三字,論語萬有一千七百五字,孟子三萬四千六百八十五字,周易二萬四千一百七字,尚書二萬五千七百字,詩三萬九千二百三十四字,禮記九萬九千一十字,周禮四萬五千八百六字,春秋左傳一十九萬六千八百四十五字。止以中才為準,若日誦三百字,不過四年半可畢。或稍鈍,減中人之半,亦九年可畢。其餘觸類而長之。雖縷秩浩繁,第能加日積之功,何所不至。諺曰,積絲成縷,積寸成尺,寸尺不已,遂成丈匹。此言雖小,可以喻大。爾輩勉之。

這段是對歐陽修讀書方法的描述,出自元無名氏所編《居家必用事類全集 · 歐陽文忠公讀書法》。先不說歐陽修讀書法的真實性,單單是把這幾本書的字數數下來,也需要超強耐心,還要加減乘除的算一遍,每天都要執行。無論是誰使用這種讀書法,具有的毅力、記憶力、計算能力以及執行力,都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閱讀能力 - 是改變人命運的一種能力 | 知識改變命運

2、比較"豪"的讀書法

張溥: "七錄七焚"讀書法

明朝張溥的"七焚"讀書法:抄一遍、讀一遍,然後燒一遍,如此反覆六、七次,抄書抄得右手執筆處長了繭子,而且手上生了凍瘡。張溥成名後,給自己的書齋起名曰"七錄"。

雖然不清楚在明朝紙的價格,但要做到讀一本書,焚燒六、七次,估計也是相當有錢才行。

《明史·列傳·卷一百七十六》中記載:

溥幼嗜學。所讀書必手鈔,鈔已朗誦一過,即焚之,又鈔,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處,指掌成繭。冬日手皸,日沃湯數次。後名讀書之齋曰"七錄"。


閱讀能力 - 是改變人命運的一種能力 | 知識改變命運

楊大眼:聽書法

大眼雖不學,恆遣人讀書而坐聽之,悉皆記識。令作露布,皆口授之, 而竟不多識字也。

出自《北史·列傳·卷二十五》。

現在流行聽書閱讀,各種聽書app、聽書網站不一而足,而這個南北朝時期的楊大眼,愛兵如子的將軍,應該是最早的聽書學習受益者,聽書學習的"鼻祖"了。依靠聽書,從一個沒人待見的庶生子,最終做到了光祿大夫、平東將軍,而且還有封邑。這也是比較勵志的故事了。

聽,是學習語言的重要手段。

學習語言,聽說讀寫,如果不能做到流利地聽、說,那不算是熟練掌握一門語言。出國曾經遇到過外國文盲,不識字,但是聽、說流利,一下就把我驚到了,我能讀會寫居然還不如文盲說話流利,由此可見學習當中聽的重要性。

另類讀書法總結

另類讀書學習方法,對我們來說借鑑意義更大些。但是,對天賦異稟的你來說,也許就是最適合你的學習方法。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古人需要學習,現代人更需要學習。學習可以提高自身修養,學習還能改變命運。作為學生,就更應該認識到閱讀能力的重要性,把缺失的能力補回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