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倆的“祕密”

母子倆的“秘密”

母子倆的“秘密”
母子倆的“秘密”

為了不讓對方擔心,母子倆竟彼此保守著同樣的秘密,直到被老朋友說起,母子兩人才各自說起參與社區志願值守的工作。張曉華笑著說,“我們母子倆看來還真是心有靈犀”。

“當上志願者後,感覺一刻都閒不下來。”張曉華今年68歲,退休前是一名小學教師,家住荷塘區宋家橋月桂花園小區。2013年,正式退休後僅一週,閒不住的她就開始在社區裡當起了志願者,負責值守活動室和網上閱覽室。接下來的幾年,她參與各類志願服務,成了社區的大忙人。

張曉華說,2019年12月底,兒子剛轉業回株,搬進位於荷塘區桂花路的新房。受到疫情影響,一家人在除夕當天吃了一次團年飯後,就各自回家,沒有再見面。

2月初,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張曉華報名參加了社區的值守志願者,參與小區卡點值守和巡查工作。“剛開始自己心裡也有點緊張,所以更不敢告訴兒子自己在小區值守,怕他擔心。”

“媽,你現在是不是還在社區裡當值守志願者啊?”一週後,張曉華的兒子陳銘給她打了個電話。張曉華心想,這下可瞞不住了,只好和兒子“坦白”。

原來,張曉華的老同事和其兒子說起了志願者的事,恰好又告訴了陳銘,陳銘這才算知曉“秘密”。

不過,陳銘在電話中並沒有阻攔媽媽的工作。而是告訴她,自己也是小區的值守志願者,甚至上崗時間比媽媽更早。

“我們母子倆看來還真是心有靈犀。”張曉華笑著說,兩人互相鼓勵、祝福,終於不再有“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