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单位里和分管领导闹翻了,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机关单位里和分管领导闹翻了,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在机关单位里相处久了,难免会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和摩擦。只要不是重大问题,基本上都发扬风格,相互迁就,一笑了之,保持风度。即便真的有矛盾,大家也会心照不宣地采取默认的做法,维持表面的团结,私下不来往——惹不起,我躲得起,很少发生真刀真枪地吵架干架。大家都是明白人,吵架打架有失风度,只会让外人看笑话,没有赢家可言。既然如此,为什么要 撕破脸皮,给他们制造事后取笑的谈资,让自己形象受损呢?有百害而无一利。

不过话虽如此,还是有人或因气量狭小,忍无可忍或者气急败坏之下,失去理智,也不管不顾什么规矩原则了,冲上去就吵架干架,上演了一出出让人耻笑的闹剧来。

我曾经亲眼看到过一次干架、一次吵架事件,都是中层干部和分管领导,当然是不同的中层干部和不同的分管领导。那么你猜猜看,中层干部和分管领导闹翻了,谁会是最后的赢家呢?如果你说是分管领导赢了,那你就可能猜错了。

第一次是十年前。一个分管领导在点名会上严厉批评中层干部,结果招致中层干部强力反驳,双方发生口角,言辞越来越厉害,也根本不听别人劝说,冲动之下,当场在会议室里干起架来。搞得大家面面相觑,狼狈不堪,躲避不及,最后还是一把手领导叫人把人分开冷静下。事后的处置结果是,分管领导调离,中层干部皮毛不伤,可以说是大获全胜。

第二次是在三四年后,在接待检查组的酒宴上。因工作存在瑕疵,分管领导想卖个面子给检查组,就在酒桌上指责中层工作没做好,造成现在的局面。结果想得有点理想化,在酒精的刺激下,中层干部根本不买账,当场顶撞,该干的工作已经交给你,出现问题,是你的事情,不能推卸责任,赖给下属。让分管领导面子上下不来,于是也就不讲情面,大骂出口,局势升级。让检查组人员夹在,左右为难,如坐针毡。事情最后的处理结果是,双方各打五十大板,不了了之。可以说是平分秋色,不分胜负。

当然在机关里和分管领导闹翻,都是前期矛盾积压太多,无法宣泄,双方容忍度到了极限,一旦遇到导火索,自然爆发出来,把前期恩怨一股脑全部发泄出来。

至于说为什么在机关里和分管领导发生冲突,吃亏的往往是分管领导,原因有三:

一是舆论不占优。发生冲突后,干部职工更同情中层。因为在干部职工的眼里,分管领导作为领导干部,应该拥宽宏的度量和胸怀,能够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和下属发生冲突实在有失身份,是格局太小、胸襟不够的表现,在道义上就先输了一阵。而且中层干部往往是业务工作的执行者、实施者,整天奔波于乡村田野之间,工作之辛苦大家有目共睹,人尽皆知。中层是干部职工的缩影,也是自己的代表,打压他们就是打压自己。所以这个时候,中层干部更能赢得民心,也会让更多干部职工抱团,齐心协力对付分管领导。

二是实力上不占优。下属不会主动和自己的直接领导发生冲突,不言而喻,谁愿意拿着鸡蛋碰石头呢,找不自在呢?可是一旦要是敢于和分管领导发生正面冲突,就说明中层干部要么有其他领导支持,后备力量十足,无所畏惧,要么就是中层干部已经决定彻底撕破脸面,不计后果了,反正光脚不怕穿鞋的,谁怕谁啊?这种情况下,分管领导要想取胜,可能吗?

三是没有取胜之道。和中层干部冲突后,分管领导往往只能吃哑巴亏,拿中层没办法。一是自己没有单独处理权,要处理人必须经过一把手同意。可是和中层干部冲突不但影响自己的形象和面子,还会连累败坏单位形象,让一把手面子无光。这个时候一把手肯定不会给分管好脸色看,能不能同意处理人就不好说了;二是即便一把手同意处理人,那也无关痛痒,聊做安慰。体制内有个通病,就是干部职工只要不犯重大违规违法事件,你还真拿他没办法。至多少发点奖金福利之类的,这对那些已经不计后果的干部来说,实在作用不大。至于说要给予重大处分、扣减工资之类的,任何领导都会掂量掂量其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因为这可能是伤人根基、断人生存之路的重手,实施后的危害性以及可能的后果,是无法预料的,也可能是无法承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