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我們都成了都德筆下的可憐人

都德,法國19世紀偉大的現實主義小說家。在他所有作品中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最後一課》。

《最後一課》以普法戰爭為背景,描述了一個發生在阿爾薩斯一所小學校的故事。小弗朗茲不是一個喜歡學習的孩子,阿麥爾先生準備考查分詞的用法,他卻一個字都不會,所以他想逃到田間玩耍。

和煦的風,溫暖的陽光,普魯士士兵的操練,鳥兒的叫聲,這一切都比分詞規則誘人多了。不過幸運的是,小弗朗茲還是抵住了這些誘惑,匆匆趕到學校。剛踏進校園時,小弗朗茲疑惑了。在平時,同學們上課前的打鬧聲和老師拍打桌子的聲音在遠遠的街上都可以聽見。但此時此刻,校園裡一片寂靜,小弗朗茲想偷偷溜進教室的計劃破產了。

尷尬與害怕中,他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奇怪的是,阿麥爾先生並沒有批評自己。心中的慌亂平復之後,小弗朗茲才發現這堂課的不同尋常。阿麥爾穿上了他平時捨不得穿的禮服。前任村長,奧澤爾老人,郵遞員…教室後面坐了很多人,他們都默不作聲,神情憂傷。

這一切地不尋常,只是因為這是他們最後的一堂法語課。這一天過後,阿爾薩斯的學校只能教德語。小弗朗茲發現自己還沒有學會寫法語字,他慌了,後悔平時沒有好好學習。面對即將要失去的法語課,小弗朗茲不再覺得學起來困難,也忘了曾經因此捱過的戒尺。


《最後一課》|現實中我們都成了都德筆下的可憐人


故事進展到這裡,都德借小弗朗茲的心理變化寫下了"可憐的人!"四個字。可憐的人是小弗朗茲,阿麥爾,村民…故事中的人物有他們的可憐之處,現實中的我們又何嘗不是故事中的人物,習慣性地忽略自己所擁有的美好事物,待到它們逝去時又惶惶不安。

那些容易被忽視的事物,往往也最令人後悔

北宋詞人晏殊的《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中寫道:"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一生的時光短暫易逝,時間不曾偏袒任何人,不知不覺中它便溜走。時間帶走了熱情洋溢的青春,留下垂垂暮年。

我們也經常見到上了年紀的人回憶自己年輕時的時光。無論是回憶美好時光還是感嘆曾經的心酸,他們的言語中總會透露著對那一段時光的特殊的感情。過往的喜怒哀樂,貧窮富貴都成了時間的手下敗將

小弗朗茲平時討厭法語,學不好法語,害怕阿麥爾先生的懲罰。當得知以後再也不能學習法語時,他的內心先是難以置信,原文中寫道:"這麼說,我以後永遠也不能再學習了!我的法語就到此為止了!…"感嘆號的連用,此處省略的千言萬語無不顯示著小弗朗茲的震驚。

震驚之後,小弗朗茲感到深深的後悔,他後悔曾經將學習法語的時間去掏鳥窩,去溜冰。他後悔曾經嫌棄法語課本的沉重。在最後一堂課上,小弗朗茲發現自己可以認真地聽法語課,也可以聽懂阿麥爾所講的內容。這些都是小弗朗茲平時沒有發現的,可是當他發現自己可以學好法語時,時間已不再。小弗朗茲後悔不曾認真學習法語,何嘗不是在後悔自己沒有早一些發現法語的美麗。

人的成長過程中,總有一些時刻是處在後悔中的,後悔曾經沒有努力學習,後悔曾經沒有珍惜那個愛自己的人,後悔沒有多陪陪孩子…


《最後一課》|現實中我們都成了都德筆下的可憐人


高爾基曾說:"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容易被人忽視而又最令人後悔的就是時間。"無論你發現還是沒有發現,時間可以帶走一切美好的事物,而那些隱匿的美好卻最容易讓人後悔。

人生最深的後悔就是:我有的是時間,這件事留到明天再做

阿麥爾先生想釣魚時,給孩子們放假;花園需要澆水時,讓孩子們先幫忙澆水。阿爾薩斯的村民讓孩子們到農田和紗廠去幫忙,多掙一些錢。他們誰也沒有讓孩子們先學習,總是把孩子的教育推到後面。阿麥爾先生說:"我們阿爾薩斯最大的不幸就是在於總是把對孩子的教育推到明天。"

明日歌中寫道: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孩提時候,大家都有過偉大的夢想,可是走到人生中途,其實可以發現能夠讓曾經夢想變成現實的人很少。絕大多人的夢想湮滅在蹉跎的歲月中了。

人生苦短,誰又能預知意外和明日誰先到來?電影《唐山大地震》中,方達一家四口在一起幸福的吹電扇,方達想吃西紅柿,媽媽將僅有的一個西紅柿給了弟弟卻沒有給方登。但是,媽媽許諾明天會買給女兒吃。就是在這一夜,唐山發生了大地震。突如其來的大地震讓方媽媽的諾言無法兌現。

小弗朗茲上一刻還在擔心自己會因遲到而受到懲罰,下一刻就知道了這是最後一堂法語課,這個消息來的猝不及防。他後悔了,與他一樣後悔的人還有阿麥爾和村民。阿麥爾對弗朗茲說:"之所以造成這一切,最大的責任不在於你,我們每個人都有要責備自己的地方。"

《最後一課》中,弗朗茲發現阿麥爾為了最後一節課穿上了漂亮的盛裝。弗朗茲的心中是有些同情阿麥爾,覺得他是一個可憐的人。因為這節課後,阿麥爾再也沒有合適的時機可以穿他漂亮的禮服了。


《最後一課》|現實中我們都成了都德筆下的可憐人


每天事情很多,總有一些事我們覺得它不重要,它可以放到明天去做。我們總覺得父母還未老,下次再回家也可以,可是一轉身,父母已經兩鬢斑白,步履蹣跚。我們總覺得孩子還小,下個週末再陪他也行,可是一轉眼孩子已經長大成人。明日很多,但今日獨此一日,想做的事應該立刻動起來。

無論多晚,只要行動起來都不算太遲

小弗朗茲跑去上學的路上遇見了鐵匠科特爾正,他對弗朗茲說:"別這麼著急,小傢伙!你去得再晚都不會遲到!"雖然鐵匠這句話是在嘲諷小弗朗茲,但是道理沒錯,去得再晚,弗朗茲終歸是沒有錯過最後一堂課。晚了總比錯過要強得多!

蘇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年輕的時候自認為自己天資過人,又見努力讀書的同輩人也比自己好不了多少。所以蘇洵覺得讀書沒什麼難處,於是整天遊手好閒,和一些狐朋狗友聚會混日子。但是第一次鄉試落榜,使他認清了現實,此時的蘇洵已經二十七歲了。

放在現在,二十七歲已經是很多人大學畢業工作了幾年的年齡。而古代的蘇洵這時才明白自己要發奮讀書,通過自己的努力最後成為一代大文豪。如果蘇洵也是一個明白讀書很重要,但總是把讀書放到明天的人。那麼,我們看到的可能就是"唐宋七大家"了。

擁有大好青春時,蘇洵不珍惜,當他的人生走到了一半,蘇洵才開始努力,雖然很晚,但還不算太遲。

很多時候,人不容易發現自己所擁有的,更不懂得珍惜自己所擁有的,當失去的時候才知道它的珍貴,才後悔莫及。這是阿麥爾,小弗朗茲的可憐之處,也是阿爾薩斯的可憐之處,更是所有人的可憐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