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疫情後的房價會下降嗎?央行、央媒“聯手”為樓市定調。


2020年疫情後的房價會下降嗎?央行、央媒“聯手”為樓市定調。

房價問題,一直是個熱議的話題。2020年剛開始,遭遇了疫情,全社會都發生了巨大的轉變。聚焦到樓市當中,同樣有著巨大的變化。有人預測,2020年的房價將從疫情結束後開始上漲,也有人預測,房價不會有太大變化,甚至會下跌。關注樓市的朋友們或許自己也有一個判斷,關於房價的漲跌這裡提供幾個角度來幫助你判斷今年房價的走勢。

2020年疫情後的房價會下降嗎?央行、央媒“聯手”為樓市定調。


一些商界大佬比如:曹德旺、馬雲、任正非等一向不看好樓市,不是勸說大家儘快出手多餘的房產,就是預言未來房子會越來越便宜,馬雲甚至預壓房價將如蔥價;任正非則是多次表現出自己對房地產發展的擔憂,他認為房地產賺錢太容易,而一些搞實業的卻需要付出鉅額的房租和研發成本。連被稱“最有商業頭腦”的李嘉誠這幾年也把在中國的地產“套現”跑路。


2020年疫情後的房價會下降嗎?央行、央媒“聯手”為樓市定調。

其實這些商界大佬的擔心並不是沒有理由,我們知道所有商品的價格最終都是有供求關係來決定,房價當然也不能例外!關於2020年樓市走向,央媒經濟參考報曾發表文章《機構預計2020年全國商品住宅將供大於求》,文章稱,通過監測全國35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市場發現,2020年全國商品住宅將供大於求,市場將面臨繼續調整壓力。當房子供小於求,房價易漲難跌;供大於求,房價下跌可能性較大。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9年商品住房成交量約為1640萬套,而新生兒出生數量不超過1200萬人,按兩人需要一套住房計算,則2019年將會新產生空置住房1040萬套。從當年的施工進度來看,2020年還會出現大量的空置房建設完成。這樣將進一步加大空置房的數量,難怪曹德旺、董明珠曾“怒懟”:空置房夠住16億人,房價為何死撐不降?

但是供求關係並不是決定房價的唯一因素,比如這幾年的“蒜你狠”、“姜你軍”等現象的出現就是因為人為的操控使得蒜姜等產品的價格大幅度上漲。對於房價來說被用來操控的應該是人的觀念。


2020年疫情後的房價會下降嗎?央行、央媒“聯手”為樓市定調。

“居者有其屋”,這一傳統觀念深深的影響著中國人的置業觀。

接受了這種思想的中國人,在租或買房的選擇之間,更傾向於買房,實現住有所居,是很多中國人為之努力的目標。普遍的社會心理就是:房子在哪裡,人就在哪裡,家也就哪裡。

對安定感的一種心理需要,也導致中國人十分看重房子。

中國人有很深的戀土情結,對房子有種依賴感,把房子看成“安身立命”、“落葉歸根”的場所。倘若有一天,失業沒班上了,但至少有個家可以回去,而不至於漂泊遊蕩。等老了,也有一個穩定的居所可以享受晚年生活。

結婚對房子的訴求。現在有一套房幾乎已經成為結婚的必要條件。

對優質教育的訴求。當前,國內義務教育階段是根據就近入學原則。作為家長,大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讀好學校,這種訴求也就促使做父母的人們去購買重點名校附近的房子,對房子要求不再是住、資產配置的層面,更提升為對優質教育的需求

對物質財富的訴求。過去,中國人只要有飯吃、有衣穿、有地方睡覺、就覺得很滿足。但隨著經濟發展,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不再僅限於基本衣食住行的滿足,對物質財富的訴求也在不斷增加。因此,房子在中國人心中已不僅是住的需要,還有資產增值的需要,甚至被當做個人實力的自我彰顯。

這樣房子已經不是單單的房子,房子已經跟很多東西“綁定”在了一起:上學需要房子;落戶口需要房子;身份象徵也需要房子。這樣就大大的增加了人們對房子的需求。


2020年疫情後的房價會下降嗎?央行、央媒“聯手”為樓市定調。

但是現在國家已經給房子定位為“房住不炒”,對落戶,小孩異地上學等跟房子密切相關的問題給出很多了寬鬆政策,政策端的穩定將帶來土地市場、房價的穩定。而這種穩定,是在調控預期內的,也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如今這種環境下,保持穩定更是重中之重。

不僅如此,2020年央行更是對樓市一錘定金,明確為樓市走向定調。在今年2月19日晚間,央行《2019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明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按照“因城施策”的基本原則,加快建立房地產金融長效管理機制,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2020年疫情後的房價會下降嗎?央行、央媒“聯手”為樓市定調。

不僅如此,在2月12日,央媒經濟參考報也發表了文章《未來房地產市場走勢仍將平穩》,文章意思已經很明顯,未來樓市依然以穩為主;隨後2月14日,央媒經濟日報發表了《“穩樓市”不等於放鬆調控》,堅定“房住不炒”定位不放鬆。看得出來,這明顯是央行、央媒在“聯手”為樓市定調。

最近有媒體報道,2020年2月份熱點城市種有19個城市房價下跌,其中三亞和蘇州跌幅最大。其中三亞跌幅3.49%,蘇州跌幅1.45%。31個大中城市中,僅12個城市上漲,較今年1月份減少6個城市。

這些下跌的城市相比全國來說還只是冰山一角,樓觀地產認為,隨著樓市調控的越來越嚴密,高房價或將成為過去式。所以,2020年該買房還是賣房答案已經很明顯,如果手裡有多餘的投資類房產,樓觀地產認為及時出手是明智的。另外近期的農村土地可以通過省會城市直接審批轉為建設用地,這對大城市房價的抑制效果明顯。相信以後依靠房子賺錢的時代也將成為過去式,房住不炒不是說說而已。

2020年疫情後的房價會下降嗎?央行、央媒“聯手”為樓市定調。

這些只是個人觀點,無論在哪種市場下,總有人看漲有人看跌,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所以,無論是房地產還是其他的投資,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斷框架,才不會被別人所左右。希望這些分析對大家的判斷能提供一些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