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0利率!美联储“下猛药”再降息 专家:降息+量化宽松是“饮鸩止渴”;A股吸引力或得到提升

当地时间3月15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0-0.25%的超低水平,并启动7000亿美元量化宽松计划。这是不足半月之间美联储再次大幅降息,也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首次下调至近0的超低水平。而有分析称,这一利率区间实际上就是0利率。美联储“下猛药”意味着啥?会带来哪些影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燕 徐兢 李冲

上一次降息至近0还是2008年

美联储还重启了“量化宽松”

就在3月3日,美联储曾宣布大幅降息50个基点,将联邦储备基金利率目标区间降至1%-1.25%。并将金融体系的隔夜信贷再融资规模扩大至1.5万亿美元。

不到半月,当地时间3月15日晚,美联储再次宣布降息,并大幅下调100个基点。有分析指出,这可能是美联储十年以来采取的最大胆措施,上一次降息至近0,还是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当年12月,美联储为挽救经济,曾一路降息到0至0.25%的超低水平,并且在此后的7年一直延续了零利率政策。直到2015年才不断加息,促使美元回流。

半个月如此密集如此大幅度的降息,对美联储来说史上罕见。而且,除了突然大幅降息,美联储还重启了“量化宽松”政策,推出7000亿美元量化宽松计划。2008年至2014年间,美联储曾3次实行大规模买进债券的“量化宽松”政策,以刺激经济发展,摆脱金融危机。

对于此次降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美国经济依然强劲,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使得经济增长面临风险,因此需要及时采取行动,来支持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降息至近0后,还会不会负利率?鲍威尔表示,疫情可能令经济活动在一段时间内下降,第二季度的经济可能变弱,预计负利率在美国不会成为合适的政策。

中国央行实施定向降准

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

近期,全球多国掀起降息潮。中国暂未跟随。中国央行上周五宣布:2020年3月16日,人民银行实施定向降准,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同时,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1000亿元。当天不开展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3.15%,和上次持平。

据新华社报道,此次定向降准措施全部集中在普惠金融领域。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定向降准并非大水漫灌,而是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对普惠金融领域精准发力,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新华社报道还提及,我国货币政策依旧保持定力,坚持“稳健”的基调。目前,中国在国际主要经济体中仍是少数实施常态化货币政策的国家,货币政策工具箱储备充足。

美联储紧急降息效果不佳

A股吸引力或得到提升

美联储宣布降息后,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下跌32个基点,美股道琼斯指数期货和标普500指数期货双双大幅下跌,再次熔断。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洪灝3月16日发文点评称,美联储已经打完了大部分子弹。市场只剩下“裸奔”,美股期货再次熔断式暴跌。

苏宁金融研究院投资策略中心主任顾慧君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资本市场的反应看,美联储此举似乎作用有限。美股主要指数在美联储降息后曾暴涨,但隔日主要指数的股指期货又暴跌。主要原因是市场短期内的情绪主要受新冠疫情的影响,而降息正如鲍威尔所言:“既不能降低新冠的传染率,也不能接续受到冲击的全球供应链。”降息的主要作用是预防,防止恐慌情绪下市场的流动性危机。

经济学家任泽平则认为美联储降息+量化宽松是“饮鸩止渴”,疫情只是导火索,根源是货币长期超发的经济、金融、社会脆弱性。正确的应对方式是尽快控制疫情,以短期代价换取长期胜利,然后以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为辅来稳增长。

中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称,疫情、原油“黑天鹅”催化下,金融市场的脆弱性加速暴露。投资者的悲观情绪引发市场流动性压力,高流动性资产的抛压和部分多元化资产配置基金的赎回压力,导致美国市场股债双熊。

私募排排网未来星基金经理夏风光表示,美联储降息是全球重启宽松化的一个信号。对国内来说,海外降息可以大大缓解汇率压力,给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实施提供更大的空间。中美息差的加大以及中国疫情得到控制,中国预期会率先进入经济复苏,从而提升A股吸引力。从根本上来说,当疫情的恐慌退去后,货币政策的大幅度宽松对权益市场是重大的利好。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