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在即,农村却再现“种树热”,好端端的粮食为啥不种了?

新大风歌


农民种树主要是为了增加收入,种粮食一年下来这挣不到钱,甚至有时候还亏本,



一世情缘85625904


算一个经济账,农村地算多的一年大概也就种1000-2000斤稻,一斤我这边1.5一斤。也就是一千五到三千元,这还不够外出打工一个月的工资。而种粮还一年,这期间还有种子钱,人工费用,谷贱伤农,所以现在农村基本不怎么种地了,但是为了粮食安全国家得注意这块了。


闲看烟火


一句话总结,啥挣钱种啥!

以我老家为例,一年主要有两料庄稼,小麦和玉米。小麦的价格一直维持在一块一二毛钱上下,持续了十几年,没有什么大的涨跌。玉米的价格一直维持在七八毛钱,也是十几年时间没有什么大的涨幅。这段时间价格有所上涨,是因为去年生猪价格暴涨,饲料价格上涨,作为原材料的玉米价格才有所涨幅。无论是玉米还是小麦。一年的收入加起来,也就一万元左右,一万元撑死。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副业,例如养殖,例如经济林的种植,我们这儿以苹果为主。苹果再便宜,哪怕几毛钱一斤,总体算下来比种小麦和玉米划算。农民在种什么之前,账已经是翻来覆去的算了又算,才会做决定的。种植经济林,例如苹果,花椒,柿子等树,总体收入要比传统种植收入更高。


百果味优选


导读:农民也不是那种朝三暮四,朝秦暮楚的那种人。但是,农民有一种特性,就是耳根子软,要么拿不定主意,要么种植,养殖跟风上,结果给人一种盲从的感觉。最后自己下了大把力气,投了很多精力去看护,等到收割的时候,却丰产不丰收,货多卖不出,让一些人渔利,从中捞了好处。


对于春耕在即,农村却再次出现"种树热",好端端的粮食为啥不种了?我谈谈个人的看法:

首先,有的地方种树是走的扶贫致富的路线,通过将地区的劳动力,空闲时间,贫瘠的土地,荒山等资源通过整合,让农民手中有点额外的收入,开展植树。像我们鄂西北地区,今年虽然深受疫情的肆掠,目前不能外出打工,经过所有人的努力,实现了数周0肺炎人数增长,通过以县为单位,开始春耕。鼓励种植茶树苗木,种活一亩地,国家给农民补贴1300元左右,很多人都将旱地,荒地整理出来,热火朝天的种起茶树。



其次,有的农民觉得自己有大把力气,又有农具,加上植树后浇水方便,能挣一分钱,是一分钱,到时候还可以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因此乐意种树。像我家今年没有跟着种茶树,主要是我家的荒地,旱地都种了白杨树,白杨树易成活,笔直高大,一棵成熟的白杨树可以卖几百块钱,没地可种。之前也跟风种过黄姜,核桃树。


最后,好端端的粮食为啥不种了?一是粮价起不来,种粮划不来。二是,改为种树可以获得部分种树补贴。
不管是种植啥,都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跟风。同时,既然树种上了,就要多浇水,勤除草,保障苗木成活,不然白忙活一场。对于,良田,好地,还是多种粮食,坡地多植树。不然,好地良田种树了,以后再种粮食,就会因为田里有太多的树根,不便于管理,而无法种植了。


荆山朵朵


以前,在北方,大多数农民都种植小麦,而在南方,大多数农民是种植水稻的。但是,近几年不知道刮的什么风,大家有没有发现好多农民朋友们都开始种树了,那么,他们为什么不种庄稼改种树,种树靠谱吗?就这个问题,有些农民朋友表示种树也是无奈之举,最主要原因有以下4点: 1、种树的经济收益更高相信很多农民都能感受到,现在的粮食价格持续低迷,即便是丰收年也依旧让不少农民感到失落,因为这几年的农药和化肥的价格是一年比一年高,除去各种费用种地能拿到的利润太少了,种地的积极性就不是很高。种树的话,可以选择的种类比较多,比如具有较好经济价值,能兼顾木材、果品、药材或油料的生产的树种,如山核桃、杜仲、黄连木等;或者桃树、梨树、枇杷树等果树,每年果实成熟也都是可以出售的;如果有条件可以选择一些稀有树种,它的价值会更高,比如彩叶树种、罗汉松等。2、种树省时省事现在不少农民为了收入稳定都是常年在外打工,留守在农村的大多都是老人和小孩子,如果家里有种植庄稼,往往需要施肥,除草,喷农药等等工序,那些重一点的农活,老人和孩子是干不了的,年轻人又不能来回的往家里边跑,倘若要他们放弃种地,浪费土地资源也不划算。但如果种树就不一样了,树长大了可以做成家具,也可以卖钱,一年到头还不需要怎么管理。 3、很多人都种了只能跟着种大家都知道,树的根系是非常发达的,树根的延伸能力也是非常强。如果村子里很多人都种树了,会吸收土壤的营养成分。对于其他种植庄稼的来说,庄稼势必会受到些许影响。村子里如果大多数人种了,有些人也只得无奈跟着种了。4、种树也可以拿补贴这几年可以看出国家还是比较支持林业建设,对于那些能够自愿退耕还林的农民,国家是会给出一些补贴的,但具体补贴金额和种类各地有所不同,应以地方实际公布为准,一般农民种乔木林、木本油料林、灌木林、木本药材等树木每亩地补贴都会在100元以上,不过并不是人人都能领取,比如,在2018年,只有是林业合作组织、承包经营国有林的林业职工、人工造林的林农或造林公司等才能领取补贴,且造林的面积不能低于1亩。


下水天晴


你是农民吗?肯定不是。

不是好端端的粮食不种,而是种点自己够用就好。为什么要多种呢?

农民,只是受各种条件各种原因没有很好的人脉关系,不能靠外在帮助改变自己命运的以种地为主的人。当现实生活生存压力负担过大,大到种地无法满足生存需要时,该怎么办呀?

没有人管你如何生活下去。

只有自己改变自己。

只要是比种粮收入高,只要比种地强,就可以去闯去试去干。

地,毕竟有感情。撂荒于心不忍不甘心。那就种上树吧,投资小些,退耕还林还草吧,为环保做贡献。

地依旧在那,树也在那。人,不在那。

粮食,很无语。已经早就不是好端端的了。

试问,化肥,机械,农药,人工所有的投入和付出后,一亩不到一千五,甚至不到七百五,您会去种么?





平菇菌哥


你好!农村的土地原本是种植粮食庄稼,但现在劳动力的流失,年轻人都进城或出外打工,只剩一些老年人留守农村,所以种植树木是为了1.方便管理,2.长远投资。





果果的密蜜


春耕在即,农村再现种树热这种现象,不值得奇怪!这是一种社会自然现象,也是应该可以理解的。因为,一斤粮换不了一瓶水,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种粮不赚钱不足以养家糊口,所以,种上树效益比粮食稍微高些,农民们也乐于种树。另外,种树有些在北方的某些地区为了提高绿化率,是有鼓励并补贴的,所以,种树热主要体现在北方一些地区的,并不是全国性的。


求真务实反虚假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春暖花开,又迎来了植树的好季节。眼下很多的农村兴起了种树热,我们这边主要以种植杨树为主,挨着河流近的田地全中成树。好端端的粮食为啥不种了?


种粮收入低。近几年随着种植粮食成本的不断增大,像化肥,种子,农药,收割等成本加大,种植粮食的利润太低,种粮的积极性不高。

种树省事,易管理。种树相对于种粮来讲就简单多了,也不用施肥,灌溉次数少,不用打药,给农民腾出了时间可以去打工挣钱。

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农村的青壮年大多选择外出务工,留在农村的都是一些年龄大的老人,种粮食的话,管理上有些吃力,毕竟岁数大了。我们这边很多的农民外出务工人员选择把地承包出去。

粮食是我们的生存根本,基本农田该种粮食还是种粮食,不要跟风,别人种啥你种啥,要视情况而定。


青年阿光


在农村里,近几年也兴起了种树的热潮。而所种的树木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果树,像桔子树、李子树、板栗树、油茶树等。另外一种则是观赏树木,比如桂花树、樟树、银杏树等等。在十年以前村里也有不少人栽种果树,但还是会留出一大部分的土地用来耕种粮食。可是现在,只要稍微远一些的土地,基本上都会再种上树木。尤其是近两年在村里兴起了栽种观赏树木的热潮,多数人对观赏树木的喜爱热情要远远大于果树。

村里有户人家,是专门做苗木生意的,他家每年光是卖桂花树、樟树等就能挣十多万元。也是看到了他家栽种桂花树挣到钱了,所以很多人也开始陆续在自家的地里栽种桂花树、银杏树、樟树等观赏树木。其实,之所以现在农村会兴起种树的热潮,农夫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种树比种粮食更挣钱。在过去,农民一天天早出晚归,绝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都是用在伺候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了,那也仅仅是勉强解决温饱。可是,近年来物价是不断上涨了,但粮食的价格却并没有上涨。一年在农村里种地,辛苦不说,关键是还挣不到多少钱。而该种树木,像我们村里种植的桂花树,一棵树少则几百元,多则数千元,利润明显要比种粮食更高。

种树比种粮食更省事。种植粮食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的,翻耕土地、播种、除草、施肥、防虫、收获等等。可即便如此,如果天气不理想,依然收获不多。如果丰收了,在市场上卖不上好价钱,甚至连成本都挣不回来。也是因为这样,所以很多人才外出打工。可是栽种树苗就省心很多了,像我们这里栽种的一些观赏树木,树苗基本山里可以采挖,而栽种以后,只要有时候回来施肥、修剪一下枝叶。等到长答了,有人来收购了就可以卖出去了。成本低不说,还不会影响外出打工挣钱。

种树可以避免土地荒废。现在农村里大量人员外出打工,而土地上如果不栽种一些树木,那就真的要荒废了。而农民又是以种地为本职工作的,他们是非常不忍心看着自家的土地荒废的。所以,总会想方设法把这些土地利用上。而在地里栽种上一些树木,既避免了土地荒废,同时还能增加一些收入。老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即便是现在用不上了,等到以后这也是留给子孙后代的一笔财富。我们村里以前有个老人栽种了近十亩地的杉树,前些年他儿子就是依靠这些在城里买了套房子。

农民不种粮食,把自家的土地改种树木,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在农村里种地却养不活一家人,而外出打工也比较艰难,挣得现在也不如以前多了,并且放着土地荒废又不忍心,所以栽种上一些树木,这样既能为家庭增收,又能避免土地浪费。也是因为这种做法确实靠谱,大家认为可行,因此才兴起了栽种树木的浪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