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大國風範?陳湯說: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善以善待,惡當惡對

寫在前邊

世界是一體的,城門失火一定會殃及池魚。我們不應該也不會只看笑話。那些拋卻個人安危遠赴國外的醫護人員是我們民族的英雄。在他們面前,如我這般只能賣弄文字的連個小丑都不如。謹在此向英雄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這是我們的偶像,是榜樣,也才是中國應有的態度。

何為大國風範?陳湯說: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善以善待,惡當惡對

但是,佔有巨大國土面積和豐富資源儲藏的中國,永遠在被列強(用列強二字,是因為它們的國力真的強,也希望國人不要忘卻歷史)覬覦,這也是現實。不要談什麼這是翻老黃曆,我們翻與不翻,都不會改變現實。以史為鑑可知興替,說出“這是老黃曆”、“過時了”之類話的,請回去好好看歷史,別拿無知當高尚。

何為大國風範?陳湯說: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善以善待,惡當惡對

無意激化民族矛盾,更不希望我們的愛國熱情被有心人利用成為偏激的民族主義。我們需要理性去面對現狀和即將到來的不確定未來。但是,那些只管奉勸國人理智而將事實置若罔聞的“理智者”們,是不是也該消停一下了。

什麼叫理智?國外媒體妖魔化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的時候我們一言不發,等到他們橫遭不測的時候,我們全力以赴不計前嫌鼎力相助,因為網上的發聲被有心人批評為“妖魔化”國外的抗疫行動,奉勸國人要理智對待。請問您是認真的嗎?到底是誰在妖魔化,是誰在用不理智替理智發言?善良是要有度的。況且,一省援一國難道不是我們對世界的支持?中國用全民同心抗擊疫情的行動來為世界爭取時間難道不是我們的善良和理智了?睜眼說瞎話的人呵,請問,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孔夫子說:“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對我們好的,中國人願意百倍奉還;對我們充滿惡意的,對不起,我們不會再做冤大頭了。

何為大國風範?陳湯說: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善以善待,惡當惡對

凜凜人如在,誰雲漢已亡

西漢宣帝時期,匈奴分裂為五部,其中兩部的單于呼韓邪和郅支為了獲得漢朝的支持,於是都將兒子送到長安做人質。後來呼韓邪親自到長安面見宣帝稱臣的時候,郅支便趁機兼併了其他3部。等到眼見漢朝親自護送呼韓邪返回草原,郅支便心生怨恨,認為漢朝有意偏袒呼韓邪,於是開始與漢庭對立。

何為大國風範?陳湯說: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善以善待,惡當惡對

他先是將護送呼韓邪歸國的使者江乃始等人困住並進行了羞辱,後又在漢元帝時期將朝廷派去將他兒子送回的使者司馬谷吉等人殺害。自知背棄漢朝的郅支趁著長安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匆忙率領人馬向西逃到了康居國。康居國王很看重他,與他互娶對方女兒來加深雙方的友誼。

何為大國風範?陳湯說: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善以善待,惡當惡對

康居王還利用郅支所部強大的戰鬥力控制了烏孫國,志得意滿無以復加。日益強大起來的郅支因怨恨康居王對自己禮數不周將他的女兒和貴族、子民數百人殺害,大肆徵調百姓築城並強迫闔蘇、大宛等國前來進貢。不僅如此,郅支還扣押了三批被派往康居的漢朝使臣。

何為大國風範?陳湯說: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善以善待,惡當惡對

被任命為西域都護府副校尉的陳湯終於登場了。他通過矯詔,與校尉(都護)甘延壽一同策劃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殲敵之戰。將郅支斬於屋中,尋到了多次譴使要求的司馬谷吉屍首。戰後,陳湯與甘延壽一同上奏書向朝廷報喜,奏章中有那句千古名言:“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何為大國風範?陳湯說: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善以善待,惡當惡對

這區區9個字,是兩千年來無數次振奮華夏兒女的時代最強音。

我已經出離憤怒了!

不知道有多少人已經忘記了從1840年開始,百年間列強帶給中國的無盡傷害。有很多人在講,時代不同了。是的,時代不同了。於是,我們就要認定曾經的強盜們紛紛洗白上岸,都當慈善家了是嗎?因為時代不同了,所以我們就應該盡釋前嫌,甘當受別人指責的垃圾桶,再還以最美的微笑?有病嗎?

何為大國風範?陳湯說: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善以善待,惡當惡對

你說這是我的憤怒,我說這是我的態度。奮不顧身勇往直前,只有我們中國人。

現在網絡上連篇累牘的是帶節奏激起民憤、民族主義的文章,這樣的做法不對。但是,因為不對就要徹底否定民族主義了?那些奉勸國人理性的聲音,當我們這個國家,整個中華民族在全世界受盡白眼的時候,請問您在哪裡?您有沒有奉勸那幫辱華的聲音,請他們理智?憑什麼我們就該溫柔?憑什麼受傷害的就應該是我們?

何為大國風範?陳湯說: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善以善待,惡當惡對

因為古老東方的美德是謙遜,因為古老華夏的魅力是忍讓?搞(放)笑(屁)!

從小我們被教育要尊老愛幼、要有同情心。但我們還被教育,這個世界上有一種人叫做“東郭先生”,這個世界上有一種人叫做“永遠也喂不飽的狼”。陳湯和甘延壽的行為絕不僅僅是他們建功立業的功利想法,當國家、民族利益受到傷害的時候,逆來順受不只是懦夫的行為,更是愚蠢的選擇。

何為大國風範?陳湯說: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善以善待,惡當惡對

如今的國際社會,瀰漫的是沒有硝煙的戰爭。經濟、文化等方式超脫了物質本身在行使兵馬的職責。兵好擋水好掩,但看不見硝煙才最可怕,因為它們才是真正的無孔不入。大清亡國都百年了,竟然還有人看不清世界的真面目——表面溫柔的給予背後更多是為了貪婪的掠奪。相信有很多國際友人對中國友好絕不等於相信列強對中國是友好的。

何為大國風範?陳湯說: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善以善待,惡當惡對

這個世界需要我們更多的溫柔以待,但前提一定要擦亮雙眼。

善以善待,惡當惡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