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在南阳,可城市里却缺少痕迹

(文|苏雁滨)一座城市的灵魂,不会因岁月而流失,不会因风雨而消散,不会因拥有而骄躁,不会因流失而惶恐!因为他是一个城市浓缩的气质、是一个城市火热的心!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在南阳,可城市里却缺少痕迹


牛郎与织女

牛郎、织女在哪?是人?是神?想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和感知!历史学家喜欢把事物归根溯源,数学家喜欢把事件创造模型,物理学家喜欢把事件用于实践,文学家则会让事件插上翅膀......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在南阳,可城市里却缺少痕迹


千古文人侠客梦,况且一个传说!作为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算得上是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童叟皆宜了!但因其传说的性质,神话的色彩,人文的结合,故事往往具有强烈的地域属性,也就是文化的融入性!

故事:

作为南阳相传久远的民间传说,故事把凄惨爱情夹杂在人情冷暖之中:相传,南阳城西牛家庄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牛郎,因为父母早亡,牛郎跟着哥嫂度日。嫂子马氏为人歹毒,经常虐待他,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给他九头,却要拉回十头回家,牛郎无奈赶牛上山,幸得一仙人指点,寻得山中一头生病的老牛。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在南阳,可城市里却缺少痕迹


回家后,嫂嫂多次加害,牛郎都在老牛的帮助下化险为夷,最后嫂子恼羞成怒,把牛郎赶出家门,只许牛郎挑选一样当做出门营生的工具,善良的牛郎只选了老牛相伴,隐居大山。老牛怜他孤独,便指点他到七仙女下凡的河畔旁,拿走织女的衣服,结识了织女,相处后,织女被牛郎的善良、单纯打动,私下凡尘嫁给牛郎做妻子,并把天上的天蚕分给大家,教大家养蚕、抽丝、制作绸缎,并生下了一男一女,小两口过着男耕女织童话般的美好生活,但好景不长,这件事终究被王母娘娘所知,强行带走了织女,孩子的啼哭、爱人的离去,让牛郎心如刀剿,老牛牺牲了自己,帮助牛郎带上孩子去追妻子,王母怒气中烧,用银簪划出了一道银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在银河的两岸!他们忠贞的爱情感动的喜鹊鸟,数千万的喜鹊相互挽翅,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见面,王母娘娘深感无奈,便许允每年的七月初七这天相见!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在南阳,可城市里却缺少痕迹


15年前的争议,终落户南阳

自2006年7月30日,也就是农历的七月初七。当天,河北邢台给自己挂了个牛郎织女故乡的牌子。随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邢台为“中国七夕爱情文化之乡”,这一非官方的命名受到全国各地的质疑。随着陕西西安、山西和顺县、山东沂源县等相继在二次申遗中获得席位,但南阳落选!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在南阳,可城市里却缺少痕迹


随后,东方今报连续三篇报道,引来多方的关注,民俗学家的纷纷献言献策、文艺工作者四处奔走,二月河先生又亲自题写“考证牛郎织女,构建和谐社会”的明信片!引来多方关注,这才让南阳再次入京申遗“赶考”,几年的时间里,南阳人在争议中寻找古籍,在古书中寻找答案,在民俗中寻找考证,在画像中印证猜想!终于大地不欺、皇天不负,南阳终于申报成功,南阳正式成为国家级官方认可的“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地之一!但这份喜悦没能激发南阳人的兴奋!

文化悲鸣:

但似乎一切的努力,至此后便戛然而止,这份荣耀仿佛并没有带给南阳人特别的兴奋,也未能打开南阳向外传播的窗口!这似乎又印证了一个哲学化的概念:当你拥有时,你并不知珍惜,但等到拿走的时候,却要拼命挽留!

时至今日,申遗成功已有十年!但很多南阳的年轻人竟不知道这源于南阳,因为没有相应的文化产业当做寄托,缺少宣传与引导,缺少必要地普及和重视,所以不知道反倒显得正常!反观其他城市,没有文化遗产,花心思也要创造一个,一个不被熟悉的“冷知识”都能被炒的火热!但在南阳,这个家喻户晓的“牛郎织”女却成了“凉了的黄花菜”,甚至说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在南阳,可城市里却缺少痕迹


说来,竟有些悲从中来,想起了法国作家都彭的《最后一课》那些痛击心灵的语言“:大家天天都这么想:‘算了吧,时间有的是,明天再学也不迟。’现在看看我们的结果吧。唉,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只要你记得你的母语,那将是你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是啊,语言尚能被遗忘,何必再说“一个故事呢”,但这样真的能释怀吗?今天当你仍在与襄阳争论的如火如荼的时候,你是否会预想到: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也许会在有一天仍会被争议?还是那句话:“文化不因你而发起,也不因你而破灭,只是你不重视,别人便会不假思索地要剽窃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