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年前,為了解決河北的地雷成本問題,這五位開國將領都想了哪些辦法?

縱談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歷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歡迎關注“青史觀”,每天為您帶來新鮮、有趣、乾貨滿滿的歷史故事。


今天,我們為您聊的是關於抗戰時期發生在河北的一件趣事。


70多年前,為了解決河北的地雷成本問題,這五位開國將領都想了哪些辦法?


諸位都知道當年北方地區流行地雷戰,後來還拍攝了專門的軍教片《地雷戰》。自然,在河北境內,地雷戰的作戰形式也非常流行。當時的邊區物資奇缺,為了解決地雷成本問題,八路軍軍政幹部可謂煞費苦心。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的王耀南將軍於1941年冬天調到晉察冀軍區工作,後來他在冀中六分區期間,為了解決地雷問題還和幾位首長進行了磋商研究。


70多年前,為了解決河北的地雷成本問題,這五位開國將領都想了哪些辦法?


當時的地雷主要是鐵質,但是敵人有探雷器,這種東西被根據地軍民稱之為“照妖鏡”。一旦被發現,那地雷功效就沒法發揮,加上地雷本身成本較高,所以軍政幹部們非常心疼。當時六分區的王長江(河北博野人,1955年大校軍銜)、曠伏兆(1955年中將軍銜)和孫志遠(河北定州人,後曾任一兵團政治部主任)向王耀南反映了這個情況。


70多年前,為了解決河北的地雷成本問題,這五位開國將領都想了哪些辦法?

王耀南將軍


後來,王耀南苦思冥想,進行了改進,他在地雷邊上罩上一個“寶貝”,也就是老百姓捕捉老鼠用的夾子。這樣探雷器探到金屬物質發出聲響後,敵人會靠近,老鼠夾子一動,地雷就會爆炸造成殺傷。


王耀南向程子華、呂正操(1955年上將軍銜)進行了演示。可是問題又來了,老鼠夾子成本太高,當時一個就要兩毛錢,相當於十個雞蛋。怎麼解決地雷成本問題呢?


70多年前,為了解決河北的地雷成本問題,這五位開國將領都想了哪些辦法?

曠伏兆將軍


河北有的地區,山野間石頭很多。最後,大家還是決定用石頭做雷殼,就地取材。這樣不僅讓敵人探雷器沒法探測出來,還降低了地雷成本。後來在宋任窮(1955年上將軍銜)的建議下,對缺乏石頭的平原地區雷殼材料進行了改進。平原地帶燒製磚瓦的窯坑較多,直接用窯坑燒製出雷殼。


這樣,雖然殺傷力有所下降,但是地雷的成本降低了下來。這個方法也得到了推廣。


70多年前,為了解決河北的地雷成本問題,這五位開國將領都想了哪些辦法?

王長江大校


這個故事出自王耀南將軍的口述回憶,是70多年前河北抗戰期間真實發生的故事。在艱苦卓絕的鬥爭歲月中,河北軍民開展多種多樣的方式打擊侵略者,也創造出了諸多奇蹟。


在物資奇缺的戰鬥環境中,改用石頭做地雷材料的做法也是迫不得已,這反應了那個年代大家一致對外,群策群力對付敵人的心態。這個故事,也是告訴我們在河北長期抗戰,最後打敗侵略者是多麼的不容易。


70多年前,為了解決河北的地雷成本問題,這五位開國將領都想了哪些辦法?

宋任窮將軍

好了,今天我們的故事就說完了,歡迎關注我們下次發佈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來說您想聽的故事,想了解的歷史,我們儘量滿足您的要求,講給您聽。


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簽約,本號內文章未經許可,嚴禁轉載、抄襲,違者必究!請您文明評論,杜絕謾罵、攻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