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欧美疫情不断加重,旅游何时能重回正轨?

博弈论的诡计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人身安全的保障,如果一个人连安全都保护不了,那么他不会出去旅游,我认为今年旅游恢复是不可能的了!理由如下:

1.心理疫情的病源还没有消失

疫情假设结束,人们的心理疫情还会继续存在,大部分人,会在家里观摩两个月,看看别人,如果别人出去旅游,没有感染,那么我也出去!

2.随着国外疫情加剧,会严重威胁到旅游行业的正常恢复

欧美一些地方疫情加剧,会打击人们对战胜的疫情的信心,如果疫情没有得到完全的控制,游客会很难抉择,会纠结,我闷在家里好呢?还是出去呢?如果出去,要是人群中有一个新冠肺炎,那么我是不是又要被隔离?

3.旅游和病毒控制学相反,

在没有完全解除病毒之前,国家还是希望上完班老老实实回家,因为隔离,少接触人才是最重要的!

4.旅游业起码今年将很难恢复,送给旅游行业的一句话

旅游行业我建议不要转行去卖别的产品,如果让你的客人一旦感觉你改行了,那么他就认为你卖别的产品

留住现在的客人,开发新的客人,保持你的朋友圈持续更新祖国的大江南北,这样他会看着美景,也会信任你专业

为了十块八块的,去浪费精心开发的客户不值得,不提倡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你有帮助,谢谢


山东地接小于


你好,这个问题很明确的可以告诉你,未来4个月内旅游是没办法回正规的。国内旅游预计五月份后逐渐回暖,但依旧达不到去年的规模。重回正规保守估计要到7月份。分析如下:

一.国际旅游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外爆发,目前阶段还没有到最高峰,这几天确诊人数极速上升,说明疫情还在演变,由于国外的防疫措施和国内不同,所以国外何时能控制后清零还是个未知数。多国开始控制航班,甚至封锁边境,这给国际旅游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

二.国内旅游

目前国内新冠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预计在四月能实现全面胜利,但目前国外疫情爆发,国内出现境外输入病例,有的输入病例甚至出现隐瞒国外旅居史的情况,这无疑给防疫增加了难度。再次对国内旅游形成影响。

三.新冠肺炎对旅游的影响

新冠肺炎对旅游业的影响是巨大的,而旅游业又是个扎堆的活动,疫情过了,自然对大家心理上有较强的影响,部分人对旅游扎堆有抗拒心理,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治愈。所以今年有部分人会选择不远出旅行。

目前还未实现全面的复工复产,部分景区、酒店、餐饮还处于未开放的状态,所以外出旅行还有很大的不便。


神马旅游向导


大家好,我是一个头条创作者,很高兴能够回答您的提问,在答题方面,我有着丰富的经验 ,以下是我的观点分享给大家,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随着疫情的控制,三月份会逐步复工,看前景,即使疫情在4月份得以彻底控制,2020年的旅游业也不存在完全恢复的任何可能。

一、这次冠状病毒带来的生活上的改变,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住宾馆、挤景点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二、假期变少,隔离政策让大家已经把全年的假期休完,恢复后的工作任务不会允许再长时间休假,大学及孩子们的假期估计也会适当缩短,没时间怎么办?

三、收入上的损失是肉眼可见的,很多家庭被迫削减开支是肯定的,那么作为奢侈消费的旅游餐饮消费一定会减少;

四、经过疫情这一出,天天跟着保健品团队的老年群体还敢出去吗?

五、在疫情过后,很多行业的成本会大幅提升,要进行足够的卫生安全保障,消毒用品,一次性用品等,交通费用也会有所提升,成本高了,更没人去。所以想要旅游业恢复还是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的!

以上就是属于我个人的观点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开开心心的做头条,头条作品能更进一步,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回答,谢谢大家!



洋洋洋的自旅路书


您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微笑]

目前国内疫情在趋于下降,除湖北以外的部分地区已经清零并且连续多日再无新增病例。而国外的情况不容乐观,欧洲、美洲、东亚等各国的疫情都是处于一个急剧上升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旅游行业的全面复工复产,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至于这个时间,听取钟南山院士的意见,有望在六月份结束疫情是可以期待的!

1.国内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国外的疫情类似于武汉地区刚开始的阶段。我国在人力物力等方面不断的支援这些国家。相信这些国家的疫情也会尽快取得阶段性的效果。

2.从科学上讲,随着天气的不断转暖,不利于病毒的进一步发展和传染。到6月份北半球的气温已经温暖。

3.鉴于目前的全球疫情防控情况,国内旅游市场应该相比出境旅游市场要早一点恢复。

只有疫情全面结束后,各行各业才能真正意义上的步入正轨。而旅游作为百业兴旺的标志,要恢复到以往的情况,可能需要一年半载的时间。希望那一天早日到来吧!



爱游秦皇岛


中国疫情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中国之外却一片严峻,甚至部分国家有可能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局面。形势比较严峻的、政府比较有力的开始照搬中国模式,然而却还有些国家开始放纵病毒,更有甚者,有人还认为可以故意让病毒感染形成免疫力来对抗病毒,这些都是在对病毒认识不充分、或者是国家政府无法控制民意造成的。疫情的全球肆虐对全球人民生命财产和全球经济都是一次灾难,只有全世界人民快速联合起来,快速控制住疫情才有可能让一切恢复正常。长期控制不好,不仅会影响经济,更有可能发生大的动乱乃至战争。

旅游作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在这次疫情期间受到毁灭性打击,由于控制疫情具有人传人的特性,只有减少人口流动、控制人类活动才能有效隔断感染。那么旅游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之一,疫情正好抓住了它的软肋,各个国家首先就是限制了旅游,旅游一旦被限制,旅游里面的各行各业就立即停摆,立即集体性失业。旅游行业何时才能步入正轨,这要看如下几个方面的情况来定:

第一、中国何时宣布疫情结束。中国是这次疫情的最先爆发地,不出意外,也会成为全世界最先解封地。中国的控制进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他国家的控制进度。作为最先爆发地,在中国强有力的控制之下,在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之下已经取得了令全人类刮目相看的成绩,疫情得到大范围的、短时间的有效控制,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中国是第一个实践者,在控制疫情期间对病毒的认识不断加深,并总结出了有效的经验和方法,有了中国的经验,其他国家就都可以复制中国经验,相比中国来说,其他国家就容易的多。

第二、疫苗什么时候能研发成功。疫苗是对付病毒的最有效的方法,疫苗就是病毒的终结者。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虽然全世界特别是中国在疫苗研发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疫苗的问世仍然还是个未知数。2003年的非典到现在都还没有疫苗,虽然现在的科学技术手段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病毒也越来越狡猾,病毒一直在变异,这样也加大了疫苗的研制难度。目前,全世界最有效的方法还是隔离,只要隔离措施得当,没有疫苗也可以有效控制。

第三、全世界能否联合起来对抗冠状病毒。现在的病毒已经发展成世界性病毒,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即使某个国家得到有效控制,由于其他国家仍然未能控制而存在再次回流复发的危险。冠状病毒已经演变成世界性公共事件,只有全世界联合起来,步调一致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全世界才能恢复正常。

那么,旅游具体何时才能恢复正常呢?如果说中国从一月份集中爆发能在四月底清零并再从清零之日起延续两个潜伏期,也就是二十八天,正好是五月底,一共经历四个月。其他国家如果一样采取中国这么严厉的措施,最早估计也要到六月底七月初才能控制住疫情,如果有些国家控制不严或者任病毒肆虐横行的话,那就有可能2020年一年都不是个头。当然,最好的结果是科学家研制出了疫苗并且可以大范围使用,那样的话,冠状病毒将会尽快消失,有些人说病毒不耐热,一到夏天自然消失,这个概率极低,从现在全世界疫情分布图来看,很多国家正值夏天,可是仍然在大批量感染,对于中国来说,无需等到夏天,以中国的控制速度在夏天来临之前早已宣布疫情结束。所以,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国内旅游相信会在七八月份能恢复正常。如果全世界都按中国方法控制疫情,那么也会在下半年九十月份恢复正常。如果任病毒随意肆虐,那么这一年的国际旅游就可能打水漂了,最多只能做一做国内旅游了。



梧桐树下的浪漫2020


新冠肺炎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旅游业就是其中之一。3月14日全国还新增了20例,确诊病例仍有新增,现阶段真的不能有半点松懈,虽然我们已经取的了阶段性的成绩但是还是不能大意,随着复工的增多,很多人却放松了警惕,街头、公园会偶尔看到一些人已经开始放松了个人防护。

现阶段的旅游景点,只有一小部分在陆续开放,绝大多数还处于封闭状态。但是当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彻底结束,旅游景点也会陆续开放,那么国内的旅游业也将逐步的恢复到正常状态,但是我觉得可能要到下半年了。因为这个病的传染性确实非常强,只要是聚集的人群里有一个病毒的携带者,那么后果都是不堪设想的,而旅游景点恰恰是人群的聚集地之一。

至于国外的疫情的控制,相对于我们国内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在控制疫情这方面确实人人都很自觉,相关政府部门投入的力度也是非常之大,可以说我国在控制疫情这方面做的非常非常好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外的旅游想要恢复正常,还是遥遥无期的。


大路去旅行


你好, 我是定制旅行的从业者。个人认为以现在的形势分析,旅游行业的恢复会有两个趋势:国内早于国外、境内以自驾为主的短途游最先火爆。


国内旅游的恢复将早于出境游

1,国内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抑制

我们来看一下数据数据,根据这些数据来进行分析:


可以看到,虽然国内确诊病例依然很多,但是每天确认和疑似的病例数字正在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治愈率开始攀升。终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访的时候终于笑了,而且在访问中他们表示有信心在6月的时候终结疫情。无论如何,这对国内的旅游行业来说是一针强心针。

源自昨天的大数据,国内25个省市新增确证病例已经为0。而且我相信要不是多地出现从国外返国的现象,这个数字会更多。新增病例为0就意味着疫情的传播得到了有效控制,也就是说如果不出意外,最好的情况下这些地区再经过最多28天的时间理论上就可以解除隔离状态了。只要控制好外来人员,已经在本地安全范围内的人口是可以自由行动的。而人口的流动性是旅游行业复苏的重中之重。

当然我不是说,马上就可以开放旅游,我只是说理论上有这个可能,毕竟这的确是对旅游行业的最大利好消息。


2,多地降低防御等级

目前江西,安徽、福建、新疆、青海、西藏、湖南、浙江四川、内蒙古等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也已“清零”。这些省份陆续将疫情响应机制从1级降低到2级。

下调应急响应级别,表明疫情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有所降低,应对疫情的组织实施部门也随之下调。调整为二级响应,由省级人民政府领导和指挥本行政区域内的应急处置工作;调整为三级响应,由市级人民政府领导和指挥本行政区域内的应急处置工作;调整为四级响应,由县级人民政府领导和指挥本行政区域内的应急处置工作。

当然, 降低防御等级不代表疫情结束——这一点一定要明确,但是不可否认这是非常好的消息。只有疫情响应机制逐渐降低,我们才能真正看到疫情结束的希望。




3,国际形势不容乐观

与国内一片大好的形势相对应的,则是国外其他国家的一地鸡毛。

意大利单日确认人数接近3000人、法国封闭边境、美国进入全国紧急状态、英国和瑞典“弃疗”、韩国和日本因为爆发早目前虽然得到有效抑制但是依然处在增长阶段。

世界整个大环境非常像2个月前的国内,可是他们却没有国内的处置果断,造成了现在的局面。

2019年国人最爱去的10个目的地,目前只有阿联酋迪拜和泰国没有收到太大的冲击,其他国家和地区可以说全军覆没。以现在的环境看,就算他们请国人去旅游,国人也未必会去!



国内以自驾为主短途游会旅游业是迎来恢复的先锋


1,景区开始预热

从2月底开始,国内的景区已经有陆续恢复的趋势,大部分5A景区采取了限流的措施迎来开放。

洛阳龙门石窟、安徽天柱山、吉林长白山、广东肇庆星湖、无锡太湖鼋头渚、杭州西溪湿地……全国知名景区近日陆续开放。以杭州发布的信息为例,截至2月24日,全市103家A级旅游景区已复工67家,复工率65%,对外开放42家,开放率41%。鉴于疫情出现积极变化,广西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21日下发通知,全市82个A级旅游景区开始有序向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低风险地区游客开放。同日,海南三亚天涯海角游览区、大小洞天景区、蜈支洲岛旅游区恢复营业。

虽然,目前复工的景区数量跟全国总量比起来还非常微不足道,但是足以看出旅游业已经朝着复工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很多没有正式回复营业的景区也开始在线上旅行平台销售促销门票和打折券,时间大部分指向4月-5月。

连目前备受正营的邮轮项目也把复工日期定在清明小长假。

上海迪士尼乐园外的迪士尼小镇也在两天前开始恢复营业接待游客,种种迹象表明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复工也在计划当中。


而景区是旅游中的产品核心,只要有景区开放,游人就会有出行的目的地。而短途旅游——比如周末一日游,有景区就足够了。


2,以自驾为主的短途旅游会是以后一段时间的主流

经过了这次爆发的疫情,在以后想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相信国人会对长时间乘坐公共交通和人比较多的地方有所排斥。那么以自驾的形势出游就会在这特殊的时间段里形成一种趋势。

随着疫情的好转、旅行禁令的陆续解除和景区的开放,不愿意长时间跟很多人呆在一起的心态会造就自驾短途旅游(大概率一日游,减少住宿)的火爆。也是国内旅游复兴的引爆点。


什么时候国内旅行禁令会完全解除


我想如果4月底真的可以压制疫情的话,大概6月份国内旅游禁令应该会完全解除。而国际范围内6月份的情况大概跟我们现在差不多。全面恢复旅游业,感觉很不乐观,应该要10月份前后吧!


希望爱好旅游的大家身体健康,从业者都能坚持下去!


越游人


旅游业入冬

  随着各国疫情不断加重,限制出入境的国家越来越多,旅游业成为最受影响的行业。

  特别是一些原本以旅游业为主的国家,其经济状况更加堪忧。例如老挝、泰国等一些东南亚国家,其旅游业占全部经济产出的12%以上。但如今,曼谷的旅游景点、食品市场和寺庙已空无一人。越南政府甚至在不久前发出警告称,截至4月份,疫情将对该国旅游业造成59亿美元至77亿美元的损失。

  据全球商务旅行协会(Global Business Travel Association)估计,如果各国继续限制旅游出行,那么全球游客和公司在旅行上的支出可能会减少37%以上,使旅游业每月损失466亿美元,一年将近损失5600亿美元。

  此外,由于旅行人数的减少,酒店行业也如履薄冰。路透社3月5日报道称,位于重灾区意大利威尼斯市中心的San Samuele酒店,80%的预定已经被取消。《洛杉矶时报》也称,“巴厘岛当地的酒店、别墅订单更是批量被取消”。

  根据世界旅行和旅游理事会(WTTC)的数据,2018年,旅游业创造了约3.19亿个工作岗位,占世界就业总量的10%。这也意味着,2020年旅游业寒冬将会导致该行业的可就业岗位变得少之又少。

  惠誉亚洲国家风险研究负责人安维塔·巴苏(Anwita Basu)表示:“对于旅游业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机构来说,今年将是非常糟糕的一年,并且我们认为许多旅行禁令的持续时间比传染病本身的风险要长得多,这将对这些行业造成更大的打击。”

  航空业成重灾区

  两周前,纽约证交所的航空指数暴跌了30%,是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跌幅的两倍多,航空业也成为了疫情重灾区。

  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3月4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来看,自2010年以来,今年1月份,全球航空公司的月度增幅是最低的,与2019年1月相比,航班需求仅增长了2.4%。

  此外,新冠肺炎将导致今年全球航空旅行需求下降,这是自上一次金融危机以来首次总体收缩。IATA的预测,2020年全球需求将收缩4.7%,这意味着航空公司收入将下降293亿美元。

  一些航空公司甚至因此倒闭,例如英国廉价航空公司弗莱比(Flybe)就于当地时间3月5日宣布破产,停止所有交易业务并停飞所有航班。

  疫情使人们出行变得更加不确定,不少航空公司开始提供更灵活的航班变更和取消政策,甚至免除了更改或取消飞往某些风险较高的预定目的地航班的高额费用。例如,美联航、达美航空和美国航空最近都表示将在未来几周内免收预订机票的更改费。

  但与此同时,这些灵活的更改政策也给这些夹缝中生存的航空公司带去了更为严重的亏损与负担。根据美国运输统计局的数据,美国航空仅在去年第三季度就收取了2.067亿美元的变更费,在截至去年9月的前12个月中收取了8.215亿美元的变更费。这也就意味着,未来航空公司免费退改的政策将导致航空公司损失一笔巨款。

  或迎报复性增长

  Tourism Economics表示,如果疫情能在今年上半年得到控制,那么旅游业将在今年7月左右开始恢复,2021年至2022年可以完全恢复。

  不仅如此,由于人们被迫限制在家里,未来旅游业可能还会出现报复性增长。从旅游网站Campsites.co.uk发布的数据来看,其网站在2月份的同比搜索量增长了18%,而3月刚开始的这一周增长就已接近30%。

  Tourism Economics也认为,在过去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人们对健康危机的抵御能力变得越来越强。疫情过后,人们会够迅速返回旅行和度假的状态之中。

  此外,《纽约时报》还认为,航空业正在经历的这场寒冬或许会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金融危机之后,航空业经历了一段整合期。在此期间,航空公司专注于提高运力和效率,获得了更多的利润,并做到质的改变”。


云阳大峡谷景区


你好!旅游重回正轨吗?国内旅游时间段,大概看以下两条就知道结果了:一看我国的小学什么时候开学:二看公务员什么时候全面复工上班

(而不是在家里办公)。道理很简单,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中国的未来。公务员是国家的精英,是祖国的栋梁。他们都是国家首先保护的对象。 经过全国人民上下努力,付出了沉重的经济和物质代价后,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有很多地方已经复工上班。眼看着国内的旅游业就要开放之时,可同时伴随着携带疫情病毒来华的外国人越来越多,让好几个已经清零了的省市抗疫的成果毁于一旦。让很多已经复工上班的人又要隔离14天了。 国外的疫情现在更处在大爆发或正在大爆发的潜伏期。 甚至还有一些欧洲国家因为首先考虑资本的利益,觉得控制疫情会带来停工停产而造成巨大损失也会使医疗资源赶不上需求而瘫痪,干脆提出或已经这样实施了好长时间了的放任疫情蔓延的“全民免疫”的办法,就是让60%的有可能染病的人放弃检测,让疑似病人和轻度病人放弃医疗,在家里挺过去了就有免疫力了。就在自己家里让疫情选择,
换句话说就是我们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在国外这样的环境下,咱就暂时先别考虑出境旅游了 ,即使将来他们放开了国门邀请大家去旅游时,即使不怕死的人也得先看看 情况再说吧!


莲峰shan99


就这个问题我来聊两句:

第一,出国游年底能全面放开就全是老天开眼了,欧美国家疫情晚爆发,爆发的态势很猛烈,控制力度和我们国家完全没法比。疫情影响下,国家不建议你出去高风险国家,而那些国家也不敢让你肆无忌惮的到处跑到处转。

第二,年底又到了天气变冷,人们不太愿意出门的淡季了,长线旅游影响比较大。但是去国内5-8日游南方沿海比较暖和的城市反而会有一个小高潮。

第三,疫情过后,基本上5月开始,最火的应该是属于一日二日游,出门比较近,不用担心出门时间长万一又被滞留外地回不来。而且憋了几个月了,不出去走走怎么对得起春暖花开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