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美軍顧問團說,你們國家的地形不適合坦克,不必擔心

美國和蘇聯約定從朝鮮半島撤軍後,美國留下了500人的顧問團,顧問團當時判斷韓國的地形不適合使用坦克作戰。

而韓國從多次的邊境糾紛和秘密情報中逐漸瞭解了北朝鮮的實力,似乎也查明瞭北朝鮮的坦克是T34,這種坦克被稱為莫斯科保護神,是蘇聯軍隊引以為傲的坦克:重量35噸,主炮85毫米,裝甲厚度40-45毫米,時速53公里,裝備彈數55發,行程約300公里,。


朝鮮戰爭:美軍顧問團說,你們國家的地形不適合坦克,不必擔心

T34坦克

因此,為了對抗T34,韓國當時的國防部長申性模於1949年10月,向美國軍事顧問團提出了提供193輛M-26坦克的請求。但是,顧問團回答:“你們國家的地形、道路網特別是橋樑不適於使用坦克……北朝鮮的坦克是日軍用舊的,不必擔心”,沒有答應這個請求。


朝鮮戰爭:美軍顧問團說,你們國家的地形不適合坦克,不必擔心

T34坦克

另一方面,韓國判斷南朝鮮的兵力在17萬左右,擁有優勢的炮兵、坦克和空軍。但是,美國顧問團卻判斷,北朝鮮兵員在11萬左右,可能擁有炮兵和舊式坦克,韓國軍隊單獨就可以擊退。

也就是說,美國軍事顧問團始終抱有這樣的見解:韓國軍隊進攻不行,守城還是綽綽有餘的。這個判斷上報給華盛頓和東京,就原封不動地成了美國政府和遠東戰區司令部的判斷。


朝鮮戰爭:美軍顧問團說,你們國家的地形不適合坦克,不必擔心

麥克阿瑟

在戰後許多回憶錄中,就有相關記錄:首先是麥克阿瑟的情報部長威洛比少將在他編寫的《麥克阿瑟和朝鮮戰爭》一書裡寫道:東京曾多次警告華盛頓,而華盛頓總是不介意,華盛頓認為,朝鮮是世界上第七位的危險地區。

另一個則是杜魯門,在他的回憶錄裡寫道,麥克阿瑟報告韓國軍隊能夠抵抗北朝鮮軍隊的進攻,韓國軍隊的訓練處於令人滿意的狀態,因此,留下500人的顧問團後就撤軍了。對韓國的軍事援助問題,因為共和黨的反對沒有通過,我們知道,如果北朝鮮發動全面進攻,李承晚會很危險,


朝鮮戰爭:美軍顧問團說,你們國家的地形不適合坦克,不必擔心

杜魯門

韓國方面蒐集到的情報和美國情報的不一致,導致美軍顧問團做出了錯誤地判斷,對邊境會戰的勝敗帶來了重大影響。

不僅如此,在此之前,1949年4月份的時候,李承晚向美國派遣特使,為了把當時只有6萬人的國防軍擴編成10萬,請求提供必要的裝備,美國也只是提供了5萬人的裝備和6個月的補給品。

據說,美軍是擔心李承晚的北伐論,所以才限制提供補給品的,到1956年6月末的時候,15%的武器、35%的車輛已經到了報廢的程度,備用件也缺乏,彈藥和油料只有戰時所需的1-2日份。


朝鮮戰爭:美軍顧問團說,你們國家的地形不適合坦克,不必擔心

美軍士兵

俗話說,驕兵必敗,美國軍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取得的勝利讓他暈頭轉向,對任何對手都不屑一顧,即便在現在,也能看到美軍愛管閒事卻不負責任的行為。

在1950年5月,韓國陸軍作戰處對雙方的戰鬥力做了分析比較,這個估計基本上是正確的,符合北朝鮮的實際情況:

兵力:北朝鮮軍隊有18.4萬人,韓國有軍隊10萬人,國家警察4萬人。

裝備:北朝鮮有野戰炮609門,坦克、裝甲車272輛,飛機168架;韓國野戰炮91門,裝甲車27輛,聯絡機10架。

訓練和後方:北朝鮮軍隊進行了教育訓練,素質高,軍需工業已經納入正軌;韓國軍隊創建以來,忙於對付叛亂,訓練不足,武器生產也處於試驗階段。

漢森·保爾德溫說過,力量的均勢一旦被打破,就往往容易產生糾紛。南北雙方不成比例的實力對比,必然加速矛盾的激化和衝突的爆發,而美軍顧問的自以為是,使得韓國付出巨大的代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