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期间的程德敏老师

说到志愿服务,说到志愿者,人们自然会想起程德敏老师。

这次抗击新冠肺炎战役中,他在做什么呢?不妨看看程德敏在普通的一周时间内完成的部分工作。

抗击疫情期间的程德敏老师

2月3日19点至20点30分,程老师与海安市心理协会王益鹏、汪裕宇、朱丛明等常务理事会成员,通过手机语音通话商讨,面对疫情,如何充分发挥心理学专业优势,整合资源,构建社会心理支持系统为市民服务……

2月4日10点至11点半,他接待了立发中学高二学生黄同学的视频咨询。黄同学与父母的说话,总是“说不好”,相互之间,动辄变脸、话语生硬,长期无法有效沟通。疫情居家期间矛盾冲突机会增多,家庭情绪降至冰点……在了解该同学的成长经历、个性特征、理想诉求等必要信息后,程老师遂邀请学生家长参与视频交流,在互动过程中逐渐发现,阻滞亲子间交流的主要症结在于:负面感受、消极情绪、过度自我、过早评价、控制与反控制等因素影响到家人的判断力,信息传递与接收不顺畅,导致互不接纳。程老师充分照顾各人的主观感受,首先引导大家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激发改善家庭成长环境的动机,继而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达成互相尊重、平等交流,学会互相聆听,换位思考,努力突破自身知识经验局限等共识;此外,程老师还对如何调节认知、控制情绪、正向理解等方面技术进行了具体辅导。

抗击疫情期间的程德敏老师

2月5日上午8点至10点,程老师接待了扬州大学某大一、本校毕业学生的视频咨询,解答了关于如何调整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做好学业生涯与职业生涯规划,脚踏实地,利用现有资源积极探索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式与路径。

2月8日上午7点至8点,晚上9点至10点,程老师分两次接待某高中孙老师的电话咨询。孙老师家中因为突发重大变故,原有生活秩序被打乱,家庭成员情绪低落,一时迷失了方向……程老师耐心倾听,积极回应,对当事人的窘境感同身受,从专业心理支持的角度进行了有效干预,协助孙老师找到更多摆脱困扰的好办法,还以朋友的身份帮助当事人解决了部分现实难题。

2月9日全天,他组织部分心理老师进行网络学习,研讨如何针对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特点提供有效心理援助的课题。

抗击疫情期间的程德敏老师

2月10日上午7点,程老师主动与德育处负责人范俊老师讨论疫情形势下如何做好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足不出户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支持。14点10分,程老师召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组全体成员召开了50分钟的视频会议,安排落实线上咨询值班任务,开通特殊时期的心理服务公众号,随时为本校师生提供心理服务,并对学校官网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编排提出要求,将防疫期间的健康生活方式和面对疫情如何进行心理调适作为近期工作重点。

另外,程老师在抗击疫情期间与心理教研组的其他同事一直保持密切联系,不停反思总结本校省级心理拓展课程基地在教学改革中的创新行动、实践经验与不足之处,探寻突破与提升的方法途径,与大家一道整理完成了具有原创性、前瞻性和实效性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成果,形成数了近万字的书面资料。

抗击疫情期间的程德敏老师

“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世界范围内战役中,没有谁可以置身事外,生命中所发生的一切,都值得我们思考:起初抗疫形势最严峻的中国为什么这边风景独好?共产党人为什么要坚定“四个自信”?疫情过后我们应该如何珍惜时间勤奋学习、诚实劳动、建设美好生活?生活,为什么值得我们如此深情热爱?……正式开学后,期待与我的学生们探讨这些话题……”程德敏老师这样说。

程德敏,海安市立发中学省级心理拓展课程基地负责人,海安市心理协会副理事长,南通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共青团南通市委首批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爱行动专家组成员,南通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首批聘任咨询师,上海市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抗击疫情期间的程德敏老师

曾应中国心理协会、全国妇联、中国儿童基金会派遣,赴四川灾区参加“抗震救灾心理危机干预”行动,任第三组组长;应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邀请,从事北京奥运会心理服务、危机干预、社会矛盾调处工作,任B2组组长;2015年应某公益慈善基金会委托赴四川阿坝州木里县从事教育服务及考察活动;2016年6月29日接受中央电视台《新闻1+1》主持人董倩的采访;2019年12月25日应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之邀,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抗击疫情期间的程德敏老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