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人生最高境界,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

除非你生活在一座無人孤島,否則一定要讀讀儒家四書:《論語》《孟子》《中庸》《大學》

因為只要有人的地方,就離不開這最精深的待人處世哲學

它會教你怎樣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如何在複雜的社會關係網中進退自如、遊刃有餘: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

懂這一條的人從不說錯話。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這是識人訣竅,從本質認清一個人。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從此心中有數。

南懷瑾:人生最高境界,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

很多人說四書難讀,朗讀君誠意推薦《南懷瑾四書精講》當前最好的解讀版本

它既有大師級的專業高度,又絕無學術八股文那樣的生硬乏味。

第一次讀的人,會因南懷瑾愛上四書;讀過四書的人,會因這套書愛上南懷瑾。

南懷瑾:人生最高境界,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

南懷瑾,最會講學的一代宗師。

他自幼遍覽經史子集,飽讀諸子百家。又曾參禪學佛。峨眉閉關3年,遍閱《大藏經》。

所以他講儒學,常常是儒、釋、道三家典故信手拈來,千年歷史、百家學問旁徵博引,讓人感受前所未有的深度、廣度。

南懷瑾:人生最高境界,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

60到80年代,南懷瑾在臺灣的國學課可真的是一座難求,他的演講稿可謂千金難買。

蔣介石、蔣經國父子頻頻邀他至府上作私人講演。

胡適看他的講義,驚為天人。

大家愛聽南懷瑾講學,源於他能“東拉西扯”、能“家長裡短”、可俗可雅,彷如跟人閒聊。

南懷瑾:人生最高境界,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

他善於舉重若輕。三兩句平實、通俗的話就把高深的概念講清楚。《論語》裡的一句,南懷瑾是這麼給翻譯的:

【原文】子貢問曰:賜也如何?子曰:女器也。

【翻譯】子貢問,老師!你看我怎麼樣?孔子對他說,你是個東西

“器”常出現在儒、道經典,含義很深。但被南懷瑾 直截了當翻譯成“東西”,夠通俗了吧,人們一看就懂。

南懷瑾:人生最高境界,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

他還能舉輕若重。像《論語》裡“士不可以不弘毅”,他就能把“弘毅”一詞拓展到我們日常的寫作上:

為什麼寫不好文章?原因是自己老想著“我要寫文章了”。

其實寫文章沒有什麼道理,當自己放屁好了,愛放什麼儘管放,想到就寫。一定要養成自己這種弘毅的氣派……


把寫文章當做“放屁”,把“放屁”當做“弘毅”。大膽、奔放、不拘一格,足見大師率真手筆。

南懷瑾:人生最高境界,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

《南懷瑾四書精講》共八冊, 上述所舉的內容就出自其中的《論語別裁》

此外還有《孟子七講》《話說中庸》《原本大學微言》,都是南懷瑾跨越半世紀的講學精華。

當年別人要重金收購的稿件,一篇不落全在這裡:


《論語別裁》

上|下冊

《論語》是記載孔子言語行事的儒家第一經典。

南懷瑾敢於推翻幾千年之舊說,與前人講解有100多處不同,因而自定名為“別裁”。

南懷瑾:人生最高境界,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

《孟子七講》

上|中|下冊

《孟子》既是孟子思想記錄,也是頗具特色的散文集。

南懷瑾舉重若輕還原歷史,還原人物性情,講解儒家理念

南懷瑾:人生最高境界,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

《原本大學微言》

上、下冊

“原本大學”指的是《大學》古本《小戴禮記·大學》,包含了儒家對道德修養、社會政治的見解。

南懷瑾結合大量的文史典故,富有知識樂趣和人生啟悟

南懷瑾:人生最高境界,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

《話說中庸》

中庸,不是平庸、庸碌,而是儒家推崇的內聖外王之道。

南懷瑾以儒釋道思想來解讀,並結合生活實際引人反省如何安身立命。

南懷瑾:人生最高境界,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

此次整理出版的《南懷瑾四書精講》版本珍貴,由南懷瑾簽字授權出版,極有收藏價值。

其中,《話說中庸》是首次出版的簡體版,作為南懷瑾為數不多的親撰著作,書後還附上了南懷瑾首版官方年譜。

全書裝幀由臺灣著名設計師、南懷瑾弟子登琨豔設計,簡約大氣。

南懷瑾:人生最高境界,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

南懷瑾:人生最高境界,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

這套書裡藏著中國先賢的智慧、思想爭鳴的活力,還有儒釋道貫通的透徹。

這些,只有讀過的人,才能體會。

南懷瑾:人生最高境界,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