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人性的悲哀,就是自以为是的过度执念

庄子:所自以为是的优势,却是阻碍人生发展的最大障碍。

庄子:人性的悲哀,就是自以为是的过度执念

对于人生来说,你所自以为是的优势,却是阻碍自己人生最大的障碍。

人总以为自己有知识,有学问,有智慧,但是自以为是的智慧,却成了自己永远过不去的坎。

一个人不但会执念于自己的欲望之中,深陷于自己执念的事情之内,还会因为自己自信的优势而困住了前行的脚步,当你自以为是优势的时候,定然会固步自封,不会前行和改进,因为人永远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甚至会将自己的缺点当做长处。

《中庸》之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人人都认为自己是明智的,可在利欲的驱使下,就像野兽一样落入危机四伏的罗网和陷阱之中,不知道逃避。人都认为自己是明智的,可是当他们选择了中庸这一道德准则之后,却连一个月都不能坚持。

庄子:人性的悲哀,就是自以为是的过度执念

人总是在感慨自己的聪明,但是这一些聪明却是自以为是的自作聪明,人认为自己是明智的,可是在利欲的驱使下,自己则会因为所谓明智,而陷入无法自拔的深渊之中。

自以为明了一切事物的高深义理,但是自己的行为却偏偏背离了客观天道,就好像小人使用卑鄙的手段一样。

很多情况下,小人的智商并不会低于某一些君子,但是小人却依靠自己的智慧,深陷于欲望牢笼之中,而做出只为满足一己私利的主观偏颇行为,和人生的正义,社会的自然规律所抗衡,最后落得一败涂地。

就好像“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一样,因为自己会游泳,就以为自己水性好的不得了,无论多深的池塘都敢去,无论多么背离良知和道德的行为都敢尝试,对于别人不敢尝试的东西,自己倒是不知道敬畏和谨慎,也不懂得适可而止,最后让自己栽了跟头。

庄子:人性的悲哀,就是自以为是的过度执念

《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一个人能够了解别人,只是一种浅薄的聪明,对于自己有一种通透的认识,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对一个人来说,聪明永远不是智慧,即便你拥有别人拥有不了的能力和优势,也并不值得去炫耀。

反之,你能够认知天道,站在自然客观的角度去审视问题,看待问题,不以自己的聪明为自以为是的资本,站在良知和天道的角度合理的谋划人生,这才是智慧。

庄子:人性的悲哀,就是自以为是的过度执念

古时候有一个人叫王敦,世人对他有着非常高尚的评价,但是他在年轻的时候放纵于女色,身体也因此受到损害。

身边的人就劝他,王敦就说:“我竟然没有察觉到,既然这样,很容易解决。”

于是王敦打开自己阁楼的内室,把几十名妾室打发上路,不管去哪里都可以。

这件事情做出来之后,很多人对他的做法大加赞赏,王敦每次喝酒之后,总是吟着那一首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诗句。

王敦一边诵读诗句,一边用如意敲打着盆罐,盆罐的口被打的都是缺口。

王敦在谋反之前战功赫赫,赢得了世人的称颂,但是他也曾犯过错误,当别人极力规劝他的时候,他及时认识到了错误,并且做出出人意料的决断,这样的品性和毅力,也奠定了当时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庄子:人性的悲哀,就是自以为是的过度执念

所以人不怕犯错,不怕陷入执念之中,怕的就是知错不改。

有一句话叫忠言逆耳,就是因为别人提出的建议,通常是背离自己习惯的言语,而很多人都习惯了某一种状态之后,很难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即便认识到了也难以改正,所以一个人如果能够及时接受别人的意见,这才是真正难能可贵的行为。

《庄子》之中说:蘧伯玉活了60岁,但是60年来一直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改变自己对于外界的认识。

他每天都会改变自己的想法,与日俱增,即便刚开始认为是对的,然后转过来就会批判自己所认为的是错的。

所以,正是因为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具备智慧,所以才陷入无知和愚昧的陷阱之中,而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反省自己并且加以改正,这才是对于人生最好的修养与完善。

庄子:人性的悲哀,就是自以为是的过度执念

文|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