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蒙&刘作明&李延东

赵蒙:坚守一线的先锋战士


赵蒙,男,中共党员,2002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扎兰屯市公安局卧牛河派出所所长,代管哈拉苏派出所整体工作。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一次以及第十届呼伦贝尔市十大政法标兵暨百名人民满意政法干警活动中荣获百名人民满意政法干警的称号。多年来的从警生涯练就了赵蒙一身精干的业务能力和坚韧不拔的性格,出色的工作也得到了领导、同事和群众的一致认可。

榜样力量 | 赵蒙&刘作明&李延东

卧牛河镇位于扎兰屯市北部,南林阿荣旗,北与牙克石接壤,辖区面积1500平方公里,人口31322人,辖区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个林业局下设的庙尔山林场,1个农垦马场(下设8个连队),卧牛河派出所现有民辅警8人,其中内勤民警大部分时间要留在所里办理户籍业务,在疫情阻击战打响以后,外来人口排查的重务就落在了赵蒙和剩下6名干警的身上。大年初一开始,赵蒙就带着所里的民警就开始了对外来车辆、外来人员的检查,劝返工作。随着防疫工作的开展他又带队到辖区各个村居入户摸排,外来人员的核查工作也全面展开,白天赵蒙要带着民警下到各个检查卡口,把“六有七知”的规定告知并教会卡口人员如何准确有效的做好外来人员的核查管控,晚上又要对一天下来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最忙的时候内勤也顶到了一线去,所里就只剩下了一个烧锅炉的老大爷。

平时赵蒙不仅要做好卧牛河派出所的管理工作,还有肩负着哈拉苏派出所的日常管理工作,一身兼两职,一三五在卧牛河,二四六在哈拉苏,两所“疫”线,是赵蒙真实工作的写照。平日里能管好一个诺大的派出所就很不容易了,更何况是在疫情防控时期工作任务最多,压力最大的时候,但赵蒙并没有因此落下任何一个派出所的工作,“我是两所之长,是他们的家长和主心骨,我知道那种没有领导和主心骨的时候彷徨无助的感觉,更不用说这本就是我应尽的责任,虽然很沉很重,但我必须要背起来,不但要背起来,还有带着所里的兄弟们走的好,走的远”。截止到目前,卧牛河以及哈拉苏两个辖区内赵蒙没有漏查1户,湖北省籍人员和武汉籍人员更是没有漏查1人。

榜样力量 | 赵蒙&刘作明&李延东

赵蒙现在还记得年轻的时候一位老基层干部杨叔说过的一句话:话说透,人心好受。有一次辖区的一对老两口刚刚从杭州的女儿家过完年回来,社区工作人员核查信息并告知二位需要到集中隔离点接受隔离检测,老两口一直坚持自己在女儿家一直没有出门,平时做的个人防护措施也很到位不想去隔离抵触情绪很大,没办法社区工作者向赵蒙求助。赵蒙来了以后和老两口唠家常,唠疫情,唠政策规定,在苦口婆心的劝说下老两口同意去社区的医疗隔离点接受隔离,但到了医疗隔离点后看到医疗隔离点的环境老两口非常不满意,环境拥挤没有消毒,床铺不卫生,质疑医疗隔离点的医疗能力,再一次赵蒙又耐心地和老两口沟通了起来,环境拥挤没有办法改变,那赵蒙就当着老两口的面带着民警和医生对隔离屋里全方位进行了消毒,没放过任何一个角落。被子不卫生,赵蒙又陪着老两口一路走着回家拿了家里的被褥过来,忙完这些已经是夜里十二点了,两碗刚刚煮好,冒着热气的方便面赵蒙又亲自送到了老两口的手里,看着眼前这个忙碌了一天的小伙子,老两口想到了自己的儿女。“真是干啥都不容易啊,孩子,你快回去休息吧,我们两个人会积极配合隔离的,不会再给你添乱了。

赵蒙的群众工作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一方面是由于他自参加公安工作后他就一直待在基层所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是他的心“软”,面对群众他见不得群众受苦,群众有了困难他总是想法设想帮着解决,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心里想着群众,群众就会把心贴着你。大年初二,小伙子刘某从江苏返回了卧牛河老家,老家其实这里也只有一个姐姐在,刘某的父母都已经去世了,考虑到自己刚刚从疫区回来,刘某没有第一时间去姐姐家,而是自己在出租屋里待着,但随着疫情管控工作的规定,刘某连出租屋都住不了了,一时间刘某变得很无助,姐姐家去不了,父母都没了,想回江苏务工的地方也回不去,我要去哪儿,我还能去哪儿?万般无奈下刘某拨通了卧牛河派出所的电话求助。经过与刘某的交谈,赵蒙了解到刘某家在户籍所在的三道桥村有一处老宅,但村里并不同意刘某回来,一是特殊时期大家不希望外地人进来,二是刘某已经出去好几年了并不是一直在村里住。为了打消村里百姓的顾虑,也为了刘某能有个容身的地方,赵蒙和三道桥村和村干部沟通,又和村民做工作讲道理,最终大家同意刘某进村,但是只能在他家的老房子里不能出来也不能在村里走动。赵蒙开着车带着刘某把他送到了老宅,一到老房子门口,所有人都傻眼了,满院子都是积雪,一脚踩下去雪已经没到了脚踝,窗户和门上玻璃也都碎了,看到这幅场景,刘某无助地回头看了眼赵蒙。刘某回来的急,穿的衣服也很单薄,随身只带了一个拉杆箱,看着刘某眼里的神情和瑟瑟发抖的身体,赵蒙对他说:不用担心,我肯定能让你住进去,暖暖和和的住进去。说完赵蒙带着民警从刘某邻居家借来了铁锹和扫帚,帮着刘某把院子清扫了出来,用塑料布把窗户和门破掉的口子糊起来,从邻居家借来了烧柴帮着刘某把炕烧热了,屋子里有了温度刘某的心里更是暖了起来。此后隔段时间赵蒙就要过来看看这位小老弟,看看家里烧炕的柴火够不够,米面够不够。感谢的话刘某不知道说了多少,在他心里这位皮肤黝黑,瘦高瘦高的大哥,这辈子他是忘不了了。

榜样力量 | 赵蒙&刘作明&李延东

乍一看,赵蒙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可能是忙了点,可能是瘦了点,但其实赵蒙在2008年做过肾移植手术,术后为了确保肾体健康存活他每天必须定时吃药,四五种药一天两顿,每天都随身携带的一个小药盒装着一天的药量,深怕出去办案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所里,但有时候案子多,时间着急,等忙完了才想到药居然忘了吃,这些药的作用大部分都是抗排斥用,说白了就是吃这药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自身免疫力,减少自身免疫系统对肾脏的排斥反应,因此较常人来说赵蒙的免疫力低的多,一场普通的流行性感冒他也躲不过去。众所周知冠状病毒的一大特点就是传染性很强,免疫力正常的人尚且屡屡感染,何况是他这种免疫力比较弱的人,如果说普通人感染后还有机会治愈的话,那么对于赵蒙来说,一旦他感染了,就绝无治愈的可能,用药增强抵抗力移植的肾体会出大问题,不用药增强抵抗力,肺炎就会无法控制。2008年的时候他就面临了一场生死时刻,2020年的今天毫不夸张的说更是一场生死考验,家人尤其很是担心他的身体和安全,二宝刚刚出生,妻子在家里照顾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如果这个时候他倒下了,这个家的天也就塌了。“2008年的时候,那是我人生中重生的时刻,为了救我的命,我的家人,我的亲属朋友,我的领导,我的同事,他们每一个人都付出了努力,全局上下的爱心支援让我在直面生死的时候有了更大的勇气和信心,也让我知道了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不能退缩,更要有担当,当年是大家伙儿把我救了,现在国家有难,群众有难,我既是两所之长,更是一名老党员,在这个危难的时刻我别无选择,只能往前冲!”

疫情当前,警察不退!越是危难时刻,越显责任担当,越遇艰难险阻,越要勇往直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赵蒙将自身安危抛诸脑后,将群众安全放在首位。这就是他,坚守在防疫一线的共产党员、人民警察,抗疫的先锋战士!

榜样力量 | 赵蒙&刘作明&李延东

刘作明:一颗从警心、三代公安情


刘作明,陈旗公安局特警队员,27岁,入党积极分子。父亲刘革胜,工作于陈旗公安局监管大队,自防疫工作启动以来,父子二人分赴不同的战场,家中只留有日夜担心的作明母亲和作明姐姐。1月27日,陈旗公安局第一批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名单中,刘作明的名字赫然在目,身为积极分子的他主动请战,选择在最艰难的时候、到最凶险的战场去战斗!刘作明的祖父额尔敦扎布,是一名老公安,1958年参加公安直至退休。在刘作明身上,能清楚地看见一种精神的延续,风华正茂的他身着警服驻守卡站,举止间都是责任、担当。

榜样力量 | 赵蒙&刘作明&李延东

刘作明的母亲患有心脏病多年,大大小小的并发症和各种各样的药伴随着她的日常。在刘作明和父亲执勤的日子里,他母亲的药断了,为了不影响他们工作,直到一个月后病情复发、他姐姐才偷偷打电话给他,正值道路限行、全城宵禁的紧张时刻,刘作明多方辗转联系医生……母亲病痛在身、让他内心饱受煎熬,他曾说过,“我什么事情都争取我爸的同意和建议,最心疼我妈”,还戏称“妈妈的语音”伴随着他整个执勤期间,总结起来就是“吃饱穿暖、少玩手机多休息”。在家时,刘作明还是母亲眼中爱挑食、没长大的孩子,当姐姐告诉他,每到吃饭时,母亲都要絮叨一会儿的时候,他便在每日饭前给母亲发一段小视频,寥解她的担心。刘作明生日那天,是他在卡站执勤的第36天,母亲想要去卡站看他,被他拒绝了,他说“不是不想念,可是还没到见面的时候”,其实在执勤隔离的日子里,他不止一次说到“想家”。刘作明和姐姐的感情很好,从小到大都是姐姐在照顾他,生日那天姐姐发给他的红包,让他笑起来依旧像个孩子。

榜样力量 | 赵蒙&刘作明&李延东

在刘作明和父亲并肩战斗的日子里,多数时候都是父亲给他打电话,他说父亲在监区值班、手机没信号,电话能接通时,又担心父亲刚下夜班在休息。相比母亲,父亲的电话更为简洁,同样的身份,让他们对“责任”有着更默契的解读,父亲只能嘱咐他“多加小心、注意防护”。三代公安人的家庭,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和艰辛,六十载公安精神的传承,他们是这片草原最忠实的守护者。

在一线的日子里,刘作明在零下四十度的风雪中排查车辆,身体冻得打颤却没时间上车取暖;为了确保工作不留隐患,他不折不扣执行命令,严格对待每一个过往人员,将信息核查工作细化入微;在排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特殊情况,每每涉及到案件的时候,刘作明总是极其慎重、细心的做好取证工作;刘作明还会在夜间无人的卡站,默默拿起铁锹清理路面积雪,为迎接第二天的早高峰做足准备……在这场战“疫”中,他飞速的成长,不再是过去那个嬉笑打闹的年轻人。仿佛就在一瞬间,他挺起了自己的脊梁和担当,工作一丝不苟,从未有一句抱怨,他在用自己的方式解读着公安精神,也在用自己的努力为了辖区五万八千群众的安宁、幸福生活而奋斗。

榜样力量 | 赵蒙&刘作明&李延东

李延东:同心抗疫保安全 不负一身藏青蓝


他,作为子女,陪护病重的母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作为公安辅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斗更是他肩上的重任。双重责任,他毅然选择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积极投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役,用无声而有力的行动,践行着职业操守,为打赢疫情阻击战恪尽职守,让警徽在“疫”线闪耀。他就是领导和群众称赞的忽略是交管支队海拉尔大队河东中队辅警李延东。

榜样力量 | 赵蒙&刘作明&李延东

在“严格疫情防控,有序复工复产”的全面战疫工作中,呼伦贝尔市交警全体警员闻令而动、主动作为、坚守本职,确保疫情防控与交管工作“两手抓、两不误”。“我是一名公安老交警,疫情阻击战,人人有责,不要因为我身体有病就特殊照顾我,守卡点、下一线我都行”。这是呼伦贝尔市交管支队海拉尔大队河东中队辅警李延东向中队的请战书。

每年备战春运都是最紧张最忙碌的阶段,今年的春运更是特殊,新冠肺炎突然肆虐,让本来就紧张繁重的春运工作变得更为复杂。然而在这时李延东的母亲因高血压、心脏病病情加重,不得不进行住院治疗,他将母亲在医院治疗的事宜安排好之后,便第一时间回到了工作岗位,一直岗位、医院、家里三个点之间连轴转,李延东同志说“母亲住院,有爱人和医护人员照顾,我还放心些,现在单位工作繁重,我请假时间长了,战友们的工作压力就更大了。”疫情就是命令!作为一名交警辅警,他一直工作尽职尽责,任劳任怨,曾多次获得嘉奖和表扬。这次疫情阻击战,他更是冲锋在前,日夜坚守在抗疫狙击战的第一线,他本可以在辖区负责巡逻的工作,却主动申请到一线执勤,维护交通秩序,协助做好疫情防控监测。

今年47岁的李延东同志是一个有着十多年公安工作经验的老辅警,患有心肌缺血、滑膜炎等多种疾病,由于长期工作任务繁重且内容繁琐,经常加班加点,病情一直没有得到改善,并且在带病的情况下主动加入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战斗中。李延东同志按照上级机关的安排,被分到了在S40省道与通往经济开发区一级路交叉口设置的联合执法检查站拦车排查。从1月23日起和战友们开展执勤任务,认真排查过往车辆,详细询问出行路线,对车辆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并且对每一台进出城的车辆及相关人员进行详细记录。卡点任务重,警力少,中队分白班和夜班,每次12个小时一换班,李延东同志上完白班休息后,紧接着就开始上夜班,在卡点上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双腿膝盖都有滑膜炎的他,一站膝盖就开始肿,疼痛不已,面对疫情的非常时期,李延东同志带病坚持,只是贴上膏药减缓疼痛,坚守在一线开展工作。

榜样力量 | 赵蒙&刘作明&李延东

如果说医生穿上那身厚重的、憋闷的防护服,他们是病毒的“狙击手”患者的“生命线”的话,那么,作为交警来说,利用在“疫”线的时间,向群众宣传防控知识,对过往车辆驾乘人员进行严密登记检查,督导做好防护措施,这就是责任所在。在松林路防控卡执勤岗位上,一位驾驶员,不戴口罩,不听劝阻,说话还刺耳,李延东上前苦口婆心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地劝通了那位驾驶员,并把自己的备用口罩送给了他婆,戴上后才让其离开。元宵佳节,为了千家万户的团聚和欢乐,李延东在这里守护了全天。中队领导,发现他眼睛红肿,声音嘶哑,一副疲惫的样子,决定轮换他,李延东说:“自己的身体自己心里有数,其他队友也都很疲劳,我还能坚持”。

一个多月的劳累,李延东的双眼有了几根血丝,但他的精神依然抖擞。自从抗击疫情的战斗打响以来,他和战友们严格执行中队的各项举措,实行全天24小时轮班值守,认真履行职责,做到了“不漏一车,不漏一人”的精准细检查,确保了疫情有效防控。

为打赢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无数的人作出了抉择,作出了牺牲。李延东主动请战,尽心尽职,不惧寒冷,不怕劳累,始终坚守在防控一线,表现出一名公安辅警的赤诚情怀和责任担当,他表示:疫情不退,战斗不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