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憋壞了,亂髮脾氣怎麼辦?宅家陪娃需要多用“巧力”


因防控疫情帶來的這個超長假期,給了家長和寶寶們難得的相處時間。但隨著寶寶宅家時間的越來越長,

各種不適應和矛盾都慢慢凸顯出來,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發脾氣的頻率變得越來越高。特別是面對原本就“暴脾氣”的寶寶,爸媽們的耐心值難免越來越低,和睦融洽的親子關係開始進入了雞飛狗跳的緊張狀態。

"憋壞了”的小朋友

寶寶憋壞了,亂髮脾氣怎麼辦?宅家陪娃需要多用“巧力”

如果你家也有一個:動不動就暴跳如雷、原地炸毛,或是哭天搶地、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甚至是一發起脾氣來,就會對爸爸媽媽和家裡長輩態度惡劣、言辭尖刻、拳打腳踢的“小霸王”寶寶,也不要太過焦慮和擔憂,因為這是很多家長都會面對的正常現象。


因為疫情時期的特殊,孩子遠離了熟悉的幼兒園環境;夥伴與老師都長期不在身邊;活動空間變得單一與受限;一些家長對現狀感到不安與焦慮……孩子的情緒非常容易受外界環境與周圍人情緒的影響,當他們發現假期生活與自己原來的預期有很大差異,更容易出現衝動、情緒極端外露且不穩定的情況。

如果面對寶寶發脾氣,你還是隻會用好吃好喝“哄騙”,或是用打罵“嚇唬”,以下問答裡的這些建議,也許會給你一些啟發。正確看待和處理孩子愛發小脾氣的行為,陪伴寶寶度過一段快樂和諧的宅家時光,需要有智慧,用“巧力”,讓我們一起看看專家們的建議!


家長難題

寶寶憋壞了,亂髮脾氣怎麼辦?宅家陪娃需要多用“巧力”

寶寶睡前總是哭鬧

Q:3歲半女寶寶,睡前特別容易發脾氣哭鬧,並且因為睡前和爸爸在玩鬧,之後要睡覺時總是愛無故招惹爸。請問醫生,小孩子為什麼總是睡前容易發脾氣哭鬧?我應該怎麼辦?

孩子發脾氣時要具體分析,是她拒絕睡覺發脾氣,還是想繼續玩發脾氣?如果孩子是拒絕睡覺,那她可能這個時間點還沒有真的想睡,或者孩子睡下去以後,有一些不舒服的睡眠問題,比如說鼻塞、打呼嚕、憋氣等,但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她說不出來,所以他只能以哭鬧拒絕睡覺,或者睡得不安穩來表示。第二,孩子在跟爸爸玩得比較開心的時候,讓她去睡覺,她或許沒有一個過渡準備,孩子肯定會不滿意,有些孩子的不滿意、拒絕就是以發脾氣來表示

所以首先是找到孩子發脾氣的原因,三歲半的孩子,如果語言發育是正常的,家長可以試著跟孩子聊聊,“這個時候想幹什麼,不想幹什麼,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先停下來了,我們做一些別的。”就是

給她一個緩衝過渡的時期,建立睡眠的規律是非常重要的,要讓她有思想準備。到了這個時候,或者我們開啟了入睡的前期準備工作,就進入到準備睡覺的流程了。每天要固定地進行流程,並且不能夠輕易變動,不是讓孩子到了床上了才開始準備睡覺,而是在啟動睡前活動的時候就準備要做睡覺的準備了

一般建議家長,把家裡的光線調暗,遊戲活動停止,把玩具、書本收起來。然後可以去洗漱、喝點牛奶,放輕鬆的音樂,換好睡衣等等。這樣一連串的流程,讓孩子從第一步就慢慢建立條件反射:我要睡覺了。有時候孩子或許到了入睡時間還不想睡,那可以適當推遲。這樣能緩解孩子的吵鬧行為,一旦孩子自己覺得困了,也更容易入睡,減少親子發生矛盾和孩子脾氣發作的幾率。

家長難題

二胎家庭大寶情緒敏感

Q:我家有個6歲女寶,在有了弟弟之後,脾氣變得很差,老是對長輩發脾氣怎麼辦?

寶寶憋壞了,亂髮脾氣怎麼辦?宅家陪娃需要多用“巧力”

這類情況的發生,往往是父母對孩子的情感需求不敏感造成的。當第二個孩子出生後,父母認為小的更需要照顧,會不由自主的將更多的精力和情感投入到弟弟妹妹一方,對哥哥姐姐的情感投入和照料比以前會少。有時父母自己沒有意識到。孩子發脾氣,通常是希望通過自己對父母的“唱反調”,引起父母的注意和關心

。因此,父母要儘可能做到公平,讓孩子感受到同樣的愛。同時,父母還可以請“老大”參與照看“老二”,父母要給予指導,及時給予表揚,在照顧弟弟妹妹的過程中,“老大”一方面能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還能在彼此相處中建立良好的親情。

家長難題

寶寶發脾氣會使用暴力

Q:我女兒3歲多了,非常任性,脾氣也比較急躁。在幼兒園裡, 與小朋友發生爭執時,會出手抓人,甚至咬人,對此我非常擔心。而且在家裡發脾氣時,也總是一副比“劉胡蘭還寧死不屈”的樣子。請問我們怎麼樣才能教育好她?

寶寶憋壞了,亂髮脾氣怎麼辦?宅家陪娃需要多用“巧力”

1、“急脾氣”的、“愛和家長對抗”的寶寶,首先要從家長是否真正瞭解寶寶的需要查原因;

2、建議對寶寶在家庭中總是出現不聽話和對抗的現象作一日詳細記錄,要素如:時間;發脾氣前發生了什麼事情;家長如何說及如何做;寶寶如何說如何做;

3、客觀記錄,記錄後可從以下幾個角度分析:(1)通常發生對抗的原因是哪幾類?(2)她所要做的事情是否真的不合理?哪些是屬於她這個年齡的正常現象?(3)家長的對錯判斷是從孩子的發展水平角度還是從自己的期望值?(4)家長處理問題的方法合適嗎?

4、對於與小朋友發生爭執會打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原因:(1)她表達方式不成熟,這個年齡還是蠻正常的現象,發生事情時及時阻止並告訴她原因及可以怎樣做;(2)是否家人有對她簡單化教育行為使她受到影響?這需要排除;

5、孩子在家庭中不受理解是她目前狀態的首要原因,

要改變她,首先需要改變家長的理念和方法

家長難題

寶寶有情緒時拒絕溝通

Q:我們家男寶脾氣非常不好,尤其在家裡,家長批評他時,他要麼哭,要麼就說“壞媽媽,壞爸爸,再也不跟你玩”之類的話,並一直拒絕溝通,請問這個問題該如何處理呢?

寶寶憋壞了,亂髮脾氣怎麼辦?宅家陪娃需要多用“巧力”

孩子的脾氣不好,特別是家長批評的時候反抗。原因比較複雜。一是有可能家裡有人在管理孩子的時候,比較暴躁,孩子有樣學樣。第二種可能是孩子缺乏安全感,家長和孩子沒有很好地溝通。如果經常鼓勵孩子,肯定孩子的長處,孩子有自信,那麼你批評孩子的過程中,孩子也容易坦然接受;但如果缺乏孩子被認可的基礎的話,事事總是批評,孩子就難以接受。第三個就是批評的方式,孩子再小他也有自尊的。最好不要在當著其他家庭成員面的時候,直截了當地對孩子進行批評,改變批評為善意的提醒,變批評為教他怎麼樣做得更好,這樣的話孩子比較容易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