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通州區與北三縣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

長城網訊(記者 李代姣)3月17日從河北省發展改革委獲悉,為深入推進北京市通州區與河北省三河、大廠、香河三縣市(以下簡稱“通州區與北三縣”)協同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北京市、河北省,編制《北京市通州區與河北省三河、大廠、香河三縣市協同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立足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局,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為統領,著力打造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示範區、新型城鎮化示範區、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

規劃明確了通州區與北三縣協同發展目標:到2025年,協同發展機制建立並有效發揮作用,城鄉空間和功能格局進一步優化,重點生態修復與建設工程基本完成,軌道交通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非首都功能疏解和產業園區共建取得實質進展,公共服務落差逐步縮小。到2035年,協同發展的體制機制更加完善,高效一體的空間格局基本形成,生態環境質量根本改善,智能綠色的交通體系基本形成,創新引領的現代經濟體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務基本實現均等化。

2035年,通州区与北三县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

根據規劃,通州區與北三縣將打造生態化、組團式、緊湊型的空間格局,構建“一中心、一綠洲、四組團、四片區、多廊道、多節點”的空間結構。

一中心即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區域發展的功能中樞,統領區域城鎮空間佈局與設施系統建設。一綠洲即北運河—潮白河中部地區的大尺度生態綠洲,是區域生態體系建設的主體。四組團即城市功能集中建設的重點區域。四片區即4個大型生態斑塊。多廊道即多條生態廊道。多節點即多個特色小城鎮(新市鎮)和生態節點。

同時,通州區與北三縣還將創新城鄉功能組織體系,構建“城市副中心—發展組團—特色小城鎮(新市鎮)—美麗鄉村”四級聯動城鄉體系。按照“一帶、一軸、多組團”空間結構,優化城市功能佈局。

依託大運河構建城市水綠空間格局,形成一條藍綠交織的生態文明帶。依託北京市六環路建設功能融合的活力地區,形成一條清新明亮的創新發展軸。建設定位明確、特色鮮明、職住平衡的發展組團。燕郊組團重點發展科技創新、商務服務、健康養老等功能,補齊公共服務短板,優化提升城市品質,與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更加緊密的功能協作關係。三河組團重點發展科技創新和商務服務功能。香河組團重點發展健康養老、智慧物流、科技創新等功能。亦莊新城(通州部分)組團重點發展科技創新功能和城市綜合服務功能。

此外,規劃還明確了共同塑造魅力人文的城鄉風貌特色、共同打造自然優美的生態環境、共同建設高效一體的綜合交通網絡、共同培育創新引領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共同分享優質便利的城鄉公共服務、共同建設綠色智慧的市政基礎設施、共同建立韌性安全的防災減災體系等重點任務及建立規劃實施機制、建立統一標準體系、推進協同政策創新、完善工作推進機制等保障機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