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警小冷的“热战”

特警小冷的“热战”

12平方米的“家”—防爆车

特警小冷的“热战”

特警“小冷”

特警小冷的“热战”

食品区

特警小冷的“热战”

防疫物资

特警小冷的“热战”

休息区

特警小冷的“热战”

鞋底消毒

特警小冷的“热战”

日常消毒

红网吉首站3月16日讯一台防暴车,一个小家。几床军被,几箱方便面,一排衣架上挂着毛巾和换洗衣物,“90”后冷珣已在不足12平方米的“家”住了快20天了。

“带上5个队员,到宾馆隔离点执行看守任务!”2月28日晚,吉首市公安局特警大队防暴中队指导员冷珣,正在火车站执勤,突然接到上级发来的紧急通知。由于复工复产时期,外地务工人员涌入,为防止输入型疫情感染,吉首市城区设置某宾馆为集中隔离点。

“马上安排好!”当晚,他紧急集结5位队员,把“家”搬到了防暴保姆车上。那天,是冷珣战“疫”的第35天,他在日记中写道:接到通知心里有点发慌,但我是共产党员、是人民警察,写下请战书,不是做做样子就可以,关键时刻要拿得出手、顶得上去!

防爆车与隔离点只几步之遥,冷珣把队员分成3组,昼夜轮岗,有任何风吹草动,“保姆”队员立马出动。

本来,此次看守任务要求队员尽量避免直接接触隔离人员,但3月3日晚10时许,隔离点刚接收的三口之家,在宾馆闹起来。

“我要吃馒头、面条做宵夜!”他们是从外地来吉首务工的,由于工作人员无法提供他们所需食物,一人在宾馆走廊随意敲门,一人坐在地上,哭得稀里哗啦。冷珣获悉情况后,迅速和队员上楼,合力将三人带回房。

“特殊时期,我们都换位想想,好不好?”随后,冷珣又向他们普及了疫情的相关防控知识和目前采取隔离措施的必要性,三人的心情渐渐平复。

3月9日上午,队员例行对隔离点房间巡查,得知一服务员送早餐时,有间房敲门无人应声,房门还从里面反锁,担心发生危险。冷珣和队员们随即撞开房门,发现对方是因为睡得太深没有听见敲门声。“虚惊一场,没事就好。”冷珣说当时自己也吓出一身冷汗。

需要开导的、吵架的、哭闹的……冷珣形容,每次处置都像一场“战役”。

因为“接触”,冷珣回家的时间再一次延长。

队员们都知道,隔离点距离冷珣真正的家只有1公里不到,但其父母都不知道他执勤点,总是想办法套他话。

“吃的习惯吗,想不想吃点好的?”冷珣笑笑说:“我爸总这么问,我妈也是,隔个几天就给我打电话,问我多久结束,问我要不要送衣物。”

但为了确保安全,冷珣和队员们都选择执勤地点保密,下班后不回家。

“两周以来已经先后集中隔离了36人,解除隔离4人,目前还有32人正在隔离中。”夜幕下,冷珣“戴”着一对黑眼圈,声音沙哑的向前来执勤点看望的领导汇报。

冷珣还负责记录,给大家一个“汇报”。他坚持每天拍段小视频或照片,记录工作瞬间,记录抗疫时刻;休息时间和队员们一起交流谈心,互相勉励。在防暴车不足12平方米的狭小空间里,队员们把“家”整齐地划分了消毒区、聊天区、储备物资区、用餐走廊和泡面食堂等多个功能区,成了大家温暖的港湾。

“我想将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等疫情结束,等多年以后,再来回味,告诉自己的孩子,当时我们千千万万伟大的中国人,抗击疫情的勇敢。”冷珣揉了揉双眼,伸了个懒腰,笑称自己还是单身,他说,未来总充满希望。

7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