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植树季:还记得石家庄井陉这两位感动世界的植树老人吗?

双目失明的贾海霞和他的发小兄弟贾文其在冶河岸边的小树林中, 一遍遍一遍遍地抚摸着他亲手栽种的杨树,夕阳西下了仍然不愿意离开。

又到一年植树季:还记得石家庄井陉这两位感动世界的植树老人吗?

摸到一棵小树绽放新芽他会高兴的跳起来,听贾文其说一棵小树缺水死掉又伤心而泣。贾海霞常常语带哽咽对贾文其说“兄弟呀,这树就像我的儿子,亲哪。”

又到一年植树季:还记得石家庄井陉这两位感动世界的植树老人吗?

贾海霞56 岁,双目失明;贾文其,比贾海霞小一岁,双臂截肢。他们是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孙庄乡冶里村的农民,从2002年起,老哥俩不懈努力,挺着残躯,在村边的冶边滩上种了五十亩,一万多棵树。

又到一年植树季:还记得石家庄井陉这两位感动世界的植树老人吗?

说起当年种树的经历,贾海霞如数家珍,经历的岁月磨难和植树之苦,在他的言语中却十分平淡。

原本,贾海霞的日子本来过得和许多农村人一样,平淡却很幸福,高中毕业后他四处打工,平时在家做做农活,人勤地不懒,小日子很是舒服。

又到一年植树季:还记得石家庄井陉这两位感动世界的植树老人吗?

人有旦夕祸福,2000年10月,他在乡里的采石场打工时,一次意外的爆破事故中他被炸坏了右眼,加之他的左眼患有严重的白内障,导致双目失明。

双盲的贾海霞一次次想轻生,他的妻子每天都看着他,把家里的农药、绳子都藏了起来。

又到一年植树季:还记得石家庄井陉这两位感动世界的植树老人吗?

贾文其的境遇更坏。3岁时,他跟母亲出门磨面,顽皮好动的淘气包触到了变压器,从而被电击失去了双臂。从那时起,他就开始练习用双脚洗衣、做饭、做家务,甚至还练就了游泳、下棋、写毛笔字的本事。

初中毕业后,贾文其曾走南闯北和残疾人艺术团四处卖艺谋生。2002年初,因父亲病重,他才返回家中尽孝。

又到一年植树季:还记得石家庄井陉这两位感动世界的植树老人吗?

同病相怜,又是发小玩伴,贾文其平时没事总是去看看贾海霞,相比于贾海霞的心态,贾文其坚强的多。“你看我,没有手,不也活了几十年。咱命怂人不能怂啊!”贾文其时时用这句话劝导贾海霞。

让贾海霞放弃轻生,重拾生活念头的还有这样一件事。有一天,他四岁的儿子拿着一块桔子皮让眼瞎了的爸爸闻,“爸爸吃桔子,这是我拣来的。”

又到一年植树季:还记得石家庄井陉这两位感动世界的植树老人吗?

海霞发现这是一块桔子皮时,他落泪了,老婆孩子因为他而受穷。他发誓“我不能死,我要养活老婆孩子,让他们过上正常人的日子。”

两位残疾“发小”每天没事时就聚在一起琢磨干点啥?贾文其曾在村里的林业队干过,知道如何种活树,他提议:“走,去咱们村的河滩上种树,那里没人要,说不定将来还能换个零花钱儿。”

又到一年植树季:还记得石家庄井陉这两位感动世界的植树老人吗?

2002年春天,两兄弟开始行动。

种树首先得有树苗,起初俩人根本没钱买苗子,怎么办?贾文其想到了从大树上砍树枝来扦插的办法。

“无心插柳柳成萌,咱们村的河滩湿乎,种树肯定能成。”冶河河滩上附近根本没有树,本村的树也在那场五十年一遇的大水中冲没了,俩人只得去几里地外邻村的树上砍树枝。

又到一年植树季:还记得石家庄井陉这两位感动世界的植树老人吗?

“开头儿就跟做贼似的。因为挥刀动斧的,有时砍的是小树枝,砍两三镰刀就把人家小树砍秃了,我们自己都不好意思了。有一回人家一喊,我吓得当场从树上掉了下来。”

两兄弟一个没有双臂,一个双目失明,怎么砍树枝?怎么扦插?

“我做他的眼,他做我的手。”在河滩上,贾文其给我们做示范。他用肩膀顶着贾海霞上树,用语言“指挥”着贾海霞找到树枝。贾海霞双腿盘树,一手紧抓树枝,一手用镰刀砍下来。因为看不见,每年,镰刀都会在贾海霞手臂上留下了累累伤疤。

又到一年植树季:还记得石家庄井陉这两位感动世界的植树老人吗?

在满布鹅卵石的河滩上挖树坑实在是太过艰难。开始,贾文其都是用下巴、肩膀顶着铁铁锨在乱石滩上挖树坑,一天下来也挖不了几个。

后来,他们发现用捅炉子的火钎子凿眼工效快的多,贾文其用脚夹着铁钎,贾海霞用锤子砸,盲人习惯性的失手让贾文其的脚一次次遭难。

又到一年植树季:还记得石家庄井陉这两位感动世界的植树老人吗?

“我一失手就砸到文其的脚,听到他疼的喊叫,我比砸了自己还难受。”

浇水的工具都是特制的,一根木棍有个小铁钩,贾文其用下巴和脖子夹着小木棍一次次到河里打水浇树,栽一棵树,两个残疾人要比平常人费五倍的时间和力气。

从村里到河滩有三、四里路,这点路程对于正常人不算啥,而对于这对残疾哥俩难上难。

“你拉好我啊,左一步,这有个坑!”贾文其背着工具在前面引路,贾海霞紧紧拽着贾文其空空的袖管,朝那片河滩走去。这几里路高高低低、坑洼不平,还要穿过村里人的自留地,两个残疾人走了14年,8000多个来回。

又到一年植树季:还记得石家庄井陉这两位感动世界的植树老人吗?

去河滩地要经过一条小河。夏天盈水期时,河水没膝,河底遍布着光滑的鹅卵石,十分光滑,人在河中走一不小心就要摔倒。

贾海霞说,文其每次都是先过河送工具,再过河把“树苗”送过去,然后回来再背贾海霞过河,每天至少重复五六个来回。贾海霞有150多斤,两人多次在河中摔倒。

春寒秋凉,贾文其却每天都要在冰冷的河里蹚上几个来回,他两腿落下了严重的风湿病,每到阴雨天腿疼起来锥心刺骨。

又到一年植树季:还记得石家庄井陉这两位感动世界的植树老人吗?

冶河滩上土少,石头多。种树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成活。  第一年的春天,他们俩插下800多条树枝。三、四个月的悉心呵护,他们俩在期待着梦想成真。

每天清晨,同村的乡亲们还没上地做工,老哥俩已经到了滩上,浇水、除草、驱赶牛羊。走一个来回不容易,到了中午,俩人就馍馍就热水、甚至是河水凑合一顿,在滩里一待就是一整天。

现实总是和梦想有距离。这一年,老天没有给老哥俩更多的关照。他们俩辛辛苦苦插下的800多根树枝只有两棵存活。

又到一年植树季:还记得石家庄井陉这两位感动世界的植树老人吗?

“做梦都盼着它们能活啊。谁想到死了那么多,真觉得没法干了。”贾海霞真的想放弃了。贾文其不住地给他打气:“这不活了两棵嘛!有驴不怕慢,只要天天赶,总会走远的。”

他们俩找高人求教。“河滩上是个大漏斗,渗水严重,光靠浇得勤不行,还得有稳定的补水线路”。于是,他们又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挖几条小沟渠,将河里的水引到河滩上来。

在乱石滩上挖渠,比栽树更难。贾文其歪着脖子夹紧锨柄末端,贾海霞双手握着前端,俩人同时喊着号子保持动作节奏一致。“一二三,一二三”,一锨又一锨,一天下来,一个脖子扭不过来,一个胳膊抬不起来。

又到一年植树季:还记得石家庄井陉这两位感动世界的植树老人吗?

两、三年后,一条条深深浅浅、宽窄不一的沟渠总算有了样子,河水引过来了。有水“喝”了,再扦插下的树枝,很快冒出了新芽。

种了十多年树,两人也成了专家。贾海霞说“一棵活了的树就像母亲一样有凝聚力,树根可存水,树荫能遮阳,在树荫旁边扦插的枝条成活率就高。到了第六年,我们已经可以从自己种的树上砍树枝来扦插了。”

又到一年植树季:还记得石家庄井陉这两位感动世界的植树老人吗?

“不容易啊!”荒滩上的小树一棵棵“蹿”起来,让经常在一旁田里干活儿的村民们都赞叹不已:“开始村里没人相信这乱石滩上能种活树,总觉得两个人有个营生干总比闲出病来强,真没想到,他们竟然干成了。

贾文其自从老爹过世之后,便孤身一人。贾海霞不同,自从开始种树,他每天回家时都一身水一身泥,常惹来妻子贾彦平的抱怨。当贾彦平专门去河滩上看下,一丛丛小树,浓浓的绿意让她简直都不敢相信。“我心里那个高兴啊,眼泪都下来了。从那以后,我再也不说他了。”妻子感慨。

如今,清澈的冶河两岸,茂密的树林蓊蓊郁郁。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鸟儿婉转啼鸣。微风送爽,和着流水和鸟鸣,令人不胜惬意。

又到一年植树季:还记得石家庄井陉这两位感动世界的植树老人吗?

哥俩累了就坐在树林的小土包上笑哈哈地看着他们的“孩子”。贾海霞笑着说“有时梦里都笑醒了”。

说起他将来的打算,贾文其说,他们要从村里承包更多的荒山荒地来植树。

有关部门和单位从各种渠道给两位残疾人补助,井陉县农林局:从2012年,县残疾人联合会开始给老哥俩创业基金,给他们一些项目上的扶持。农林局从2014年开始给他们树籽和一些树苗,还给他们一万元的造林补助;民政等部门也按照政策给了补助。

又到一年植树季:还记得石家庄井陉这两位感动世界的植树老人吗?

正当两位老人的植树快有收益的时候,一场大水冲毁了一万多株树。

.........

社会动员起来了,热心的网友们得知消息,纷纷来到他们村看望老人;各部门给了两位老人安慰的同时也给他们一些补偿。

又到一年植树季:还记得石家庄井陉这两位感动世界的植树老人吗?

后来,冶里村计划给他们一些荒山荒地让他们承包造林。一半种生态林,一半种核桃和大枣。农林局答应按照每亩不低于800元的补助标准给予项目补贴......

老哥俩真的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