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買了愛心助農的水果,全是爛的!


我買了愛心助農的水果,全是爛的!


■文|張是之

有中間商賺差價,從一個互聯網公司的廣告語,逐漸成為了一句流行語。

見不得別人賺自己的錢,這句流行的廣告語所迎合的,正是這樣一種奇葩又扭曲的心理。

別人吹吹也就算了,因為那是營銷話術和策略。

但假如你真的信以為真,不想讓別人多賺一分錢,這樣不正的三觀,恐怕回頭吃虧的還是自己。

正確的三觀,是對別人賺你錢這事要喜聞樂見,高興才對。

當然,你也不是慈善家白給人送錢。而是你在必要的時候,花錢購買更好的產品和服務,節約自己的成本和時間。

這才是真正可持續的商業邏輯。

『電商助農,買家卻要拼人品?』


如果是在以往,春天是各類果蔬的熱銷季,但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全國多地農戶陷入困境。

菠蘿、橙子、蘋果,曾經被廣泛P圖合成的那個“滯銷大爺”代言的各種水果,這回可能是真的滯銷了。

我買了愛心助農的水果,全是爛的!


雖然疫情尚未完全解除,但消費者對水果的需求一直都在。

面對這種情況,淘寶、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紛紛推出“電商助農”的措施,直接把援手伸向田間地頭,幫助農民們把滯銷的農產品直接“上線”,然後送達消費者手中。

這個模式可以說是利用網絡的便利優勢,繞過了“中間商”,直接解決了農產品供給方源頭和消費者終端的信息不對稱問題。

這看起來是非常好的助農措施,還免得讓中間商賺取了差價,但問題隨之而來。

網友曬了一篇文章,“說到助農水果,我不信有人比我慘”,收到草莓有四十多個發黑腐爛。買了另外一家草莓,品相還好,但買的是 3 斤,實際收到的不到兩斤。

其他網友也紛紛貼出自己購買助農水果踩到的雷,可以看到令人失望的不在少數,更有網友調侃“買助農商品就是在拼人品”。

我買了愛心助農的水果,全是爛的!


我買了愛心助農的水果,全是爛的!


『中間商是專業化的分工環節』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為什麼我們有網絡信息化的優勢,解決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卻還是出現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情況?

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中間商是一個專業化的分工環節,它並不是通常被認為的簡單賺個差價那麼簡單。

負責種植採摘的果農們對於種植技術很有經驗,作為“吃貨”的消費者們對於挑選水果很有講究。

消費者在挑選水果的時候,會有各種各樣不同層次的需求,水果的種類、品相、價格、包裝,是自己吃還是送人,是立刻就吃還是會放一放再吃,等等不一而足。

所以我們在線下水果店,或者是超市看到的那些水果農產品,都是經過篩選的“等級貨”,篩選率從10%-50%不等。

我買了愛心助農的水果,全是爛的!


而我們看到那些積壓的大量水果,都是“統貨”。而所謂“統貨”,就是指不分質量、規格、品級,按統一價格出售的商品。

我買了愛心助農的水果,全是爛的!


忙碌于田間地頭的農戶當然也知道水果是要分級的,但那都是原來分級賣給中間批發商的,他們會按照不同的等級給不同的價格。

現在農戶直接對接消費者,一方面不知道消費者具體需要的等級,另一方面也估計是從來沒有大量處理零散訂單的經驗。

加上價格都是統一的低價,也沒有動力去做仔細的分級零售。

所以如果我們是以低價買來的助農水果,那基本上發的就是那些沒有經過等級篩選的“統貨”。

而如果是經銷商去進貨的話,這其中很多不合格品會被扔掉或者進罐頭廠。

平時的經銷商、批發商,看上去是賺了差價的中間商。但他們一手尋找農戶的供給資源,分級購入;另外一手則需要尋找出貨渠道,給對應等級的產品尋找對應的客戶。

更不用說水果這些容易損壞、變質的產品,在物流運輸上需要更強的專業性,也需要更大規模的集中運輸來平攤成本。

所以,看上去僅僅是買和賣、農戶和“吃貨”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其實遠遠不止如此,遠沒有那麼簡單。

分工有合作,術業有專攻,這也就是中間商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最終受益的其實還是消費者!』


很多人不喜歡中間商,認為中間商賺的是一個不該賺取、可以節省的“差價”,這其實是一個誤會。

實際上,我們經濟越發展,社會越進步,我們需要的中間商越來越多,而不是越來越少。

你要吃飯,我們可以用各種 APP 看下點評,下訂單或者叫外賣,中間商。

你要住宿,同樣也可以使用各種 APP,中間商。

你要租房、買房、賣房,我們需要中介幫忙跑腿,中間商。

你要裝修房子,其實裝修公司就是個中介,外加一點品牌和信譽背書,中間商。

你要學習了,羅振宇,中間商;你要了解財經知識了,功夫財經,中間商。

這些實際上都是中間商,都在賺著信息不對稱的差價。

他們賺的這個差價,跟水果經銷商賺差價的內在邏輯是一致的。

但他們並不是在阻礙信息的傳遞,並不是在簡單的利用信息不對稱來賺錢。

相反,他們是信息處理的專業人士,他們通過分類信息,加速了信息的傳遞速度和傳遞質量,幫助我們篩選和匹配信息,有效節約了各方的成本和時間。

我買了愛心助農的水果,全是爛的!


所以,只要不是騙子,合格的中間商賺取個差價,名正言順天經地義。

在市場分工越來越細化的今天,中間商也會越來越多。

允許中間商賺差價,給中間商機會,其實也是給自己機會,最終受益的還是我們自己。

至於水果,可以簡單的總結為價格高的就是質量好的,不要貪小便宜吃的不爽,心情也不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