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店符合这些条件就可以开门营业啦!

餐饮企业推行堂食分餐制操作指南

(一)严格落实“六个一律”。餐饮企业疫情防控的主体责任,实行堂食分餐承诺制,向属地乡镇(街道)疫情防控处置领导小组报备。进门处设测温登记处、配消毒用品,专人负责测温、登记、疏导,进店时顾客间隔1.5米,扫

滨州健康码”,登记且体温无异常者方可允许进店,发现有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的,立即引导其到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并立即报告属地乡镇(街道)疫情防控处置领导小组,拒不配合的拨打110报警。落实用餐人员可追溯制度,实名登记至少一名顾客联系方式。要求顾客在进店、点餐、结账时佩戴口罩,就餐前洗手,用餐时减少交谈,压缩就餐时间,最长不超1小时。

(二)控制就餐人数。餐厅坐席实行减量化摆放,增大就餐坐席间距,接待顾客总数不得超过接待总量的二分之一。快餐经营场所适当减少客容量,餐桌靠墙靠窗摆放,避免顾客面对面就餐。单桌就餐人数不得超过日常餐位数的一半。就餐间距保持1 米以上。(多余的座椅必须撤出)

(三)配备公共餐具。顾客分餐佩戴一次性手套,使用公勺公筷,并长期实行桌餐配备公筷(勺)制度。

(四)加强员工管理。全员佩戴口罩,严格落实健康体检和晨检制度,做好“双测温两报告”并进行登记,一旦发现有发热(37.3℃以上)、乏力、干咳等症状,立即停工就医并向属地乡镇(街道)疫情防控处置领导小组报告。

(五)加强原材料管理。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制度,选择具有合法资质的供应商,禁止采购不明来源的食材和现场宰杀活禽,严禁制售野味餐品。

(六)加强消毒管理。楼梯间、电梯间、卫生间、餐厅、餐桌、座椅、门把手等坚持每日消毒,并做好记录。就餐场所要保持空气流通,做到开门就餐,每天开窗通风至少2 次以上(每次30分钟),有中央空调的要予以关闭。门帘要拆除或保持打开状态。洗手间应配备洗手水龙头及洗手液、消毒液等,餐厨垃圾要集中收集处理。

(七)加强规范操作。严格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确保熟食加工中心温度达到70℃。暂停生产售卖冷食类、生食类、冷加工糕点等高风险品种。

(八)实行非现金交易。倡导微信、支付宝等非现金交易模式,确需现金交易的,收银员必须佩戴手套。

(九)加强督导检查。相关部门将加大对餐饮企业的检查督导力度,发现疫情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立即责令关停整改,拒不执行的,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进行处理。


具体流程如下

1、将《餐饮企业推行堂食分餐制承诺书》内容填写完整,一式2份,签字盖章后,将企业食品经营许可证复印件和《餐饮企业推行堂食分餐制承诺书》报送所辖疫情处置工作指挥部(开发区,乡镇、街道办事处)1份,本单位留存1份。经所在地开发区、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现场检查并确认符合堂食分餐制相关规定条件。

2、按照县委领导小组(指挥部)《关于有序恢复服务业经营通告的补充通知》(第117号)要求,在“经营单位(业户)复工复业登记系统”上如实登记相关信息,完成在线登记。

3、按照县委领导小组(指挥部)《关于在全县使用“滨州健康码”的通知》(第120号)要求,完成“钉钉”APP下载及“滨州健康码”核验员注册。根据本单位营业规模、轮值情况确定核验员名单,将核验员的姓名、手机号报所在地开发区、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由所在地开发区、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汇总后报县大数据中心,及时添加核验权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