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李天雲:軍轉書記守陣地


老兵李天雲:軍轉書記守陣地

老兵李天雲:軍轉書記守陣地

從2011年在村任職書記開始,茨河鎮後莊村黨支部書記李天雲在他的“陣地”上已經堅守了19年。

李天雲在1979年應徵入伍,當了7年兵,先後又在政府後勤、村主任上幹了11年,“既然曾經身是兵,守住陣地不放鬆”,此次在疫情防控戰線上堅持50多天,這個老支書開展各項工作也帶著軍人的風格。

老兵李天雲:軍轉書記守陣地

天還沒亮,就在村裡轉圈的“李早起”。轉到幾家沒開門的副食店門口,轉到田間地頭,最後轉到道路卡點上,李天雲對值守卡點的8人細細叮囑:“後莊村佔據全鎮重要位置之一,是10多個山區村出鎮出縣出市必經通道,如果守不好、守不住,對全鎮的疫情防控形勢影響很大。”“潘歡,是個復員退伍軍人,本來在二汽上班,現在加入了我們卡點值守隊伍,現在村裡還組建了一支35人組成的、退伍軍人佔大部分的志願者隊伍。”說起這些受他影響積極加入疫情防控的退伍軍人,李天雲很自豪。

事情落實的快,村民覺得他是“李積極”。上午剛在村裡開完會,將宣傳排查、卡點值守、道路防控、關愛弱勢群體,為群眾代購的事落實落細,中午他就來到貧困戶家中,“疫情防控和精準扶貧要兩手抓、兩手硬,一個都不能耽誤”,他總是能第一時間將上級有關扶貧精神傳達給村組幹部,他堅持用雙腳丈量土地,面對223戶貧困戶,他挨家挨戶上門走訪瞭解情況,對每家每戶情況都說的清楚。他認為要想富,“等靠懶”要不得,平時就積極鼓勵貧困戶外出務工,現在受疫情影響,那就支持本地創業,他聯繫本地幾家企業為貧困戶設置就業崗位。

老兵李天雲:軍轉書記守陣地

一邊排查宣傳一邊看環境衛生,李天雲心裡急的冒火、嘴上說個不停:“這河邊的垃圾得趕緊清走,不要汙染河水,路邊的幾戶還要好好做工作,垃圾不能亂扔......”

努力打造景觀帶的“李乾淨”上線了。後莊村位於“一河兩道”景觀帶上,要把這裡打造成景觀帶上的一顆明珠,他在人口聚集地新增8個垃圾轉運箱,在偏遠地區增建垃圾池,進一步推進垃圾分類;他組建護樹護河護路隊,利用公益性崗位人員每天維護環境、管理沿路紫薇、廣玉蘭、楠樹、枇杷樹等景觀樹。“下一步我們打算在沿河建步行走道,方便踏青休閒旅遊,把好山好水好風景推廣出去。”說起以後,李書記憧憬不已。

“聽黨指揮、發動群眾,什麼都不是問題。”不論是軍人還是村官,李天雲堅持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這位軍轉書記用他軍人般的堅強意志、黨支部書記的核心意識,黨員幹部的大局意識,將村莊建設抓在手中,將百姓需求放在心上,用“三個好習慣”將他的“陣地”守好守牢。


老兵李天雲:軍轉書記守陣地

老兵李天雲:軍轉書記守陣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