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人:疫情防控健康科普60问来咯!


疫情防控市民健康科普60问

个人防护、复工复产、复学、

心理健康、消毒、求医问药

统统都有哟!


@自贡人:疫情防控健康科普60问来咯!

个人防护篇


1、新冠肺炎病例越来越少,是否可以出门活动了?

答: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出门活动依然有风险,市民们不能放松警惕,仍要做好个人防护,不串门、不聚集、少外出,外出一定要戴口罩。

2、居家如何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答: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保持30分钟以上,确保室内外空气充分流通和交换,保持手卫生和环境清洁,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适量运动,不吸烟,少饮酒,早睡早起不熬夜。

3、在户外必须佩戴口罩以及护目镜吗?

答:

在人少空旷处或独自驾驶车辆时,可以不佩戴口罩,普通市民外出时可不用佩戴护目镜,但仍应与人保持一定距离,不用手揉眼睛。

4、特殊时期应注意哪些食品安全问题?

答:通过正规渠道采购食品,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食材,注意生熟分开、烧熟煮透,坚决不食用野味。食用蔬果前先用流水清洗,建议不要生食,水果尽量削皮。

5、接收快递应注意什么?

答:做好个人防护,排队时保持1米以上距离,处理包装后及时洗手。

6、小区里有风险地区外来人员,会传染吗?

答:不必担心,专业机构和社区会对相关人员做好隔离健康观察,并落实相关消毒措施。

7、新型冠状病毒会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吗?

答: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表明新型冠状病毒会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仍应做好防蚊灭蚊工作。

8、外出乘车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乘坐公交时,全程佩戴口罩,尽量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打开车窗,不交谈,少触碰车内物品,注意咳嗽和打喷嚏礼仪,下车后及时洗手,或随身携带免洗手消毒液。搭乘出租车、网约车时,尽量后排就座,开窗通风;并使用手机APP支付。

9、公交车、网约车、出租车司机出车前后该做好哪些工作准备?

答:司机应对车内座椅、门把、车窗升降器、安全带等乘客经常触摸的区域消毒。定期对座套进行更换和清洗消毒,督促乘客尽量使用非现金支付方式,佩戴口罩并在后排乘坐。

10、外出步行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佩戴口罩,和行人保持一米距离、不与人攀谈,尽量避开人流量大的路线,路上不扎堆凑热闹、尽量绕过人群密集的场所。

11、乘坐电梯应如何防护?

答:佩戴口罩,等候电梯时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不交谈,触摸电梯按钮后应及时洗手,没洗手不摸眼口鼻。

12、儿童如何科学佩戴口罩?

答:因儿童脸型较小,与成人口罩边缘无法充分密合,故建议佩戴儿童专用口罩,家长应随时关注儿童口罩密合情况,及时调整使用,避免其在佩戴过程中出现呼吸不畅、窒息等情况。

13、婴儿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答:婴儿不能佩戴口罩,容易引起呼吸困难,应尽量避免外出,家长要带好口罩,不要对着孩子打喷嚏、呼气,接触孩子时必须洗净双手,喂食时,不要用嘴吹食物。

14、吸烟、喝酒能抵抗病毒?

答:吸烟及被动吸烟可导致多种慢性病,吸烟酗酒不仅不能抗病毒,还能降低自身抵抗力,过量饮酒会导致心源性猝死及其他身体机能损害。

15、疫情期间是否可以通过大强度的锻炼来减肥或提高抵抗力? 

答:居家健身不宜进行长时间大强度锻炼,会导致身体机能失调,免疫功能下降,增加运动损伤风险。居家运动强度要适宜,运动后感觉轻度的呼吸急促,周身微热,没有疼痛和麻木为宜。


复工复学篇


16、复工、复学前,企业、学校等单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答:了解所有人员假期出行情况,做好健康情况登记,对场所内桌椅、公用电脑、地面等公共设施及物品进行预防性消毒,对所有人员进行新冠防控健康教育科普知识培训。疫情期间不得组织开展大型聚集性活动,如必须召开会议,需做好防护措施。

17、如何做好来访人员的管理?

答:应进行体温监测,并做好访客登记,设置专门接待室,交流时双方都要佩戴口罩。

18、办公时需要戴口罩吗?

答:若使用单人办公室,且室内通风流畅,没有人员流动,则无需戴口罩,若多人办公,人与人相隔1米之内,且有外来人员流动时应佩戴口罩,并保持室内持续通风。

19、办公区域需要消毒吗?

答:一般不用进行大面积消毒(对经常接触的公用电话、键盘、鼠标等可常用酒精擦拭消毒),应保持空气流通,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以上,通风时请注意保暖,有温度需求的场所,应定期对空调系统进行清洁消毒。

20、参加现场会议应如何做好防护?

答:控制会议时间和规模,会场注意通风,参会人员全程佩戴口罩,座位保持一定间距,会议前后,应对会议室桌面、门把手、地面以及话筒等进行清洁擦拭消毒。

21、和同事讨论工作时如何防护?

答:尽量通过电话、网络进行沟通,当面交流应佩戴口罩,并适当保持间距,传阅纸质文件后尽快洗手。

22、如何保持手卫生?

答:饭前便后、接触垃圾后、咳嗽、打喷嚏后、使用电话、电脑、文件、书籍等公用物品后、接触动物后均要洗手。洗手时应当采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按照正确洗手法彻底洗净双手。

23、就餐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错峰就餐,排队时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尽量打包后单独进餐。食堂内保持间距就座,尽量不要面对面坐,不摸手机、不交谈,正式用餐时才摘下口罩,吃完饭后尽快洗手并佩戴口罩。

24、走读学生上学、放学要注意什么?

答:上学、放学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或家长接送。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须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学生放学回到家后,用75%酒精或消毒湿巾擦拭钥匙、文具、水杯等随身物品,把外套放到通风处。

25、集体宿舍如何做好疫情防控?

答:建立早、晚两次体温日常检测制度,对进入集体宿舍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发现体温异常人员要立即将其转移至临时隔离区域,严控集体宿舍住宿人数超标,不乱堆乱放垃圾,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没有窗户的宿舍,应安装排风扇。

26、如何规范垃圾收集处理?

答:在公共区域设置口罩专用回收箱,加强垃圾箱清洁,定期进行消毒处理。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及时收集并清运。

27、是否可以进行户外体育锻炼?

答:可以在通风条件良好的室外空旷场地或无人的室内进行体育锻炼,建议保证每日30-60分钟的锻炼时间,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消毒篇


28、居家环境应如何消毒?

答:一般不需要对室内环境进行消毒,经常通风和定期打扫即可,门把手、灯具开关、遥控器等物品可用75%酒精棉球或消毒湿巾进行擦拭消毒。

29、家用空气净化器能不能杀灭新型冠状病毒?

答:常见的家用空气净化器通过吸附作用过滤空气污染物,一般没有杀灭病毒的功能,也不一定能过滤病毒。使用空气净化器能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但也需定时开窗通风。

30、如何对餐具进行消毒?

答:

需用锅将餐具高温蒸煮10分钟或消毒柜消毒。

31、如何对手机进行消毒?

答:需将手机关机,用75%酒精棉球或消毒湿巾擦拭消毒,消毒时从上到下沿着同一方向轻轻擦拭手机表面,记得屏幕、背面和侧面都要擦拭。

32、外出回家后需要对衣服、鞋子进行消毒吗?

答:一般不需要,建议回家后在门口换鞋,并放置在通风处。外套应挂在通风处,勤换洗、常晾晒。

33、需要经常用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吗?

答:一般不需要。日常采用 “流动水+洗手液(肥皂)”,按“七步法”要求正确洗手即可。不便于洗手时,可临时使用免洗手消毒剂保持手卫生。

34、口罩能用75%酒精消毒后重复使用吗?

答:不能,会影响口罩的防护效能。

35、卫生间里的干手器能杀死新型冠状病毒吗?

答:不能,干手器只能用于手清洗干净后的烘干。

36、小区门口的消毒通道有必要吗?

答:没有必要,过度消毒也是毒。

37、家庭卫生间需要每天消毒吗?

答:不需要,应以日常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平时做到每天开窗,冲水前先盖好马桶盖,便后用流动的水和肥皂科学洗手即可。

38、哪些场所或情况不应该或不宜消毒?

答:不对室外环境开展大规模消毒。雨水天气不对室外环境进行消毒。不对外环境进行空气消毒。不直接使用消毒剂对人员全身进行喷洒消毒。不对外环境的水塘、水库、人工湖这些环境投加消毒剂消毒。不在有人的情况下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

39、含氯消毒剂怎么使用才科学?

答:按说明书要求进行配制,建议佩戴口罩和手套,不同种类的消毒剂不可混合使用,不要和洁厕灵等清洁剂混合使用,盖子拧紧后存放在低温、阴凉及儿童不易触及的地方。

40、75%医用酒精怎么使用才科学?

答:不可直接向空中喷洒,使用时应远离热源、明火、电源,严禁吸烟,及时通风。


公共场所篇


41、出入各类公共场所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答:尽量减少前往公共场所,尤其避免前往人流密集和空气流通较差的地方。全程佩戴口罩,尽可能和别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尽量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

42、餐馆就餐时要注意什么?

答:佩戴好口罩,尽量不选择堂食,鼓励将食物打包带回就餐,减少在餐馆停留的时间,避免在就餐高峰期就餐,就餐时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并避免交谈。

43、在车站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答:

佩戴好口罩,尽量在网上购票,使用自动取票机后应及时洗手,合理安排行程,主动配合工作人员做好体温检测,缩短停留在候车室的时间,到达目的地后应尽快离开车站。

44、长途列车中如何自我防护?

答:全程佩戴口罩,途中餐饮时应控制时间,吃完后立即戴上口罩,减少在车厢中走动次数和范围,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避免触碰车厢内公共物品,保存票据,以配合可能的查验。

45、购物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每次出门提前做好购物计划,减少出门次数。可以通过手机支付,减少与人接触的几率。回家后记得给手机消毒。

46、在农贸市场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答:佩戴好口罩,避免密切接触家禽和野生动物,不购买病、死禽畜或野生动物,接触活禽畜及其粪便后,须用洗手液(肥皂)和流水洗手,并建议通过手机支付。

47、在公园散步要注意什么?

答: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区,不组织、参与聚集性活动。尽量不触摸园区内的公共设施,如长椅、扶手、健身器材,一定要接触时,要及时洗手或用随身携带的含酒精的免洗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回家后及时清洗双手。洗手前不随便摸口鼻眼,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不随地乱涂和乱扔。

48、美容美发时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答: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提前预约,佩戴好口罩,按预约时间前往,减少在店等待时候,避免人群聚集。尽量减少触摸场所内座椅、衣柜、扶手、工作台、洗头池等公共设施和区域的物品表面,疫情期间不提倡烫发、染发等时间较长的服务,尽量避免长时间逗留并避免在店内饮水、饮食。


心理健康篇


49、特殊时期,正常人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答:从官方渠道了解疫情信息,做好防护,不信谣不传谣,积极调整认知,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科学减压,用更多的时间和家人沟通、相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等。

50、特殊时期,隔离人员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答:理性对待疾病,配合隔离,从官方渠道获取信息,正确认知,保持原有的规律作息,享受短暂的独处,给自己一些积极地心理暗示,通过阅读、与亲友沟通交流等调节情绪和压力。

51、特殊时期,医务人员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答:接纳我们的情绪,积极表达,比如向家人和朋友倾诉,发现和记录生活中积极的事情,自我鼓励,自己的工作是神圣的,帮助了千家万户,学会接受不完美和失败,无论结果如何,都应坦然面对,同时注意适当休息。


就医问药篇


52、出现发热或可疑症状,应该怎么做?

答: 应戴好口罩,及时到就近定点医院就诊。也可通过各家医院开通的互联网在线咨询服务获取相关资讯。

53、就医途中要注意些什么?

答: 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單,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可能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

54、在医院就诊过程中应如何做好防护?

答: 全程佩戴口罩,配合体温检测和健康询问,尽量少接触公共物品,避免用手触摸眼口鼻;及时洗手,可携带免洗手消毒液,随时保持手卫生,排队时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尽量减少在院时间。

55、就医后回家要怎样做?

答: 回家后立即更换衣物并用“流动水+洗手液(肥皂) "认真洗手,佩戴的口罩应弃用,并注意自我健康观察。

56、孕妈妈如何选择就医?

答: 产检应前往建档医院,如非产检,尽量就近就医。定期产检很必要,即便疫情期间也要重视每一次产检。

57、疫情期间疫苗接种怎么办?

答: 应根据接种门诊新预约通知前往,或主动向门诊预约接种日期,犬咬伤患者,应立即前往本市犬伤处置门诊接受规范处置。

58、慢性病患者在使用长处方药物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认真了解关于药品储存、规范用药、病情监测等信息,如出现不适,应及时咨询家庭医生或就医。

59、普通住院患者如何做好自我防护?

答: 少串病房,做检查前提前预约,不扎堆,病房常通风,减少患者家属探视,遵照医嘱,不恐慌,配合治疗,不私自出院。

60、有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吗?

答: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用于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