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现在那么难买,难道生产口罩企业太少吗?

上坡的马车


在之前无疫情前,社会消费口罩量相对较小,完全满足,疫情暴发后,口罩急需,需求量突然增大,又正值春节假期,故缺口太大,不过根据企业的提前复产,增产,加大投资,提高产能,国前国内口罩供应充足


邻水人一异国飘泊


分享一下,我正在经历口罩难买的阶段,自从2月3号开工以来,我们单位发放了13个口罩,主要依赖个人能力购买,我需要像比较要好的邻居众筹口罩,筹到我家第一批应急口罩,我们不在疫区,口罩可以反复利用,主要应用点是我上班用,购买东西都是我下班后带回,家里人就节省了。首先口罩之前不是必需物资,大家用量少,口罩生产企业处于滞销端口,也没有相应的原材料储存,在疫情关键期,有设备,没人员,没原材料,可想而知口罩生产量跟不上需求量,随着政府的重视,在运输、资金、技术方面的扶持,各生产企业加足马力生产。这种供不应求的状况正在改善。疫情前线特别是有疫情区需要量更大,更换速度勤,口罩需求量大,我们可喜的看到,各政务服务官网,药店等都可以预约到口罩,一罩难求的状况结束了。



涯之角


口罩生产企业很多,像比亚迪、格力等大企业都开始生产口罩,但是为什么口罩还是供不应求呢?

首先,武汉现在疫情还比较严重,大部分的口罩都运往了武汉。

其次,许多大的用人单位、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都是成批订口罩,用于给员工派发。尤其是医院,我最近去医院,医院里的医生、护士甚至是清洁工都是戴两只口罩。

到最后,好多人靠着一些关系在给自己家屯口罩,那剩下的口罩到了普通人手里还有多少?


陕西愣娃娃


直到 2020 年 1 月 20 日,春运快结束之际,绝大多数人才从钟南山院士口中首次得知新型冠状病毒可以人传人,接着,口罩迅速成了稀缺资源。

而 38 天后的 2 月 27 日,我们走访了公司附近的 9 家药店,其中 7 家都没有口罩。

为什么口罩短缺的问题迟迟无法解决?你什么时候才能买到口罩?

要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口罩生产和出口国,产量占全球的 50% 。2019 年,中国生产了约 50 亿只口罩,其中可用于病毒防护的医用口罩 27 亿只。

但在爆发的疫情面前,这完全是杯水车薪。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和《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 2019》的数据,现在哪怕只有第二产业、交通运输业和医疗工作人员复工,一人一天只用一个口罩,每天就要 2.38 亿只,按 2019 全年的产量只够撑 11 天。

再加上春节假期的停工和全国医疗资源优先调配湖北,在 1 月 20 日后的一周左右,所有人都见证了口罩的价格暴涨、抢购、诈骗、政府的限价、查处,以及最终几乎全渠道的断货。

对于这种供求关系数量级上的差距,除了紧急提高口罩产能外没有任何办法,但复工扩产也没那么简单。

口罩产业链可分为上中下游。上游的原材料是石化企业从原油中提炼出的化工产品——聚丙烯,这种热塑性塑胶会再经融化、塑形成高熔指聚丙烯纤维料,用来生产口罩。

目前国内的 30 余家企业在 2019 年的高熔纤维料产量约 88 万吨,当年只有 2% 用于口罩生产。

如果在今年疫情期间,把这些高熔纤维料全拿来做口罩,能做出 2200 亿个,哪怕全国 14 亿人一天换一个,都能用 5 个月。

但接下来,问题就出现了。

中上游厂商商会把高熔聚丙烯纤维料加工成无纺布,尤其是熔喷布,在口罩中起到关键的过滤作用。

这需要把高熔纤维料通过高速高压的热空气流熔化,再从纺丝微孔中喷出,拉成直径 0.3~7µm 的超细纤维,像做棉花糖一样,在气流引导下均匀地铺在收集装置上,利用自身余热黏合成网。

这时的熔喷布只有 30% 左右的过滤效率,还要再通过高压电极放电等方式让熔喷布带上一定量的电荷,称为驻极处理,这样再靠静电效应吸附微粒,过滤效率可提升至 80% 以上。

然而,中国的熔喷布产量本就不高,直到今天,在国务院的防控物资对接平台上,近 1300 条需求中有一半都是要熔喷布。且根据财新的报导,仅以湖北仙桃为例,当地的熔喷布价格已从疫情前的每吨 2.2 万元暴涨到 17 万元。

而这就直接影响了中游的口罩制造商。

他们要把无纺布、熔喷布、耳带、鼻夹组装成最终的口罩。但各种原料、运输、人工成本的上升,加之政府对口罩价格限制上涨,两头夹击下,一些口罩厂只能亏本生产。

根据工信部的统计,1 月 20 日后 20 天左右,中国的口罩产能才恢复到 19 年的水平,我们粗略估计这 20 天国内生产的口罩约 4 亿只。而在此期间,主要是通过各种渠道进口的外国口罩救了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1 月 24 日至 2 月 11 日,就有 7.3 亿只口罩漂洋过海支援国内。

到 2 月中旬,随着各地复工、扩产以及汽车、电子、服装等其他企业加入口罩生产,国内的口罩产能得以快速攀升,截至 2 月 25 日,日产能提升至 380%,日产量已到 7619 万只。

虽然口罩产量不断提高,但下游的口罩销售商还是很难拿到货。

在我们走访的 9 家药店中,7 家从春节后 30 多天一直断货,且仍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补货,剩下两家卖的主要还是进口口罩。即便是采购能力更强的电商或者医保定点药店也只能做到预约抢购、摇号分配。

因为现在的防控物资几乎都由政府统一调度。从甘肃省疫情防控小组的这份通知可以看出,国产口罩必须优先供应给医疗和生产人员。对普通人来说,买进口口罩反而更容易。

尽管目前官方还未公布数据,但我们粗略估计到 2 月 29 日,中国自产加进口的口罩能有每天 2 亿只左右。勉强满足第二产业、交通运输业和医疗人员的需求。

不过,随着复工人数的增加,这还不够,国内口罩紧张大概率仍将持续到疫情真正得到控制之后,且如果其他国家的疫情也开始爆发,到下半年中国的口罩可能还要支援国外。

也就是说,2020 年,中国将同时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口罩生产国、消费国、进口国和出口国,只不过,这或许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

直到 2020 年 1 月 20 日,春运快结束之际,绝大多数人才从钟南山院士口中首次得知新型冠状病毒可以人传人,接着,口罩迅速成了稀缺资源。

而 38 天后的 2 月 27 日,我们走访了公司附近的 9 家药店,其中 7 家都没有口罩。

为什么口罩短缺的问题迟迟无法解决?你什么时候才能买到口罩?

要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口罩生产和出口国,产量占全球的 50% 。2019 年,中国生产了约 50 亿只口罩,其中可用于病毒防护的医用口罩 27 亿只。

但在爆发的疫情面前,这完全是杯水车薪。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和《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 2019》的数据,现在哪怕只有第二产业、交通运输业和医疗工作人员复工,一人一天只用一个口罩,每天就要 2.38 亿只,按 2019 全年的产量只够撑 11 天。

再加上春节假期的停工和全国医疗资源优先调配湖北,在 1 月 20 日后的一周左右,所有人都见证了口罩的价格暴涨、抢购、诈骗、政府的限价、查处,以及最终几乎全渠道的断货。

对于这种供求关系数量级上的差距,除了紧急提高口罩产能外没有任何办法,但复工扩产也没那么简单。

口罩产业链可分为上中下游。上游的原材料是石化企业从原油中提炼出的化工产品——聚丙烯,这种热塑性塑胶会再经融化、塑形成高熔指聚丙烯纤维料,用来生产口罩。

目前国内的 30 余家企业在 2019 年的高熔纤维料产量约 88 万吨,当年只有 2% 用于口罩生产。

如果在今年疫情期间,把这些高熔纤维料全拿来做口罩,能做出 2200 亿个,哪怕全国 14 亿人一天换一个,都能用 5 个月。

但接下来,问题就出现了。

中上游厂商商会把高熔聚丙烯纤维料加工成无纺布,尤其是熔喷布,在口罩中起到关键的过滤作用。

这需要把高熔纤维料通过高速高压的热空气流熔化,再从纺丝微孔中喷出,拉成直径 0.3~7µm 的超细纤维,像做棉花糖一样,在气流引导下均匀地铺在收集装置上,利用自身余热黏合成网。

这时的熔喷布只有 30% 左右的过滤效率,还要再通过高压电极放电等方式让熔喷布带上一定量的电荷,称为驻极处理,这样再靠静电效应吸附微粒,过滤效率可提升至 80% 以上。

然而,中国的熔喷布产量本就不高,直到今天,在国务院的防控物资对接平台上,近 1300 条需求中有一半都是要熔喷布。且根据财新的报导,仅以湖北仙桃为例,当地的熔喷布价格已从疫情前的每吨 2.2 万元暴涨到 17 万元。

而这就直接影响了中游的口罩制造商。

他们要把无纺布、熔喷布、耳带、鼻夹组装成最终的口罩。但各种原料、运输、人工成本的上升,加之政府对口罩价格限制上涨,两头夹击下,一些口罩厂只能亏本生产。

根据工信部的统计,1 月 20 日后 20 天左右,中国的口罩产能才恢复到 19 年的水平,我们粗略估计这 20 天国内生产的口罩约 4 亿只。而在此期间,主要是通过各种渠道进口的外国口罩救了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1 月 24 日至 2 月 11 日,就有 7.3 亿只口罩漂洋过海支援国内。

到 2 月中旬,随着各地复工、扩产以及汽车、电子、服装等其他企业加入口罩生产,国内的口罩产能得以快速攀升,截至 2 月 25 日,日产能提升至 380%,日产量已到 7619 万只。

虽然口罩产量不断提高,但下游的口罩销售商还是很难拿到货。

在我们走访的 9 家药店中,7 家从春节后 30 多天一直断货,且仍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补货,剩下两家卖的主要还是进口口罩。即便是采购能力更强的电商或者医保定点药店也只能做到预约抢购、摇号分配。

因为现在的防控物资几乎都由政府统一调度。从甘肃省疫情防控小组的这份通知可以看出,国产口罩必须优先供应给医疗和生产人员。对普通人来说,买进口口罩反而更容易。

尽管目前官方还未公布数据,但我们粗略估计到 2 月 29 日,中国自产加进口的口罩能有每天 2 亿只左右。勉强满足第二产业、交通运输业和医疗人员的需求。

不过,随着复工人数的增加,这还不够,国内口罩紧张大概率仍将持续到疫情真正得到控制之后,且如果其他国家的疫情也开始爆发,到下半年中国的口罩可能还要支援国外。

也就是说,2020 年,中国将同时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口罩生产国、消费国、进口国和出口国,只不过,这或许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查资料)


鑫桂8023


造成当前口罩难买根本原因是市场需求远超过市场供给。原因主要有:

一是当前受疫情影响和防疫要求,出门需要配戴口罩。据统计,全国口罩生产企业每日可生产过亿的口罩,但从中国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总计超过5.3亿人。如果全部复工,每天至少需要5.3亿只口罩;若只按第二产业、医疗以及交通工作人员复工,每天也需要2.38亿只口罩。疫情前口罩因日常销售量小,口罩企业库存量准备的少,突如其来的疫情,瞬间消化口罩库存,中国口罩缺口很大,同时国外疫情爆发口罩供应业紧张。

二是口罩的定向销售和预约抢购造成供给数量不均。几大线上销售巨头京东药急送、阿里平台下单主要优先满足湖北口罩购买需求,电商平台新进的一批口罩,仍然优先供湖北地区,其他地区剩余量很少,且需要预约抢购,出现网上很多人碰运气,很多连续七八天买不到。

解决措施:

一是各城市目前基本都在就近联系企业,在各市每天设置分配点,市民要多关注本地政府关于口罩销售公告,提前排队预约购买。

二是继续通过各大平台进行预约抽奖式购买口罩。

三是同周边同事、朋友多沟通,淘一些口罩,以便备用。

当下,安全第一,勤洗手,戴口罩,少去人员密集区域,为大家更是为了自己的安全,共度难关。


無名烟雨


供求关系失衡是难买口罩的主要原因。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口罩生产和出口国,年产量约占全球的50%,目前最大产能量是每天2000多万只,可近一个月来肺炎疫情蔓延,口罩的需求量呈爆发式增长,31个省市自治区,医护人员,确诊、疑似人员,外出人员,几乎人人都在用,每天还要更换,而且,目前处在春节假期,有些生产企业还没有恢复生产,要等恢复,甚至扩大生产量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所以,口罩短期内供应不上也是合情合理的。

口罩主要原料-熔喷布的产量非常有限,限制着口罩的产能。一条生产熔喷布的生产线至少500万起,一般公司在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不会投产熔喷布。而且国外的疫情加剧了,进口熔喷布的可能,多方面因素导致原材料一货难求。


天龙八步半


这个就是个供需平衡的问题。

没有疫情以前,一般人们没有戴口罩的习惯,据调查,平时有戴口罩习惯的人,在中国不足5%,在有雾霾天的城市里,才达到30%左右。日本人是平时戴口罩比例最高的民族,达到20%。这就是没有疫情的时候,口罩的正常需求。口罩生产厂家的数量和生产量只要满足这个需求,就可以达到供需平衡,生产量太大,就会造成产品积压,库存过多,口罩是有一定保存期限的,过了期的口罩,一钱不值了。

疫情发生以后,按照防控要求,每个人都要戴口罩,需求量一下子是生产量的10-20倍,这个10-20倍在中国如此巨大的人口基数中,是个庞大的数量。比如,我国人口按照13亿来算,平时只要5000-7000万只就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但是现在,一下子需求增长到几亿只的数量,这是一个天文数字级的缺口,要想短时间内到达这个产量满足市场,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做到的,所以,短期内口罩的短缺是必然的。但是,随着中石化、比亚迪等一类大型企业投产口罩行业,再加上中国的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口罩无疑会越来越好买,甚至最后供大于求,价格会进一步降低。那么这个已经形成的巨大的口罩生产能力怎么办呢?短时间内,闲不下来,因为中国控制住了,世界其他地方疫情又大爆发,而中国已经形成的这种生产能力,变成了世界市场的抢手货,等到疫情结束,口罩生产厂家早已挣得盆满钵满了

所以,就国内而言,口罩紧缺是极其暂时的现象,预计到四月份,国内的口罩供应就会非常正常了。


老生闲编


1供求关系

2疫情突然,又面临春节假期,生产口罩整个产业链没有能技能组合起来

3政府管控,把资源调配到防疫救治一线人员

4市场消毒卫生产品经营者投机倒把,哄抬物价,价格高,且少量不卖给你


新鲜出炉飞侠


想一想全国各地的生产量加库存和每日全国各地的消耗量就不难想象够不够用咯,还有国家对外出口呢(这个时候是赚外汇和结交真心朋友的最佳时机,中央政府有着过人的胆略看得到挑战和机遇并存适时利用而已)


游不动2


最近这几天口罩的日产量才达到1亿只(含N95等专用口罩),你要想想中国有多少人口,日均消耗量是多少,求远大于供!所以不是产能低,而是消耗太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