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技指導“雙線”並進 暢通產銷“綠色通道” 寒亭區搶抓農時戰疫情保春耕

  疫情擋不住萬物復甦的腳步,在寒亭區高裡街道橋西村的一處小麥田裡,農技員劉磊正和農戶郎吉祥查看小麥生長情況。大地回春,農事漸起,站在地頭的郎吉祥說:“村裡在南面統一測量體溫、簽字,個人也都做好防護再出門,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同時開展農業生產。”戰疫情,保春耕,當地農民搶抓農時,積極做好春耕春管工作,生機盎然的春耕圖正在寒亭大地鋪展。

農技指導“雙線”並進 暢通產銷“綠色通道” 寒亭區搶抓農時戰疫情保春耕

  寒亭全區現有29萬畝種植面積的小麥,各類蔬菜種植戶、合作社共329家,蔬菜種植面積5727.5畝。作為一個農業大區,在疫情下積極開展春耕,面臨的壓力不小。寒亭區首先從思想上開展動員,通過微信、村村通廣播等形式,動員農民不誤農時、春管春耕,積極引導農戶分時下地、間隔作業,避免人員聚集,保障春耕有序開展。

  為了提高春耕質量,區裡打通“線上+線下”雙通道,加強種植技術方面的指導,確保農業生產豐收。農技員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線上”發放農業技術指導材料,及時解決農戶在春耕期間的困難問題,“零見面”在線指導農民把各項春季管理技術措施落實到位。成立農技、植保、土肥等專項技術指導小組,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小組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蔬菜大棚,及時調查當前農作物生產情況,“線下”指導群眾適時做好生產和管理工作。

  疫情期間農資購買和農產品銷售成了難題,寒亭區積極開展農資直供,暢通農產品銷售渠道,切實把搶抓春耕生產的任務扛在肩上。協調聯繫農資企業和經銷商,備齊備足春耕生產所需的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物品,建立“戰‘疫’物資流通微信群”,農戶可在群內直接購買農資產品,由農資企業和經銷商將農資產品直接配送到村,減少村民不必要的外出。為保障菜農收益,篩選19家農產品供應基地,依託網絡平臺發佈產品供應信息,建立菜籃子產銷供應平臺,通過開通“綠色通道”、提供“配送服務”等方式,實現防疫拓銷兩不誤。(記者馬林峰 通訊員劉雪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