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研究一針見血:這幾類孩子小時貌似很聰明,長大後大多沒出息

李玫瑾教授是有關研究教育心理學的專家,她在教育訪談中曾說過這樣的話:激發孩子的求知和學習的慾望,遠比教會有限的知識有意義得多。如果你真的愛孩子,就該送他“出海經風浪”。父母是子女在生活中一切言行舉止的最早啟蒙老師。

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常看到一些父母,把自己的無能轉接到孩子的身上,想讓孩子代替自己完成願望。

哈佛研究一針見血:這幾類孩子小時貌似很聰明,長大後大多沒出息

當孩子沒有達到自己所希望之時,就會把失敗的原則歸結到孩子的身上,這就有了“你怎麼這點事都幹不好”“你這麼沒出息”“你太讓我失望”等等這些話來表現出自己的情緒。

哈佛研究一針見血:這幾類孩子小時貌似很聰明,長大後大多沒出息

那試問一下當父母的,孩子出現了這樣的問題原因真的是在孩子身上嗎?家長對孩子身上的問題沒有直接的關係嗎?家長是否也應該反思一下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

哈佛研究一針見血:這幾類孩子小時貌似很聰明,長大後大多沒出息

孩子的這種"沒出息"根本原因是什麼,而身為父母應該如何指引孩子向“別人家的孩子”方向發展。

“沒出息”表現之一:注意力不集中

現在的孩子都處在一個眾多誘惑的大環境之下,這也就使得孩子在學習或興趣上失去了平衡。幼兒時,孩子喜歡零食和各種各樣的玩具,家長卻想讓孩子學習一些有意義的東西,孩子自然就會排斥。如果孩子沒有認真去執行家長的命令,那麼家長就會把這種不認真的行為歸結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上來。

哈佛研究一針見血:這幾類孩子小時貌似很聰明,長大後大多沒出息

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只是一味的命令是沒有任何效果的,只有真正的把孩子的注意力調動起來,做到分配有度才可以讓孩子心甘情願的被命令。正確做法是家長和孩子協商好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比如在幾點看電視,幾點練鋼琴,幾點可以出去活動,另外在這裡面家長的參與也是至關重要的。

“沒出息”表現之二: 喜歡看電視、玩手機

看電視和玩手機無論大人也好,孩子也罷都是不能抗拒的最大誘惑,孩子只有在看起來電視或拿起手機才會安靜下來,家長如果因為忙沒有時間照顧,就只能順從孩子這種行為,長時間下長,孩子的身心就會發生嚴重變化,並且更不願意放下電視或手機而聽從家長的意見。

哈佛研究一針見血:這幾類孩子小時貌似很聰明,長大後大多沒出息

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自然而然的就會不愛學習,"沒出息"狀態也是也因而產生的。

哈佛研究一針見血:這幾類孩子小時貌似很聰明,長大後大多沒出息

處在這種情況下的家長需要認真的思考孩子對電視的關注度,並且找到可以幫助孩子轉移電視手機誘惑的其它興趣。比如陪孩子做一些戶外的遊戲,陪孩子一起製作手工,更好的是靜下心來陪孩子讀一會兒書。

哈佛研究一針見血:這幾類孩子小時貌似很聰明,長大後大多沒出息

“沒出息”表現之三: 自控能力較差

每個優秀的孩子都離不開家長的引導,家長給孩子檢查作業,那麼孩子這時就一定會非常的認真,當家長去忙別的事情,孩子自然也就放飛自我了,孩子對自己做要做的事情沒有一直認知度,並且內容枯燥就會缺乏趣味,因此也就不會把精力投入到行為之中。

哈佛研究一針見血:這幾類孩子小時貌似很聰明,長大後大多沒出息

這都是孩子會出現的普遍現象,如果家長可以給孩子提供成就感。那結果就會不一樣,比如當孩子成功完成一件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時,家長給予了高度的誇讚,那孩子就會對行為產生積極反應,增加行為的積極性。久而久之孩子也就會願意做之前不喜歡的事情了。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

哈佛研究一針見血:這幾類孩子小時貌似很聰明,長大後大多沒出息

從小培養出孩子行為習慣和愛好!讓閱讀、聽故事代替電視和手機!而這些都是可以在孩子2歲時進行培養,最好的培養方法就是看繪本,可以從繪本中培養行為習慣和興趣愛好。家長可千萬不要小看繪本的力量!

哈佛研究一針見血:這幾類孩子小時貌似很聰明,長大後大多沒出息

李玫瑾教授說:壞習慣會成為孩子成功道路上的絆腳石,好習慣則會為孩子指明成功之路。

孩子出生都是一張白紙,長成什麼模樣,直接取決於家長的教導!而在3-6歲時又是給孩子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最重要的時期,只要能緊緊的抓住這個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哈佛研究一針見血:這幾類孩子小時貌似很聰明,長大後大多沒出息

這裡為大家推薦一套有關好性格品格培養的繪本《情緒管理和人格培養》非常不錯,書分為是10個主題,分別是:《我能承擔責任》《我不隨便發脾氣》《我能表達自己》《我能與人分享》《我相信自己》《好孩子懂禮貌》《我可以獨立》《學會尊重別人》《我能守信用》《我有自制力》。父母可以給孩子當睡前故事讀,而且還能讓孩子學會自己的情緒管理。

哈佛研究一針見血:這幾類孩子小時貌似很聰明,長大後大多沒出息

哈佛研究一針見血:這幾類孩子小時貌似很聰明,長大後大多沒出息

繪本中包括孩子情商啟蒙,邏輯思維鍛鍊,以及語言表達的鍛鍊都非常的有好處!家長只要抓住3-6歲這個性格關鍵期,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性格品質,未來的路才會更好走。

哈佛研究一針見血:這幾類孩子小時貌似很聰明,長大後大多沒出息

所以做家長的點擊下方圖片,從現在開始改變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