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石油贸易亏损1.2万亿为何是谎言,到底签了什么样的协议?

这其实是几年前已经被官方澄清的谣言。在国际原油价格暴跌至矿泉水价格的时候,被再次拿出来炒现饭,当然是有用意的。文章被炒翻了天,居然没有被“拔草”,很耐人寻味。

中俄石油贸易亏损1.2万亿为何是谎言,到底签了什么样的协议?


中俄到底签了什么样的协议

当年对所谓中俄石油合约最早站出来质疑的,是名头很大的贾康先生。可是贾康在搞清楚事情真相后,公开认错并道歉了的。

其实,中俄之间签署的并非简单的石油采购合约,而是贷款换石油的协议。贷款利率和石油价格全都是随行就市的,并非固定利率和固定价格。实际的石油港口价格通过招标确定,在操作中通常都比布仑特原油价格略低。这是贾康本人搞搞清楚事实后出来澄清的真相。当然,官方也早已经解释过了。中国官方对民间谣言固然进行管制,但这种贷款和石油交易本是企业的事情,与政府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这或许是对中俄石油贸易这件事听任谣言流布而没太在乎的原因?

有点国际贸易常识的人应该知道,政府间谈合作只是意向框架,即所谓MOU,真正的合约细则都是由双方企业间签署。中俄政府间签署的是以贷款换石油的意向协议,真正的贷款与石油采购合约,这是双方银行与银行,银行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行动。根本就不存在中俄两国政府间签署什么石油采购合约的事情。

中俄石油贸易亏损1.2万亿为何是谎言,到底签了什么样的协议?

两国签署贷款换石油是一个长期合作协议,签署的背景其实是为了对抗国际油价的过度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保障中国这个贫油国家的石油供给。

国际油价的大幅波动是常见的,但这未必真就是市场的作用。这世界上的产油大国,除了中东、美国,就是俄罗斯。真正操纵国际油价的,就是美国和沙特导演的OPEC,俄罗斯虽然是产油大国,但压根就没有能力操纵国际油价,至少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是这个样子的。

我多次讲过,1970年代初,布林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面对以法国和英国为首的西方各国挤兑黄金,美元即将变成废纸的局面,美国联合沙特重新制定OPEC规则,强制石油以美元结算,开创了石油美元的时代。自此之后,美国对国际油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石油之所以被称为经济的血液,是因为人类社会对石油的需求与经济的发展正相关。经济火热,石油需求通常就高涨,反之则下跌。这是经济学解释。但真实的国际油价,通常受美国和OPEC操纵,并不真实反映市场供需状况。

中俄石油贸易亏损1.2万亿为何是谎言,到底签了什么样的协议?

中国经济高速腾飞的2010年代初的几年,国际油价暴涨至110美元/桶以上,作为贫油国,这对中国经济当然是无情的冲击与剥夺。正是在此背景下,中国与俄罗斯洽谈长达25年的长期石油合作协议,用贷款换石油,各取所需,互为补充,这应该算是高瞻远瞩之举。有点常识就应该能够读懂。

不排除政府间的MOU在明确合作意向的前提下,对合作的规模有个大致的框架性意见。比如意向的贷款规模可能高达或不少于2700亿美元,比如采购石油的规模可能高达或不少于3.6亿吨。但是,这贷款规模和采购规模之间并无直接的价格对应关系。具体的规模和相应的利率或价格,只会体现于双方银行和企业间的合约细则。我讲这么具体,应该懂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