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速效的“恐吓式”说教,是家庭教育中最大的错误

追求速效的“恐吓式”说教,是家庭教育中最大的错误


不少人在小时候都有这样的经历:

贪玩时,被家长的“不好好学习,爸妈就不要你了”吓哭;

淘气时,被大人以“再不听话,就让警察把你抓走”的话语训斥;

遇到再普通不过的换牙,却被亲戚以“吃糖会把牙齿蛀坏”来教育他们的小孩;

……

其实,这种追求速效的“恐吓式”说教,是家庭教育中最大的错误!

1

假期延长,被迫居家的我重温了电影《楚门的世界》。

影片中,刚出生不久的楚门被选中为一档电视台真人秀节目的主人公,节目内容是围绕主人公的不间断直播。

从那时起,楚门就生活在真人秀为其建造的场景里——

发生在这里的所有事情都是有剧本的,除了楚门外的所有人都是演员,所有地方遍布摄像机,封锁来自真实世界的一切信息……

换言之,楚门自婴孩时期起便生活在一个摄影棚里,生活在一个虚拟的、被人为建构的“世界”中。


追求速效的“恐吓式”说教,是家庭教育中最大的错误


2

孩子对世界的认知

由家长主导建构

在为电影情节感到荒唐、为楚门的遭遇感到不忿的下一瞬间,我顿然回神:

不只有可怜的楚门,现实中,我们每一个人的世界都是被建构起来的!

人类除了生存、生理本能外,绝大多数知识和技能都必须从外界习得。

而由于孩子还不具备独自理解、习得新概念的能力,家长便成为他们认识世界、建构世界观的引导者。

“为什么红色称之为红色” “为什么天在上而地在下” “为什么过马路要红灯停绿灯行”……

这些用以认知事物的概念性知识(尤其是常识性概念),往往要在家庭教育中获得。

由此可见,家长的教育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认知起点。

追求速效的“恐吓式”说教,是家庭教育中最大的错误


3

“恐吓式”说教

速效却会毁掉孩子的三观

小孩是爸妈的心肝宝贝而不是垃圾桶里捡来的;

警察叔叔是提供帮助的护卫而不是抓小孩的坏人;

医生是救死扶伤的天使而不是手持利器的魔鬼;

雷电只是正常的自然现象而不是邪恶的牛鬼蛇神;

……

家长连吓带骗的说辞,也许能够令小孩出于害怕而屈从听话。

然而,家长是轻松顺心了,可孩子却因此形成了对事物的错误概念与观念。


如果一个小孩从小被教的是“天在下、地在上”的颠倒概念,当他长大后面对“天在上、地在下”的正确概念时,很可能会出现怀疑自我、认知混乱的后果。

天上地下的混淆或许无关痛痒,但是非、真假、善恶概念与观念的建构则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这些在恐吓中长大的小孩,日后要花费成倍的时间、经历不必要的曲折才能匡正这些曲解。

他们要承受认知的颠覆,他们要努力克服恐惧,他们要重新建立新的三观……

当他们发现,这一切本可在一开始就避免,这将是多么无力而遗憾的事啊!

所以,家长们请教给孩子正确的概念、观念,让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