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号(第四十四期)



百花微刊| 2020年3月号(第四十四期)

◎封面人物

周燕婷 代表作《清平乐.残荷》


◎好望角

本期推荐作品作者:高源 五澄 杨新跃 穿石 丁 欣 安全东 邹国荣 知否 天 许 周达(清角) 罗永珩 范义坤 白衣卿相 轻舟行海 魏新河


◎鉴赏之花

华慧娟:简析董澍的《卢沟桥落日》

王敏健:浅评邹国荣先生《游拙政园》

赵秀敏:前身应是湖山主——评白车渠《虞美人 夜宿南天湖 》

徐天安:赏析彭莫的《鹧鸪天·寄友》

陈旭:一首翻出新意的诗作


百花微刊| 2020年3月号(第四十四期)


百花微刊| 2020年3月号(第四十四期)

【简介】

周燕婷,别署小梅窗,世居广州。理学学士,长期从事物理教育工作。青年时期尝师从岭南张采庵先生研习诗词。著有《画眉深浅》(合),《初月集》《小梅窗吟稿》《小梅窗说诗》等。现为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当代诗词》副主编。


【代表作】


清平乐·残荷

玉簪偏坠,舞袖笼金翠。欲遣西风重唤起,又恐妨她清睡。

红笺未写离情,白云犹记初盟。一夜萧疏冷雨,几回认作花声。


百花微刊| 2020年3月号(第四十四期)

贺长青诗社迎春大会

高源

岸阔潮平好放舟,欲观沧海上层楼。

千声诗咏南溟景,一棹春风十万鸥。

(张和平推荐)


野梅

五澄

冈头月下僻成痴,风软香残看已迟。

我有霜斑差似雪,请君聊做旧相知。

(陆玉梅推荐)


过钱塘江

杨新跃

胥门已近水苍苍,伍子遗闻未渺茫。

自带一身湘浦月,越山青里认钱塘。

(陆玉梅推荐)


梁化镇怪坡

穿石

违天怪事实新闻,临顶无须费骨筋。

世路行来若如此,何愁拼力上青云。

(黄重远推荐)


钱江源观瀑

丁 欣

云罅连崖动,天风滚雪开。

惊飞万山魄,轰响一溪雷。

跳宕心难絷,奔腾势不颓。

钱塘姓名壮,终作大潮来。

(华慧娟推荐)


游孙权射虎亭亭畔古井至今犹泉

安全东

日月无常势,江山重此亭。

我来欲脱帽,回首万峰青。

射虎三分国,鏖兵百战腥。

寒泉犹不倦,汩汩话曾经。

(陈显赫推荐)


探云髻山探新丰江源头

邹国荣

髻峰云纵纵,硖谷树森森。

枫影秋山气,溪流野葛阴。

摇藤开日朗,漱石啭琴音。

岩下叮咚急,江河万里心。

(陈显赫推荐)


春日幽居

知否

晨风吹嫩寒,池面起微澜。

帘拂黄金缕,荠香青玉盘。

驹光抬过眼,绿蚁佐加餐。

辜负小桃意,花红梦已残。

(张和平推荐)


深湾晨行

穿石

禁足闭家久,迎风春气迷。

凭栏看潮阔,闻鸟出林低。

海日开天象,江山入品题。

壮怀流转处,思与曙云齐。

(梁莉萍推荐)


农家乐

天 许

斜阳树影进深堂,一枕啼莺午睡香。

架上蔷薇花半落,院边栗子壳初黄。

南柯梦已随云散,中岁人犹比蚁忙。

诸事今朝暂抛置,竹床安卧享秋凉。

(赵秀敏推荐)


武汉封城四十日有怀

周达(清角)

荆楚无辜遭此殃,经逢疫刧倍多伤。

瘴氛频起终难避,江汉横流恐失防。

搁笔空屏书咄咄,闭门深夜读方方。

六千万众呼声咽,何日可逃生死场。

(邓荣森推荐)


瞿塘峡

罗永珩

兼天波浪下夔门,高峡平湖互吐吞。

信有鱼龙营故宅,岂无燕雀徙新村。

猿声漫作千年忆,云色仍开一线痕。

峭壁书题今古事,凭谁只手换乾坤?

(邓荣森推荐)


赣州通天岩

范义坤

风掣岩鹰翅羽轻,丹霞峭壁自峥嵘。

百龛石积苔痕老,一窍天通云气清。

佛立禅烟蟠古篆,韵由题刻向秋横。

青山但任奚囊满,千载松涛笔下生。

(黄重远推荐)


浣溪沙•春行

白衣卿相

山外深红叠浅红,新妆迟换柳堤东。红尘行在客程中。

常历春携梅子雨,徘徊燕带杏花风。惜无岁月是重逢。

(王敏健推荐)


临江仙•赞钟南山

轻舟行海

不忍哀魂啼夜,山河寸寸心惊。先敲钟磬汉阳城。扫除千里瘴,点亮万家灯。

君至山重水复,江边冷月初生。鬼门关口笑三声。冲开崩浪急,喝断楚云横。

(梁莉萍推荐)


水龙吟•黄昏飞越十八陵

魏新河

白云高处生涯,人间万象一低首。翻身北去,日轮居左,月轮居右。一线横陈,对开天地,双襟无钮。便消磨万古,今朝任我,乱星里,悠然走。

放眼世间无物,小尘寰,地衣微皱。就中唯见,百川如网,乱山如豆。千古难移,一青未了,入吾双袖。正苍茫万丈,秦时落照,下昭陵后。

(徐天安推荐)


百花微刊| 2020年3月号(第四十四期)


百花微刊| 2020年3月号(第四十四期)


百花微刊| 2020年3月号(第四十四期)


百花微刊| 2020年3月号(第四十四期)

卢沟落日

董 澍

晚来阵雨挟雷动,瑟瑟残阳落水中。

五百醒狮桥上立,凭栏齐唱满江红。


这首诗构思精巧,移情于物,借景抒情,避免了空泛的就景写景。一二句铺设场景,以“阵雨”“雷动”“残阳”这三种自然现象,营造了一幅动静相间,且寒气逼人的苍凉画面,目的是为下一步的陈述做铺垫,以景语先行一步。第三句笔锋陡转,巧妙地借用卢沟桥头的石雕狮头作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纽带,用一“醒”字激活了沉寂83年的尘封历史,将一段血淋淋的历史画面拉回到读者面前。作者没有直写历史事件,而是通过拟人的手法,用醒狮齐唱满江红来渲染场景的悲壮、惨烈,以引起读者对那段历史的回顾和愤慨,激发爱国热情。这一手法高妙至极,含蓄蕴藉,有如洪钟振铎,令人沉思,耐人寻味。尤其是结句巧用【满江红】这一一向以激越,深沉,雄壮来抒发爱国热忱著称的词牌来与前面铺设的场景“残阳落水中”暗喻江面彤红一片相呼应,真是妙不可言,匠心独运。这种起伏照应,首尾意合的写作手法正是绝句的精妙所在。这首作品的高超之处就在于用生动形象的物语来衬托作品的思想性和厚重感,有一种深入骨髓的穿透力,引发读者的共鸣。

整首诗灵动,工巧,主题鲜明,表达手法独特,虚实相间,令人回味无穷。


百花微刊| 2020年3月号(第四十四期)


百花微刊| 2020年3月号(第四十四期)


百花微刊| 2020年3月号(第四十四期)


百花微刊| 2020年3月号(第四十四期)

游拙政园

邹国荣

几朝霜雨几朝烟,凝入楼台池树边。

半日盘桓犹不足,徵明联下欲听蝉。


拙政园是苏州最有名的园林建筑,全园以水为中心,园中的景致相当精巧,各景都是悉心营造而成。园内建筑稀疏,而茂树曲池,水木明瑟旷远,近乎天然风光的园林景色,往往使人神游于期间。

这样一所古典江南园林,如何完美地表现在二十八字的七绝中?如果要全面铺开写,很不容易。作者巧妙地选取一视角——明朝诗人画家书法家文徵明的书法对联作为诗的轴心来展开。

据史书记载,建造拙政园的王献臣曾邀请文征明参与拙政园的设计和建造,

他还用灵动飘逸的字体表现赏心悦目的景色。他的的书法中体现了经历波折后归于平淡的心态,体现了他的人生哲学。

邹国荣先生是一位书法家,又是一位诗人。他对书法和诗词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看到这么美的景色,看到文征明的书法,不由得有所想象有所感悟。

第一句“几朝霜雨几朝烟,”是诗人的感慨,一句话就写出园林的沧桑感。“凝入楼台池树边。”

第二句承接前句,同时铺开写景,这美丽的亭台楼阁,绿树碧池,处处隽刻着历史地沧桑。“半日盘桓犹不足,徵明联下欲听蝉。”第三句巧妙一转,这美丽的景色看不够,第四句自然引出作者的感悟,在文徵明写的对联下听蝉。听蝉可以悟道,你听进去的语言,慢慢悟出其中的精华。而在徵明的对联下听蝉声,感悟历史沧桑,人生浮沉无常,只有用一种恬淡的心情去体会。禅,蝉,同音,在古人心中,蝉是具体的物,而禅,是一种抽象之意,抽象之道。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这是文征明集句题远香堂的的对联,充满哲理。而邹先生的诗也表现了同样的情怀。


百花微刊| 2020年3月号(第四十四期)


百花微刊| 2020年3月号(第四十四期)


百花微刊| 2020年3月号(第四十四期)


百花微刊| 2020年3月号(第四十四期)

虞美人•夜宿南天湖

白车渠

游来便是湖山主,还把云烟数。春风不许我来迟,花瘦人愁还似去年时。

几时破得三重障,修得诗心壮。梦深身在水中央,一任梅花飞雪月飞霜。


词作于赏梅夜宿之时,南天湖风景优美,令诗人逸兴遄飞。不由写到“游来便是湖山主”,足见心情之闲适。闲来把山中的云烟细数,这个“云烟”亦不仅是山中真实的云烟,也可以是其他虚无的事物。进而写到是春风约我前来,而且这风还催人前来,不许来迟这句生动有趣。作者在此转而抒情。“花瘦人愁还似去年时。”年年看花,于是就有了“年年岁岁花相似”的感慨。

在下阕诗人问到,“几时破得三重障,修得诗心壮”,“三重障”是佛家用语,意指修行的三种障碍。如何能看破这些尘俗的障碍,修到更高一层的境界呢?诗人所想的进境,依然是和诗有关,提到了可贵的“诗心”。结尾写回夜宿湖山的情景,夜深梦中自己仿佛身在中央。最后两句写得非常清丽、出彩。诗人如同遗世独立的仙子一般,在水中央静静的遥看湖边梅花,花落如雪,月色皎洁如霜。

“梦深身在水中央,一任梅花飞雪月飞霜。”这两句真可谓词中佳句,令人读过便心生向往,有此佳作,真不负如此湖山。


百花微刊| 2020年3月号(第四十四期)


百花微刊| 2020年3月号(第四十四期)


百花微刊| 2020年3月号(第四十四期)


百花微刊| 2020年3月号(第四十四期)

一盘美味佳肴,能给人以视觉、嗅觉和味觉等多方面的享受,但它的食材不一定价格昂贵,关键是凭厨师精湛的技艺。一首好的作品,能耐人寻味,但它的词语不一定多么华丽,关键要靠作者的匠心。我觉得下面这首《鹧鸪天·寄友》就是这样一首作品。


鹧鸪天·寄友

彭 莫

记得窗前槐树吗?几回树下过家家。泥巴盘子泥巴碗,塑料摇车塑料娃。

儿时梦,散如沙。谁知转瞬即天涯?老房拆了树还在,一到夏天开白花。


这首鹧鸪天以槐树为主线,以回忆童年时与好友在槐树下玩过家家游戏的往事为背景,以与人聊天叙旧的简朴语言为表现形式,抒发了对从小一起玩耍之友的思念之情。读来让人无限感慨,产生共鸣。

为了引起友人的注意,词的起拍采用设问手法,“记得窗前槐树吗?”瞬间就将人的思绪拉到了遥远的童年时代,语气自然贴切,同时让读者产生悬念。然后自我回答,“几回树下过家家”,接着用一联对偶句“泥巴盘子泥巴碗,塑料摇车塑料娃”来具体列举过家家时曾用过的玩具,进一步勾起对方的记忆。下片开头突然话峰一转:“儿时梦,散如沙,谁知转瞬即天涯?”具有很大的跳跃性,既承接自然又合符情理,也是作者发自内心的感叹!其中的“转瞬”与“天涯”二词,一下子又将读者的思绪拉回到了现实生活中。童年的记忆是多么的美好啊!可光阴似箭,人生如白驹过隙,“记得少时骑竹马,看看又是白头翁(出自明《目莲救母·刘氏自叹》)。”怎不令人感叹!

最后作者亲切地告诉友人“老房拆了树还在,一到夏天开白花。”读到结拍句不禁让人想起唐代诗人岑参“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的诗句,作者亦是通过景物描写来寄托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物是人非,让人伤感,但与友人的那份真情永恒。

这首词工于发端,以景作结。语淡味浓,感情真挚,结构合理,节奏明快,全词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且易诵易背,是一首既有意境又让人过目难忘的佳作。


百花微刊| 2020年3月号(第四十四期)


百花微刊| 2020年3月号(第四十四期)


百花微刊| 2020年3月号(第四十四期)


百花微刊| 2020年3月号(第四十四期)

嘲竹

丁文江

竹似伪君子, 外坚中却空。

成群能蔽日, 独立不禁风。

根细善钻穴, 腰柔贯鞠躬。

文人多爱此, 生气息相同。


写诗词贵在翻出新意,变换褒贬。人们常常褒扬的,我偏偏去贬低;人们常常贬低的,我偏偏去褒扬。这种技巧被称作“翻案法”,巧用“翻案法”,往往事半功倍。作者这首《嘲竹》,可谓深得“翻案法”之妙。

首联“竹似伪君子, 外坚中却空”,可谓定性概括,“一棍子打死”,“外坚中却空”,是对竹子最准确的概括,竹子属于禾本科植物,与芦苇是近亲,表皮坚硬,节内空虚,而出句“伪君子”三字实是当头棒喝,为后文张本。本来已经判定性质,却仍用“似”字闪烁嘲弄,颇有趣味。

颔联“成群能蔽日, 独立不禁风”,概括竹子的“伪君子”特点之一,爱群居,少独立,能起哄缺少有承担。竹子多是长成竹林,可在作者看来,这绝非好事,只能遮蔽日光,隐蔽真相;更有甚者,缺乏独立思想,禁受不住外界的干扰和困惑。这种“随大溜”的心态,恰恰是民族的劣根,也是现在文人的通病。

“根细善钻穴, 腰柔贯鞠躬”,颈联更深一层嘲讽,假如说颔联是批评不良习惯的话,那么这联则是直击其猥琐灵魂,此联妙在“钻穴”和“鞠躬”二词的双关上,地下竹根的生长可谓“无孔不入”,这本是生物顽强生命力的自然选择,可却被作者上了“钻营”的线儿;竹子因茎秆细而多弯,被作者上了“谄媚”的纲儿。细细思索,为猎取名誉,当代文人无所不用其极,其露骨谄媚令人作呕。这又是一处指桑骂槐的妙笔。

尾联“文人多爱此, 生气息相同”,则点明主题用意,显露出讽刺的锋芒,前面已经有了精彩的描写,到此处正好水到渠成,不必多言,概括有力,作“豹尾”足矣。个人感觉“生气息相同”,“气息”用费了一个字,可以改为“气息亦相同”,或者“声气亦相同”就行,不过白璧微瑕,微不足道。

此诗一改歌颂竹子谦虚坚定的内容,批判竹子无主见,爱起哄,善钻营,好谄媚的低劣品质,借以批判当今文人的丑态劣行,可谓是淋漓尽致,一针见血。

当然,这也和作者的一向习惯有关,据说作者很讨厌竹子,甚至连竹笋都不吃。但作为多元社会,我们应该允许个人的习惯和看法。据说民国时期,京剧的黄金时代,马连良“马派”老生风靡一时,可唯独张伯驹先生不喜欢马派,其实张先生和马先生都是没错的。


百花微刊| 2020年3月号(第四十四期)


百花微刊| 2020年3月号(第四十四期)


百花微刊| 2020年3月号(第四十四期)


百花微刊| 2020年3月号(第四十四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