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西米亚狂想曲》——属于你的一场自我找寻

在了解Queen这个乐队之前,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遇见过这个乐队。你可能在某个赛场旁听到人们激动地高呼“We are the champions”,你也许也曾和朋友们一边跺脚一边拍手唱道“We will rock you。”这样一支老牌摇滚乐队,用经典穿越三十多年的时光,依然让人肾上腺素上升。

我并不是Queen的歌迷,再次遇见Queen,是因为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2019年上映时,我听到那首6分多钟,有着强烈歌剧氛围的同名曲。

音乐开始于一段平静的自诉:

“I'm just a poor boy,I need no sympathy。(我只是一个穷小孩,我不值得同情)”。

然后向母亲倾诉,忏悔:

“MaMa,just killed a man。(妈妈啊,我刚刚杀了一个人)”。

接着是众神的审判以及歌者的辩护。

“Bismillah! No,we will not let you go.(以神之名!不,我们不会放你走。)”

金属乐加入,似乎想表达一种英勇就义的无畏。

“So you think you can love me and leave me to die.(所以你以为可以以爱之名让我死去)”。

最后钢琴再次进入,

“Nothing really matters to me.(一切对我来说已经无关紧要)。”

似乎是一种屈服。

这样丰富的表现形式彻底吸引我,到底是怎样的境遇让Queen的主唱弗雷迪(Freddie Mercury)写下此歌呢?

《波西米亚狂想曲》——属于你的一场自我找寻


于是我决定看这部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虽然这部电影在乐评人、影评人以及Queen的老歌迷中口碑并不好,他们都觉得没有展现出弗雷迪以及皇后乐队现实中的精彩,但是对于不了解他们的人来说影片却是一次很好的切入点。


1

影片从弗雷迪作为一名小镇青年加入乐队开始,然后他们大红大紫。爆红后弗雷迪陷入对自我的困惑与对外界的迷茫,乐队遭遇分裂,最后于1985年重组,影片以他们最负盛名的一场表演结束。

弗雷迪外形并不讨喜,他不是典型的英国人外貌,肤色呈黄黑色,龅牙,乐迷们亲切称他为“牙叔”。可是他有着丰富的才情与嗓音,所以征服了乐队的鼓手和吉他手,那时他们两人一人学牙医,一人学天体物理学。

《波西米亚狂想曲》——属于你的一场自我找寻

1970年时他们还是校园乐队,穿梭于各个校区边的酒吧,收获越来越多喜爱。弗雷迪觉得他们的乐队可以走得更远,于是带着成员们一起去录音室自费录歌。而唱片行的人发现了他们的音乐,决定签约,他们也正式给自己乐队取名为“Queen”(皇后)。

很快他们正式发行专辑,参加电台节目,BBC电视表演等,成为国内炙手可热的摇滚乐队。弗雷迪也向当时的女友Mary求婚。接着乐队迎来美国巡演,走过美国一个个州,见过越来越多人后,弗雷迪讶异于他被如此多的人喜爱。


2

在这些喜爱面前,他开始思考他到底想要怎样的爱。回国后,他们开始专心制作新专辑。弗雷迪希望获得再次突破,想把歌剧元素加入摇滚乐。

他一边思考自我一边创作出闻名于后世的《波西米亚狂想曲》,他把自己的困惑写在歌中。

他们的爆红是真实的吗?能持续多久呢?他到底想要怎样的爱?是来自于女性还是男性?如果是后者,是否需要得到惩罚?喜欢多人是否有违伦理?这些想法与欲望撕扯着弗雷迪。

随着乐队越来越成功,弗雷迪放飞自我,也与Mary分手。他在大别墅中夜夜笙歌,每天有各式各样的男人女人,酒精与药物,穿梭其中。他可以轻易获得一份速食的爱,第二天晚上再换另一个人陪他入睡。

《波西米亚狂想曲》——属于你的一场自我找寻

最终在身边经纪人的怂恿下,他决定暂时离开乐队,发布独立专辑。弗雷迪本以为他可以暂时从朋友及家人的爱中透口气,沉浸于他每天的派对中,去寻找真爱。


3

而酒精、药物与乱性只是加速撕碎他。终于已婚的Mary再次找到弗雷迪,再次见到Mary,弗雷迪才明白他有多么想念以前的伙伴。

他喜欢的人他基本都会得到,而唯独一个人拒绝了他,就是后来他的男朋友Jim。弗雷迪告诉Jim喜欢他。Jim说“我也是,但是等到你开始喜欢自己时再来找我吧。”

再次回归乐队的弗雷迪,准备他们3年后第一次登台演出,1985年的Live aid。这场演唱会是一次世界级的慈善募捐演唱会,有许多大师级歌手,也有当时很红的乐队。皇后乐队在他们当中其实并不耀眼。


《波西米亚狂想曲》——属于你的一场自我找寻

每个歌手或乐队只有二十多分钟时间。当皇后乐队冲上舞台后,第一首歌就是《波西米亚狂想曲》,那段诚恳的独白从弗雷迪口中唱出,“MaMa,just killed a man。(妈妈啊,我刚刚杀了一个人)”。他杀死了过去的自己,他脱胎换骨。

他承认自己的多元,愿意接受批判。不躲避真实的自己,也开始爱自己。

事实证明乐迷们没有忘记皇后乐队,而弗雷迪也没有忘记自己,他们再次点燃所有在场观众和电视直播前的人们,音乐穿破利物浦体育馆的上空。

在乐队这场经典表演中影片结束。


4

看完影片后,我找到1985年现场视频,开始明白乐迷们的心声。弗雷迪在舞台上是如此自信,演唱极度热情,动作行云流水。你能感觉到他在舞台上燃烧自己,你能感觉到他的耀眼。

某一时刻,我们也如狂想曲中的小男孩,弱小又无助。我们担心自己不够好,担心不值得被爱,裹足不前。

可是变故接踵而至,我们可能要背井离乡,可能会丢失工作,可能被分手劈腿,生活持续暴击。我们带着哭腔,颤抖着“杀死”那个以前的自己,去做下那个艰难的选择。

每一次选择都是更加了解自我,选择爱什么样的人,选择从事什么工作,选择回老家还是继续在大城市等等,我们会听到别人说“你变了。”

确实我变了,只是不知道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这才是最糟糕的。当面临众神审判时,我们只能这么告慰自己,至少这是自己做出的选择,一切苦果自己承担。

希望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能成为你了解皇后乐队的起点,也能帮助你更了解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