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家協會卓劍文先生:古玩界的十條規矩


中國書法家協會卓劍文先生:古玩界的十條規矩

一、沒有退貨的規矩

  古玩行業是憑藉知識和眼力的行業,懂得的人、內行的人才會買,既然懂古玩,買真買假一般說沒有退貨的規矩。它包括很多複雜的原因。例如古董,基本沒有價格行情標準,在交易過程中雙方要經過歷史、文化、鑑賞觀點、識別能力等綜合知識的較量之後自願成交。

  二、沒有詐騙之說

  過去古玩行看貨自古不問來路。你就是再怎麼問,持有人也絕對不會說實話。不像今天的拍賣行,藏品要看流傳有序(說明高仿厲害、眼力退化和行業複雜)。不具備極強的專業素質和識別眼力就不可能徵集到好、少、精、奇、絕的古玩藝術品,況且有些古董連賣家都研究不透。實際上買賣古董是買賣雙方知識領域方面的較量,也許賣家賣漏了,也許買家買假了買錯了,只能各自總結經驗教訓,它與欺詐行為是兩種不同的概念。所謂古玩行一般人不敢涉足,難就難在真假上,對外行人來說無法理解古玩業的內涵。

  三、買賣時不宜圍觀

  買賣雙方進行交易時不應有第三者在場,不懂行規的勸其離開,懂行規的會主動迴避。因為交易信息被洩露極易造成各種糾紛和誤解。

  四、嚴格保密

  歷史上古玩業在商品、價位、真偽方面以及商家之間的各種信息是相互保密的,即使得到了某些信息也僅是心知肚明,從不擴散或外傳,更不能有意貶損對方。古玩商的強項是能識別真假,準確評估價格,但是辨偽知識和價格信息都不會輕易透露,因為這些是他們生存的重要手段。

  五、同行業忌妄加評論

  如果買方購買某商店的商品以後,其它商店及商家不應該對其真假好壞及價位等進行任何不利於商家的評價。這不但是商業領域的職業道德,更是古董業必須懂得的職業道德。

  六、損壞要索賠

  如果商品被買方損壞,自然包賠,但價格會有商量,貨主也會作出適當讓步,但不會低於成本價,破損商品歸買方所有。

  七、不與偷盜者做交易

  古玩商和收藏愛好者絕不與偷盜、強買強賣、欺行霸市及不遵守行規的人做任何交易。

  八、不與門外漢論短長

  “勿與門外漢論短長”,也是歷來收藏圈子裡的規矩之一。無論專家、行家高手,還是收藏家、愛好者,凡不與內行打交道、不懂行內的基本行話與行規者都視為外行。

  九、委託交易

  委託中間人銷售商品,如果被委託人不願買賣雙方見面,賣方可擬定銷售商品的最低價位,委託人從中賺錢多寡均應不予干涉;如果買賣雙方經中間人允許直接交易,成交後各付中間人10%費用。

  十、互惠互利合作共擔風險

  商家之間關係較好,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其中一人買到的貨物,另一方看好,可以進行合股加棒,並共同制定銷售價位,商品被售出以後雙方各得成本與利潤的50%。無論商品真偽或滯銷,其責任雙方承擔,也不能單方面毀約。

所以,做為一個收藏家,就必須遵守這些規矩,很多事看破不說破 ,這是基本圈中道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