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用于住的是实体;用来炒的是虚拟,楼市两面如何“煎”?

看似简单的事情,往往并不是那么容易。就比如人人都知道的"煎豆腐",表面上看只要放在油锅里,摆弄几下就好了,其实远远没有那么轻松。要做出一道美味的"煎豆腐",你需要两种本领。

第一需要掌握住尺度:切厚了,容易"夹生",即使两面煎焦了,中间的可能还不熟;切薄了,还没煎,可能就已经碎了。第二需要掌握住火候:既不能翻太早,也不能翻太晚。翻早了,不仅油盐进不去,而且还容易碎掉;翻晚了,可能会糊掉。


房子用于住的是实体;用来炒的是虚拟,楼市两面如何“煎”?

大千世界有许多相似之处,以此反观房地产,又何尝不是另外一种"煎豆腐",既要解决不断进入城市人口的居住需求,又要防止房价坐上"热气球"。把握好房地产的这个"尺度"与"火候",只会比"煎豆腐"更加难,而不会更容易。

实体与虚拟是房地产的两面,"煎法"不一样。

房地产面临着一个非常微妙的情况。一方面,房地产可以带动上游的钢筋、水泥,也可以带动下游的家具、家电,又可以解决人们的居住需求,从这个角度看房地产是实体经济。

另一方面,早期房产让一些人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赚钱的效应使得一帮人把房子当成了"投资品",催生出了诸如"温州炒房团"的专门买房卖房的人,炒房与投机性购房放大了房地产的金融属性,从这个角度看房地产又是虚拟经济。


房子用于住的是实体;用来炒的是虚拟,楼市两面如何“煎”?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冯俊也发表过类似的看法:房子建起来是用于住的,那就是实体经济;用来炒的,就是虚拟经济。

虚拟的近年来一直在"去"。房住不炒正在去除房地产中的虚拟部分。曾经只要房子火热的地方,便会有炒房团身影的现象,已经消失很久了。投机性购房在赚不到钱的情况下,也在逐渐的消退。而近期的驻马店17项楼市措施被撤回,宝鸡"降低首套房贷款首付比例"的一日游,更让房住不炒深入人心。

实体的部分一直在"增"。去除房地产"虚拟"的部分,其实就是在增强房地产的居住属性。像很多地方只有本地户籍及社保交满年限的人才能买房,也是在增加房子的居住属性。另外,不少城市开启的保障性住房,更加强了楼市的"实"。这样一来,买不起商品房的,还有第二个选择,像上海的共有产权房,就解决了很多刚性购房者的需求。

"去虚增实"之下,买方市场的购房者更有话语权了。


房子用于住的是实体;用来炒的是虚拟,楼市两面如何“煎”?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9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32.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7.3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39.2平方米。

人们居住的条件已经大大改善了,从整体的角度看,房子不再是短缺"物品",不再像过去"6口1房"一样是"刚需产品"。很多业内人士指出,现在人均居住面积与西方发达国家没有什么区别了。

需求的变化,必将会带来新的情况。重庆原市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指出:今后十几年,中国每年的房地产新房的交易量不仅不会总量增长翻番,相反还会每年小比例地有所萎缩,或者零增长、或者负增长。


房子用于住的是实体;用来炒的是虚拟,楼市两面如何“煎”?

其实,这又何尝不是房地产发展成熟的标志,体量到了一定程度,逐步地沉淀,逐步地回归房子本来的属性,就像豆腐煎好了变得金黄,如同黄豆最初的颜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