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9分《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顛沛流離的一生,無法救贖


豆瓣8.9分《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顛沛流離的一生,無法救贖

作者|五月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是我看完《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記憶最深刻的一句話。

松子一生都在討好旁人,最終卻死在小孩子的棍棒之下,死得寂寞又淒涼。

也許在她寫出這句話的時候,對整個世界都已經絕望。

但是我在想"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如果"為"這個字不是二聲,而是四聲呢,那便是"生而為(weì)人,我很抱歉。"

松子一生都在為別人築夢,以至於完全地忽略了自己,在臨死前終於醒悟,也決心為自己重新生活一番,只可惜命運殘喘,53歲便以最糟糕的方式離開了這個世界。

帶著無限複雜的心情看完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在松子短暫又漫長的一生中,歷經種種分離和失望,自殺過,坐過牢,從精緻性感的美人,退化成肥胖瘸腿的老太婆,從光鮮亮麗到無人問津,末年實在淒涼。

感慨萬千,卻無從下筆,深深思考一番,決定從松子"愛"的3種方式入手,談談松子對親情,對愛情,以及對自己的愛,其中自然無限悲涼。

豆瓣8.9分《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顛沛流離的一生,無法救贖

01 竭盡全力渴求家庭的溫暖——全家人都欠她一個抱歉,她卻始終對妹妹久美心懷愧疚

松子十分缺愛,從小時候便是,因為妹妹久美常年患病,爸爸把更多的關懷贈予了久美,爸爸下班回家只會冰冷地把公文包遞給松子,卻把包裝精美的禮物送給久美。

爸爸明顯愛的偏離,不知不覺間就在松子的心裡劃上一個刀子。

爸爸常年冰冷的臉龐,在看到小丑的時候,稍微綻開一些笑容,那大概是松子從爸爸臉上見過的最好的笑容,於是為了"討好"爸爸,松子便學會模仿小丑的鬼臉。

豆瓣8.9分《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顛沛流離的一生,無法救贖

每次松子一做鬼臉,爸爸就笑得開心。

因為缺少父愛,便想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

小時候的松子,最明顯的性格就是"討好型人格"。總是隱藏自己的情緒,渴望得到愛,於是便不敢暴露自己的需求,害怕被拒絕,也源於對失敗的恐懼。

長久的鬼臉動作,也讓松子養成了一個怪癖的習慣,在遇到緊急的事件,或者在緊張的氛圍內,都會不自覺做鬼臉,旁人覺得是開玩笑不禮貌,不明所以的看者也只覺得討厭,但是對松子來說,那可是童年的創傷。

小時候成長的環境,將會影響一生的性格。

豆瓣8.9分《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顛沛流離的一生,無法救贖

松子在家庭從來都處在缺愛的狀態,小小年紀便懂得"討好",以至於把自己都完全忽略,所做的一切都為了討爸爸的歡心。

看到松子主動求愛的模樣,實在心酸。

幸運的是,松子長得亭亭玉立,面容姣好,滿足爸爸的心願做了老師的職業。

童年的創傷,沒有一直不依不饒地影響著她,她也曾經衝過枷鎖,變成完美的自我。

前期的松子在一定程度上是幸福的,也讓我想起董卿《朗讀者》中的一句別有深意的話:"勇敢的人,不是不落淚的人,而是願意含著淚繼續奔跑的人。"

豆瓣8.9分《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顛沛流離的一生,無法救贖

但是那些骨子裡的傷痛,終歸是令人煩惱的。

松子遇到心儀的戀愛對象,跑回去開心地講述給妹妹久美聽,松子講得開心,久美聽得幸福。

久美未曾見過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松子在家裡形單影隻,只得把小情緒講給久美聽。

這本就是一件互相陪伴的完美關係,但是卻因為爸爸的斥責狠狠地打碎了。

爸爸常年養成的"偏心"性格,總是在所言所行時,把更多的情緒遷怒於松子,松子著實委屈,也實在心中成魔。

也許痛苦本就是個循環,松子常年在家得不到任何關愛,除了久美沒人願意傾聽。

豆瓣8.9分《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顛沛流離的一生,無法救贖

爸爸把憤怒給松子,而松子卻把憤怒給了久美。

印象最深的那一段便是,松子終於忍受不了,決定離家出走,在收拾包裹打算離開的時候,久美孱弱的身體,幾乎趴在地上哀求松子不要走,盡力地呼喚著姐姐,可是那一刻的松子聽不得這些,只覺得家庭是牢籠,甚至一把推開久美,重重地摔在地上。

久美是個善良的姑娘,最渴求姐姐松子的關愛。

松子是個自卑孤獨的姑娘,她渴求爸爸的關注。

松子在出走多年後,偷偷回家過看到爸爸的日記本每頁最後都寫著:沒有松子的消息。

在這個世界上,最痛的就是等真的觸摸不到了,才感受到其中的情誼。也許爸爸的心裡滿是松子,但是生前對待松子的方式,確實傷害了一個孩子的心。

豆瓣8.9分《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顛沛流離的一生,無法救贖

說不清孰是孰非。

爸爸確實欠松子一個擁抱,也欠松子一句道歉。

松子無數次想要靠近的溫暖,都被爸爸的悲情全然打退。

包括松子的弟弟紀夫,也始終不理解松子,多次地對松子訴說狠心的話,甚至主動提出斷絕關係。

如果紀夫能夠擺脫內心的悲傷,稍微給松子一些理解,松子可能也不會一直漂泊在外,望著家的方向,從不敢回去。

豆瓣8.9分《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顛沛流離的一生,無法救贖

全家人都欠松子一個道歉,而唯獨對妹妹久美來說,是松子欠久美一個道歉。

也是在久美死後,松子才知道久美有多愛她,松子一生渴求的一句回家的問候:"你回來了。"也只有久美說過。

久美本就是被幸運遺棄的可憐人兒,唯一寄託全是姐姐松子身上,卻被松子狠狠地傷害。家庭的禁錮傷害著松子,松子又傷害著久美。

但最後松子也終於明白久美的愛,在想象中為久美剪了漂亮的短髮,也一步一步走向久美的身邊。

對於家庭,松子的一生都在想念和逃離當中,不停掙扎,在憤怒和後悔中不斷自我毀滅。

也許所有的愛都來得遲了一些,卻總也是愛。

豆瓣8.9分《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顛沛流離的一生,無法救贖

02 奮不顧身追求愛情的長久——努力用愛情拯救自我孤寂的靈魂,卻一次次地被打入深淵且永不翻身

松子小時候一直缺愛,便也一直影響到成年後的愛情。

松子一生共有5段愛情,卻都是淒涼結局,一次次地絕望,再一次還是奮不顧身地投身愛海。

有人覺得松子太固執,面對不好的愛情,為什麼還要繼續下去。

而有人為松子感到痛心。

小時候的性格,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了松子的一生。小時候,缺乏爸爸的愛,長大後缺乏男人的愛。

就像依戀理論認為的那樣:"我們從最初的照料者(通常是父母)那裡獲得的情感連結影響著我們的一生。"

其實依戀理論表達的更像是關乎於宿命的故事,雖然難以言說,但確實有些人一生都在尋找,找相似的愛情,經歷相似的悲哀,犯相似的錯誤。

我同情松子,也為她感到不值得。

豆瓣8.9分《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顛沛流離的一生,無法救贖

記得木子美有一篇文章叫《愛情禮教毀一生》,裡面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如果以後,你生了孩子,如果是個女兒,你不要告訴她愛情是忠貞不渝,你要告訴她,愛情只是一個運氣,大多數人都沒中獎。"

深覺有理。

松子不明白愛情是一種運氣才能得到的東西,那是她覺得能救贖她的東西。

家庭沒有給過鬆子最溫暖的愛,在離家出走之後,松子也便是孤身一人,遇到作家,雖然作家脾氣古怪,也常常對松子動手,但對松子來說,那可是唯一願意陪伴她的人。

比起孤獨來說,也許毆打算不得什麼。

此後松子遇見的所有男人,幾乎都有暴力傾向。

松子常常有這樣的獨白:"一個人是地獄,兩個人也是地獄,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孤孤單單的好。"

豆瓣8.9分《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顛沛流離的一生,無法救贖

其實有很多人並不同情松子,也覺得是松子自己放棄了自己,非要執著地尋求愛情,明明自己一個人也可以生活得很好。

幸運的是,松子遇見樂真心對待她的朋友小惠。

本來兩個人可以成為一生的摯友,在孤獨的靈魂間互相安慰,但是在松子聽到小惠老公在家裡說的那句:"你回來了",便悻悻地離開。

這也就是松子渴求愛情的原因。

家庭的愛那麼缺失,自然要在男人身上找安慰,她從小時候便害怕了一個人的生活,雖然有惠子相伴,但畢竟不是家庭或者愛情之間的陪伴,小惠有人等她回家,而松子,一無所有。

松子對男人愛情的追求,實在執著,一次次陷入刀身火海,還是要不停地往前衝。

就像松子對小惠說的那句話:"我要跟定這個人,哪怕是去地獄。"

豆瓣8.9分《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顛沛流離的一生,無法救贖

記得之前看過一個節目,具體不太記得了,但是主持人的一番話,卻是道出了松子追求愛情執念的背後原因。

日本是一個執著的民族,他們也很尊重每一個執著的人,哪怕堅持的東西是錯的,都會得到這個民族的尊敬,也許這個說法有些太過了,但不得不承認,日本民族是悲壯又包容的民族。

松子可能一生都在追求看似正確的東西,她以為愛情可以拯救她,但她遇到的愛情卻總是飽含太多悲壯,也不得善終。

巴爾扎克曾說過:"凡是可憐的,遭難的女子,她的心等於一塊極需要愛情的海棉,只消一滴感情,立即膨脹。"

松子便是如此,此前的人生已經充滿顛簸,她似乎是把愛情當成救命稻草一般。

所以總會反反覆覆,使勁去愛,使勁去挽留,在失去後又使勁地悔悟。

豆瓣8.9分《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顛沛流離的一生,無法救贖

仔細想想,在松子沒有放棄愛情之前,無論過得多麼糟糕,心中都還存有希望。

但是在徹底地絕望之後,松子在河邊租了一個小房子,發出這樣的獨白:"再也不信任何人,再也不愛任何人,再也不讓別人介入我的人生。"

看到這段話,心裡真的針扎一般。

這一刻,松子徹底地放棄了自己,不會再莽撞追求愛情,但是以後卻要像行屍走肉般生活。

這是最徹底的深淵,一躍而入,也不想翻身。

豆瓣8.9分《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顛沛流離的一生,無法救贖

03 鍥而不捨擺脫自身的寂寞——善待親情和愛情以期待收穫愛,卻在一次次失望中變化,直至對自我完全放棄

《聖經》裡有這樣一段話:"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覺得跟松子十分貼切。

不管是親情的愛,還是愛情的愛,松子都做到了絕對的包容,也問心無愧。

也許傷痕累累,但比起所有人,松子的愛都是足夠純淨的。

但正是因為對別人有過度的愛,卻深深地忽略了自己。

表面看起來,松子不愛自己,把所有的愛意,全部加註在他人身上,但是這不能說明她不愛自己。

相反我覺得松子是愛自己的,只是愛的方式有些錯誤罷了。

豆瓣8.9分《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顛沛流離的一生,無法救贖

松子誤以為得到親情,得到愛情,得到陪伴,便可以救贖自己孤寂的靈魂,但可憐的松子遇見的偏偏是不純淨的對象。

爸爸因為久美的病深陷自責,那些男人或非同常人,或自私自利,或從未獲得愛,在他們的世界裡,愛本就是殘缺的,自然也給不了松子圓滿的愛。

松子追求愛情沒錯,渴望通過愛情救贖孤寂也沒錯。

錯的是,生來的性格,還有過度對美的幻想。

松子身上最明顯的一點便是,過度相信,她似乎誰都相信,無論誰拋出橄欖枝,她都會不顧一切去接受。

其實對愛情的守護方式,正是松子愛自己的折射。

松子一直需求的是陪伴,精神上的孤獨和缺失,總是試圖通過肉體的陪伴,來一往而深地解決。

過於渴望精神陪伴,所以一次次放縱自己的肉體,被狠狠家暴,也還是毫不離開。

豆瓣8.9分《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顛沛流離的一生,無法救贖

其實對於松子是否真的愛自己這個問題。

真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可是我始終相信松子當然是愛自己的。

只是這一世磨難太多,從人生萌芽的時候便沒有機會享受圓滿,在人生燦爛時候卻遭遇重大的轉折,她也曾多次惱怒,多次奮起,多次失望,最後卻著實淒涼。

想起列夫托爾斯泰所言的一句話:"人生不是一種享樂,而是一樁十分沉重的工作。"

正如松子的一生,從未真正的享樂過。

雖然生得一副好皮囊,風情萬種,極盡性感,但是靈魂卻千瘡百孔,遭受磨難。

豆瓣8.9分《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顛沛流離的一生,無法救贖

松子一生的工作都在試圖救贖自己的靈魂,卻屢次以失敗為終。

在經歷無數次失敗之後,終於狠狠地放縱自己,每天看劇吃零食,一直把自己吃到配胖不堪,面容髒亂。

松子在最後幾年,時常去醫院精神科看病,松子的靈魂曾經也是高聳而立,終也被生活愛情打磨得墜入深淵,且萬劫不復。

也許松子不自救的行為,讓整個人物都不值得被憐憫。

但我總會有很多瞬間,似乎爬進了她的生活中,感受著她的無奈與放縱,兒時的環境,父親的偏愛,愛情的逃離,這一切一切就像冥冥之中註定了一樣,她又何嘗沒有抗拒過,但命運卻也總是在她稍有希望的時候,又重重打擊。

歷經不幸的童年,卻也成為歌唱人美的老師,即使殺人入獄,也學習理髮技能並保持身材,她的努力顯而易見,只是她未曾抗住命運的蹂躪。

對於松子的結局,想一次便心寒一次,死在孩子們的棍棒之下,又死在異鄉,哪怕是死了,也還是未得到親弟弟的"原諒"。

松子很愛自己,她的下一世一定安穩幸福,不再顛沛流離。

豆瓣8.9分《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顛沛流離的一生,無法救贖

總結

在松子學生阿龍的悔悟裡,有這樣一段關於"愛"的話語:

"上帝即是愛。你以前有打心眼裡恨過人嗎?能為這個人真心祈禱嗎?人心是脆弱的,為本應憎恨的人祈禱,這不太可能,可是,藉助上帝的力量,卻是可以做到的,寬恕不可寬恕的人,並且愛他,這就是上帝的愛。"

這段話也隱晦表示,松子對阿龍的愛就是上帝的愛,對別人的愛也是如此。

松子的一生看似悲憫,但松子的愛卻普及眾數。

豆瓣8.9分《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顛沛流離的一生,無法救贖

沒有人規定收穫愛才是幸福的一生,能夠像松子這樣,一生都在普渡愛,給予愛,也是幸福的。

幸福有千百種模樣,松子的幸福或許是令人費解的一種。

我寧願相信她是幸福的,在影片的最後,松子一步一步走向天梯,回到妹妹久美身邊。

對松子來說,死了未嘗不可,解脫也是一生幸福。


--END--

-參考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豆瓣8.9分《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顛沛流離的一生,無法救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