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松子一生漂泊的“爱”,在救赎中崩塌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松子一生漂泊的“爱”,在救赎中崩塌

作者|五月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是我看完《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记忆最深刻的一句话。

松子一生都在讨好旁人,最终却死在小孩子的棍棒之下,死得寂寞又凄凉。

也许在她写出这句话的时候,对整个世界都已经绝望。

但是我在想"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如果"为"这个字不是二声,而是四声呢,那便是"生而为(weì)人,我很抱歉。"

松子一生都在为别人筑梦,以至于完全地忽略了自己,在临死前终于醒悟,也决心为自己重新生活一番,只可惜命运残喘,53岁便以最糟糕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

带着无限复杂的心情看完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在松子短暂又漫长的一生中,历经种种分离和失望,自杀过,坐过牢,从精致性感的美人,退化成肥胖瘸腿的老太婆,从光鲜亮丽到无人问津,末年实在凄凉。

感慨万千,却无从下笔,深深思考一番,决定从松子"爱"的3种方式入手,谈谈松子对亲情,对爱情,以及对自己的爱,其中自然无限悲凉。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松子一生漂泊的“爱”,在救赎中崩塌

01 竭尽全力渴求家庭的温暖——全家人都欠她一个抱歉,她却始终对妹妹久美心怀愧疚

松子十分缺爱,从小时候便是,因为妹妹久美常年患病,爸爸把更多的关怀赠予了久美,爸爸下班回家只会冰冷地把公文包递给松子,却把包装精美的礼物送给久美。

爸爸明显爱的偏离,不知不觉间就在松子的心里划上一个刀子。

爸爸常年冰冷的脸庞,在看到小丑的时候,稍微绽开一些笑容,那大概是松子从爸爸脸上见过的最好的笑容,于是为了"讨好"爸爸,松子便学会模仿小丑的鬼脸。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松子一生漂泊的“爱”,在救赎中崩塌

每次松子一做鬼脸,爸爸就笑得开心。

因为缺少父爱,便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

小时候的松子,最明显的性格就是"讨好型人格"。总是隐藏自己的情绪,渴望得到爱,于是便不敢暴露自己的需求,害怕被拒绝,也源于对失败的恐惧。

长久的鬼脸动作,也让松子养成了一个怪癖的习惯,在遇到紧急的事件,或者在紧张的氛围内,都会不自觉做鬼脸,旁人觉得是开玩笑不礼貌,不明所以的看者也只觉得讨厌,但是对松子来说,那可是童年的创伤。

小时候成长的环境,将会影响一生的性格。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松子一生漂泊的“爱”,在救赎中崩塌

松子在家庭从来都处在缺爱的状态,小小年纪便懂得"讨好",以至于把自己都完全忽略,所做的一切都为了讨爸爸的欢心。

看到松子主动求爱的模样,实在心酸。

幸运的是,松子长得亭亭玉立,面容姣好,满足爸爸的心愿做了老师的职业。

童年的创伤,没有一直不依不饶地影响着她,她也曾经冲过枷锁,变成完美的自我。

前期的松子在一定程度上是幸福的,也让我想起董卿《朗读者》中的一句别有深意的话:"勇敢的人,不是不落泪的人,而是愿意含着泪继续奔跑的人。"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松子一生漂泊的“爱”,在救赎中崩塌

但是那些骨子里的伤痛,终归是令人烦恼的。

松子遇到心仪的恋爱对象,跑回去开心地讲述给妹妹久美听,松子讲得开心,久美听得幸福。

久美未曾见过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松子在家里形单影只,只得把小情绪讲给久美听。

这本就是一件互相陪伴的完美关系,但是却因为爸爸的斥责狠狠地打碎了。

爸爸常年养成的"偏心"性格,总是在所言所行时,把更多的情绪迁怒于松子,松子着实委屈,也实在心中成魔。

也许痛苦本就是个循环,松子常年在家得不到任何关爱,除了久美没人愿意倾听。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松子一生漂泊的“爱”,在救赎中崩塌

爸爸把愤怒给松子,而松子却把愤怒给了久美。

印象最深的那一段便是,松子终于忍受不了,决定离家出走,在收拾包裹打算离开的时候,久美孱弱的身体,几乎趴在地上哀求松子不要走,尽力地呼唤着姐姐,可是那一刻的松子听不得这些,只觉得家庭是牢笼,甚至一把推开久美,重重地摔在地上。

久美是个善良的姑娘,最渴求姐姐松子的关爱。

松子是个自卑孤独的姑娘,她渴求爸爸的关注。

松子在出走多年后,偷偷回家过看到爸爸的日记本每页最后都写着:没有松子的消息。

在这个世界上,最痛的就是等真的触摸不到了,才感受到其中的情谊。也许爸爸的心里满是松子,但是生前对待松子的方式,确实伤害了一个孩子的心。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松子一生漂泊的“爱”,在救赎中崩塌

说不清孰是孰非。

爸爸确实欠松子一个拥抱,也欠松子一句道歉。

松子无数次想要靠近的温暖,都被爸爸的悲情全然打退。

包括松子的弟弟纪夫,也始终不理解松子,多次地对松子诉说狠心的话,甚至主动提出断绝关系。

如果纪夫能够摆脱内心的悲伤,稍微给松子一些理解,松子可能也不会一直漂泊在外,望着家的方向,从不敢回去。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松子一生漂泊的“爱”,在救赎中崩塌

全家人都欠松子一个道歉,而唯独对妹妹久美来说,是松子欠久美一个道歉。

也是在久美死后,松子才知道久美有多爱她,松子一生渴求的一句回家的问候:"你回来了。"也只有久美说过。

久美本就是被幸运遗弃的可怜人儿,唯一寄托全是姐姐松子身上,却被松子狠狠地伤害。家庭的禁锢伤害着松子,松子又伤害着久美。

但最后松子也终于明白久美的爱,在想象中为久美剪了漂亮的短发,也一步一步走向久美的身边。

对于家庭,松子的一生都在想念和逃离当中,不停挣扎,在愤怒和后悔中不断自我毁灭。

也许所有的爱都来得迟了一些,却总也是爱。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松子一生漂泊的“爱”,在救赎中崩塌

02 奋不顾身追求爱情的长久——努力用爱情拯救自我孤寂的灵魂,却一次次地被打入深渊且永不翻身

松子小时候一直缺爱,便也一直影响到成年后的爱情。

松子一生共有5段爱情,却都是凄凉结局,一次次地绝望,再一次还是奋不顾身地投身爱海。

有人觉得松子太固执,面对不好的爱情,为什么还要继续下去。

而有人为松子感到痛心。

小时候的性格,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松子的一生。小时候,缺乏爸爸的爱,长大后缺乏男人的爱。

就像依恋理论认为的那样:"我们从最初的照料者(通常是父母)那里获得的情感连结影响着我们的一生。"

其实依恋理论表达的更像是关乎于宿命的故事,虽然难以言说,但确实有些人一生都在寻找,找相似的爱情,经历相似的悲哀,犯相似的错误。

我同情松子,也为她感到不值得。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松子一生漂泊的“爱”,在救赎中崩塌

记得木子美有一篇文章叫《爱情礼教毁一生》,里面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如果以后,你生了孩子,如果是个女儿,你不要告诉她爱情是忠贞不渝,你要告诉她,爱情只是一个运气,大多数人都没中奖。"

深觉有理。

松子不明白爱情是一种运气才能得到的东西,那是她觉得能救赎她的东西。

家庭没有给过松子最温暖的爱,在离家出走之后,松子也便是孤身一人,遇到作家,虽然作家脾气古怪,也常常对松子动手,但对松子来说,那可是唯一愿意陪伴她的人。

比起孤独来说,也许殴打算不得什么。

此后松子遇见的所有男人,几乎都有暴力倾向。

松子常常有这样的独白:"一个人是地狱,两个人也是地狱,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好。"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松子一生漂泊的“爱”,在救赎中崩塌

其实有很多人并不同情松子,也觉得是松子自己放弃了自己,非要执着地寻求爱情,明明自己一个人也可以生活得很好。

幸运的是,松子遇见乐真心对待她的朋友小惠。

本来两个人可以成为一生的挚友,在孤独的灵魂间互相安慰,但是在松子听到小惠老公在家里说的那句:"你回来了",便悻悻地离开。

这也就是松子渴求爱情的原因。

家庭的爱那么缺失,自然要在男人身上找安慰,她从小时候便害怕了一个人的生活,虽然有惠子相伴,但毕竟不是家庭或者爱情之间的陪伴,小惠有人等她回家,而松子,一无所有。

松子对男人爱情的追求,实在执着,一次次陷入刀身火海,还是要不停地往前冲。

就像松子对小惠说的那句话:"我要跟定这个人,哪怕是去地狱。"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松子一生漂泊的“爱”,在救赎中崩塌

记得之前看过一个节目,具体不太记得了,但是主持人的一番话,却是道出了松子追求爱情执念的背后原因。

日本是一个执着的民族,他们也很尊重每一个执着的人,哪怕坚持的东西是错的,都会得到这个民族的尊敬,也许这个说法有些太过了,但不得不承认,日本民族是悲壮又包容的民族。

松子可能一生都在追求看似正确的东西,她以为爱情可以拯救她,但她遇到的爱情却总是饱含太多悲壮,也不得善终。

巴尔扎克曾说过:"凡是可怜的,遭难的女子,她的心等于一块极需要爱情的海棉,只消一滴感情,立即膨胀。"

松子便是如此,此前的人生已经充满颠簸,她似乎是把爱情当成救命稻草一般。

所以总会反反复复,使劲去爱,使劲去挽留,在失去后又使劲地悔悟。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松子一生漂泊的“爱”,在救赎中崩塌

仔细想想,在松子没有放弃爱情之前,无论过得多么糟糕,心中都还存有希望。

但是在彻底地绝望之后,松子在河边租了一个小房子,发出这样的独白:"再也不信任何人,再也不爱任何人,再也不让别人介入我的人生。"

看到这段话,心里真的针扎一般。

这一刻,松子彻底地放弃了自己,不会再莽撞追求爱情,但是以后却要像行尸走肉般生活。

这是最彻底的深渊,一跃而入,也不想翻身。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松子一生漂泊的“爱”,在救赎中崩塌

03 锲而不舍摆脱自身的寂寞——善待亲情和爱情以期待收获爱,却在一次次失望中变化,直至对自我完全放弃

《圣经》里有这样一段话:"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觉得跟松子十分贴切。

不管是亲情的爱,还是爱情的爱,松子都做到了绝对的包容,也问心无愧。

也许伤痕累累,但比起所有人,松子的爱都是足够纯净的。

但正是因为对别人有过度的爱,却深深地忽略了自己。

表面看起来,松子不爱自己,把所有的爱意,全部加注在他人身上,但是这不能说明她不爱自己。

相反我觉得松子是爱自己的,只是爱的方式有些错误罢了。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松子一生漂泊的“爱”,在救赎中崩塌

松子误以为得到亲情,得到爱情,得到陪伴,便可以救赎自己孤寂的灵魂,但可怜的松子遇见的偏偏是不纯净的对象。

爸爸因为久美的病深陷自责,那些男人或非同常人,或自私自利,或从未获得爱,在他们的世界里,爱本就是残缺的,自然也给不了松子圆满的爱。

松子追求爱情没错,渴望通过爱情救赎孤寂也没错。

错的是,生来的性格,还有过度对美的幻想。

松子身上最明显的一点便是,过度相信,她似乎谁都相信,无论谁抛出橄榄枝,她都会不顾一切去接受。

其实对爱情的守护方式,正是松子爱自己的折射。

松子一直需求的是陪伴,精神上的孤独和缺失,总是试图通过肉体的陪伴,来一往而深地解决。

过于渴望精神陪伴,所以一次次放纵自己的肉体,被狠狠家暴,也还是毫不离开。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松子一生漂泊的“爱”,在救赎中崩塌

其实对于松子是否真的爱自己这个问题。

真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可是我始终相信松子当然是爱自己的。

只是这一世磨难太多,从人生萌芽的时候便没有机会享受圆满,在人生灿烂时候却遭遇重大的转折,她也曾多次恼怒,多次奋起,多次失望,最后却着实凄凉。

想起列夫托尔斯泰所言的一句话:"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正如松子的一生,从未真正的享乐过。

虽然生得一副好皮囊,风情万种,极尽性感,但是灵魂却千疮百孔,遭受磨难。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松子一生漂泊的“爱”,在救赎中崩塌

松子一生的工作都在试图救赎自己的灵魂,却屡次以失败为终。

在经历无数次失败之后,终于狠狠地放纵自己,每天看剧吃零食,一直把自己吃到配胖不堪,面容脏乱。

松子在最后几年,时常去医院精神科看病,松子的灵魂曾经也是高耸而立,终也被生活爱情打磨得坠入深渊,且万劫不复。

也许松子不自救的行为,让整个人物都不值得被怜悯。

但我总会有很多瞬间,似乎爬进了她的生活中,感受着她的无奈与放纵,儿时的环境,父亲的偏爱,爱情的逃离,这一切一切就像冥冥之中注定了一样,她又何尝没有抗拒过,但命运却也总是在她稍有希望的时候,又重重打击。

历经不幸的童年,却也成为歌唱人美的老师,即使杀人入狱,也学习理发技能并保持身材,她的努力显而易见,只是她未曾抗住命运的蹂躏。

对于松子的结局,想一次便心寒一次,死在孩子们的棍棒之下,又死在异乡,哪怕是死了,也还是未得到亲弟弟的"原谅"。

松子很爱自己,她的下一世一定安稳幸福,不再颠沛流离。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松子一生漂泊的“爱”,在救赎中崩塌

总结

在松子学生阿龙的悔悟里,有这样一段关于"爱"的话语:

"上帝即是爱。你以前有打心眼里恨过人吗?能为这个人真心祈祷吗?人心是脆弱的,为本应憎恨的人祈祷,这不太可能,可是,借助上帝的力量,却是可以做到的,宽恕不可宽恕的人,并且爱他,这就是上帝的爱。"

这段话也隐晦表示,松子对阿龙的爱就是上帝的爱,对别人的爱也是如此。

松子的一生看似悲悯,但松子的爱却普及众数。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松子一生漂泊的“爱”,在救赎中崩塌

没有人规定收获爱才是幸福的一生,能够像松子这样,一生都在普渡爱,给予爱,也是幸福的。

幸福有千百种模样,松子的幸福或许是令人费解的一种。

我宁愿相信她是幸福的,在影片的最后,松子一步一步走向天梯,回到妹妹久美身边。

对松子来说,死了未尝不可,解脱也是一生幸福。


--END--

-参考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松子一生漂泊的“爱”,在救赎中崩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