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中,人口的數量可以說是至關重要的,這是政權得以穩固的經濟和政治基礎,同時也是一個國家國力是否強盛的重要標誌。
所以,在我國曆史上長達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中,增加人口的思想一直被皇室所推崇,同時也相應制定了多種多樣的舉措。
西漢初年,因秦末戰亂導致人口驟減、經濟凋敝。
秦朝末年的戰亂,讓西漢初年的社會生產力受到了極大的破壞,人口從2000萬,減少至1500萬,銳減500萬。人口稀少導致了經濟凋敝。
據《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序》記載:
“時大城名都民人散亡,戶口可得而數,裁什二三。是以大侯不過萬家,小者五六百戶”。“民失作業而大飢僅。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
由此可見,當時的整個經濟處於崩潰的邊緣。
除了鼓勵生育,西漢朝廷還頒佈了一道“奇葩”法令。
面對社會經濟的凋敝和人口的銳減,皇室一方面招撫流亡、穩定社會,一方面休養生息、增加人口數量。
關於增加人口數量的舉措,首先,西漢頒佈了鼓勵生育的人口政策,據《漢書·高帝紀》載高祖七年(前200年)詔令:
“民產子,復勿事二歲。”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百姓如果生兒子了,可以免去兩年的賦稅和兵役!這力度也算是夠大的了。
然後,劉邦還制定了西漢人頭稅的繳納規定:凡15歲以上、56歲以下的大漢子民,不論男女,每年都得向政府繳納人頭稅,每人每年稅金120錢,為“一算”。
劉邦的兒子劉盈,也就是漢惠帝更狠。據《漢書·惠帝紀》記載:“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15到30歲之間還單身的姑娘們,需要多交常人5倍的稅賦!這“單身稅”帶來的財務負擔,老百姓頗有壓力。
面對如此“奇葩”的法令,適齡的單身女子們慌了,她們的家人更是慌了,於是不管是不是真愛了,先把姑娘嫁出去再說吧。一時間,單身女子們個個苦不堪言!
政策見效,漢朝人口快速增長,卻又帶來了新的問題
正是由於漢初統治者這些增加人口的政策,讓漢代的人口數量快速增長,到了文景時期就有了顯著效果。
《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序》言:
“逮文、 景四五世間,流民既歸,戶口亦息,列侯大者三四萬戶,小國自倍,富厚如之。”
到了漢武帝時期,國力更是強盛,還出現了:
“京師之錢累鉅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腐敗不可食”
的繁榮局面。
但隨著土地兼併的加劇和人口的增加,新的矛盾出現了——地少人多。在漢王朝的中後期產生的過剩人口,出現了流民問題,從而又影響了社會的安定和發展。至此,漢初增加人口的政策也就失去了它的積極意義。
15歲以上未出嫁的女子徵收單身稅,而且是重稅。很多單身女性到點了沒辦法,只能隨便找個男人嫁了。雖然帶來了卓有成效的人口數量,但犧牲的是所有底層女性的幸福。帶來的,是漢朝中後期影響社會穩定的流民問題。
《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序》
《漢書·高帝紀》
《漢書·惠帝紀》
《略論漢代的人口增殖政策及其社會影響》
閱讀更多 涼城讀歷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