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野生動物世代為鄰——訪陝西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黨雙忍

在3月3日第七屆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來臨之際,記者採訪了陝西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黨雙忍。

以《決定》規定為行動準則 堅決抓好落實

黨雙忍介紹,2月24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確立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制度。

25日上午,陝西省委召開防疫和復工復產會議,要求做好《決定》的貫徹落實工作。25日下午,省林業局召開專題會議,就落實《決定》進行專門安排部署。

《決定》的八條規定,是對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具有重要意義。省林業局就《決定》落實工作,有以下措施: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迅速行動起來。林業部門是野生動物保護的主管部門,保護野生動物是我們的天職。林業系統幹部職工要立即行動起來,切實把《決定》中的各項規定變為行動準則。

二是深刻領會《決定》精神,著手建立長效機制。林業部門要深入學習《決定》,研究深化工作措施,形成長效工作機制。將聯合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加強各環節、各鏈條的監管和執法力度,將《決定》規定特別是“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規定落到實處。要採取措施,取締以食用為目的的野生動物交易,杜絕違法行為。

三是採取多種途徑,讓《決定》家喻戶曉。要讓每一位消費者都知道食用野生動物是違法的,要讓每一位林業工作者,特別是一線的生態護林員,都能夠掌握《決定》內容,履行好生態哨兵職責,能夠吹好哨,敢吹哨,切實將《決定》規定在基層落到實處。

陝西是一個特別的省份,其中一個就是東西走向的秦嶺橫臥陝西中南部,它是中國中央山脈,也是中華父親山。這座偉大的山脈,不光歷史人文特別,自然生態也很特別。陝西擁有秦嶺主峰太白山,有中華國寶秦嶺大熊貓,以及伴生物種朱䴉、金絲猴、羚牛,合在一起稱之為“秦嶺四寶”。除此之外,據調查,全省有陸生野生動物791種,其中受野生動物保護法保護的國家重點、省重點、“三有”動物591種,這也成為了我省利用動物資源的有利條件。全省約有1000餘家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場所,分佈在全省各地市,其中不乏技術成熟、市場穩定,遺傳性能也穩定的,如梅花鹿養殖等。

在全國人大《決定》發佈之後,省林業部門已經安排對全省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場所進行排查,區分不同情況,分門別類採取措施。

遵守生態法則 和諧共享地球生態圈

黨雙忍介紹,在地球生態系統中,野生動物是原住居民。在人類到來以前,野生動物在地球生物圈就已經存在。人類到達之後,和野生動物相鄰而居,共享了生物圈。野生動物不但沒有歧視新來的鄰居,還提供了慷慨資助。今天栽培的農作物,養殖的牲畜,都來自野生動物家園。所用的食材藥材、木材薪材,全部源自野生動物家園。有時候,也會發生鄰居關係不和諧的問題。每一次疫情大暴發,都是這種不和諧引發的“戰爭”。數千年來,食用野生動物的風險一直存在,只不過今天更加突出,人們應該從中汲取深刻的教訓。

從野生動物那裡,人們拿來的東西已經夠多了。人類不可能獨享地球生物圈,人類與野生動物是拆不開、搬不走的鄰居。現在,人類應該具有生存智慧,遵守生態法則,學會與野生動物做好鄰居。人類要有感恩之心,作野生動物“文明的鄰居”“友善的鄰居”,而不是“貪婪的鄰居”“野蠻的鄰居”。我們講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也就是尊重野生動物,敬畏野生動物,與野生動物永久為伴,永世為鄰,和諧共享地球生態圈。

國家頒佈法令,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可以稱為“舌尖上的法律”,這無疑是千年未有之大事件,無疑意味著人與野生動物、人與自然關係的一次重大調整,也標誌著生態文明進入新階段。

細化工作措施 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

黨雙忍告訴記者,其實與野生動物相聯繫的,不光是野生動物本身,從源頭來講,重要的還是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的問題。如秦嶺大熊貓是野生動物,其棲息地就在秦嶺的心臟地帶,保護秦嶺大熊貓就需要在保護棲息地上做文章。過去,我省規劃建設了十幾個自然保護區,都是以保護大熊貓為主。現在,按國家要求,開展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把原來碎片化的自然保護地連接起來,成了一大片。秦嶺大熊貓公園的面積是4386平方公里。在這樣大的保護地裡,以大熊貓為旗艦,保護了大熊貓,也就保護了與之伴生的其他許多野生動物,還有野生植物。

我省還頒佈實施了《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把秦嶺分為核心保護區、重點保護區和一般保護區,這也是棲息地保護,在保護動植物上,有很大力度。

還有許多遷徙的野生動物特別是鳥類,我省還需要做遷徙地保護,因此保護類型也是多樣的。針對禁止獵捕問題,省林業局將根據《決定》,進一步細化獵捕規定。通過更為紮實的工作,讓陝西的野生動物,特別是秦嶺區域內的野生動物得到更好地保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