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死后梁思成再娶小21岁的林洙,后妻为何频繁抵制林徽因?

陈瑭


林徽因,建筑师、诗人和作家,建筑学家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

林徽因(1904年-1955年),汉族,祖籍福建闽县(今福建福州),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经·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在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品有《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

1928年春,同梁思成结婚。1928年8月,夫妻偕同回国,一起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从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二人共同走了中国的15个省,19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738处古建筑物。比如像河北赵州大石桥、武义延福寺、山西的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也正是由于在山西的数次古建筑考察,使梁思成破解了中国古建筑结构的奥秘,完成了对《营造法式》这部“天书”的解读。

林徽因与徐志摩

1921年,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留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同年3月与发妻张幼仪提出离婚。1924年泰戈尔访华期间,徐志摩和林徽因共同担任翻译,当徐志摩与林徽因再次见面的时候,已是四年之后。这期间,徐志摩已与陆小曼完婚,林徽因也嫁给了梁思成。1931年11月19日准备参加林徽因演讲会的徐志摩遭遇坠机事故遇难。徐志摩对林徽因的影响也很大。他是林徽因文学道路上的引路人。林徽因也曾对自己的儿女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林徽因与梁思成

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梁启超的安排下,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结合在当时可以说是新旧相兼,郎才女貌,门第相当。他们在婚前既笃于西方式的爱情生活,又遵从父母之命所结的秦晋之好。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渥太华梁思成姐夫任总领事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婚后梁对林呵护倍至,夫妻二人致力于他们所热爱的建筑事业,林徽因不仅具有诗人的美感与想象力,也具有科学家的细致和踏实精神,他们在山西对古建筑所做的调查和实测工作,不仅对科学研究贡献巨大,也使山西众多埋没在荒野的国宝级的古代建筑开始走向世界,为世人所知。

林徽因与金岳霖

金岳霖,哲学家,逻辑学家。191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欧洲诸国,回国后主要执教于清华和北大。他终生未娶。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家里几乎每周都有沙龙聚会,金岳霖始终是梁家沙龙座上常客。他们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长期以来,一直是毗邻而居。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林徽因对他亦十分钦佩敬爱,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金岳霖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爱了林徽因一生。五十年代后期,林徽因已经去世,追悼会上,他为她写“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著名挽联。

梁思成评价林徽因

梁思成(1901年—1972年),籍贯广东新会,生于日本东京,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梁思成第一任妻子是林徽因,1919年相识,1928年成婚,育有一女(梁再冰)一子(梁从诫);第二任妻子是林洙,1948年相识,1962年再婚。

1923年11月5日,梁启超在给长女梁思顺的家信就说,“徽音我也很爱她,我常和你妈妈说,又得一个可爱的女儿”,表明视若为女,甚至说出“徽因是我第二次的成功,我真的希望往后你的弟弟妹妹们都能如此”这种偏爱的话。

两个人都为人和善,酷爱文学,喜好艺术,迷恋文物,深嗜建筑,极富国家情怀等等。1930年代,在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家人笔下,他们是最温馨最动人的中国夫妻:26岁的名媛林徽因,本可安然作上流社会阔太太,可她放下了全部热闹与矫情,陪伴着夫君走完了海内15个省份,跋涉过190多个县,荒村野陌,大江大河,无不历经,备极辛苦。彼时的野外考察条件,是异常艰苦的,林徽因一介大家闺秀,毫无怨言。多数时候,因梁跛足不良于行,多是林爬梁上瓦的,而让她送命的肺结核也是这个时候染上的。前些年,梁的后妻上电视,很得意地讥笑林徽因不是好妻子,因“她不爱做家务”云云,明显离题万里的中伤。

们的感情,是愈老弥笃的。梁有写日记的习惯,从《梁思成全集》第10卷残留的部分工作日记可证,他们夫妻二人情感之深厚,与浓情蜜意之烈。若林徽因单独在外,工作日记一片诸如“想家了,想到倘你在这如何如何”的记载;每只身出差,无论长短必写信,道些很挂念的甜蜜话,归来也必给对方送礼物,清贫劳累中,无日或忘温情、美善、情致与趣味。他们本都是官学富二代,自小养尊处优,可在衣食不继、国破家亡之际,在近30年的婚姻生活中,几乎不曾有龃龉。梁思成好脾气,林徽因也豁达,善解人意。

林徽因被林洙可以抹黑丑化

疑心林徽因会选择嫁给梁思成是别有用心,且有意将她打造成为一个交际花式的人物,一个有丰富情史的绿茶婊形象,是近10年来才开始的舆论造势,愈演愈烈,是误导。

这种误导,使得世人理解梁林爱情变得困难,更让林徽因的美好面目堕为污秽不堪。她的真实形象,乃至私生活,确实都被有意“抹黑”了。如此这般坚韧、乐观、得体,多才多艺、乐群善友、爱家爱国、风骨嶙峋、骨气弥满的奇女子、女丈夫、知识分子典范,被硬生生涂抹泼污为一个虚矫、虚荣、滥情、无廉耻、无节操的绿茶婊女人。现存很多林徽因相关的狗血淋头的遗闻,其源头确多来自梁思成第二任妻子、也是林徽因生前多方关照的学生林洙女士,她对“恩师”的刻意丑化功不可没。

林洙与前夫程应铨

林洙,(1928——),福建省福州市人,《梁思成、林徽因与我》等书的作者。清华大学建筑系工作者、知名学者程应铨的前妻,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第二任妻子。

1949年,林洙与前夫程应铨喜结连理,梁思成是婚礼的证婚人,林徽因则私底下给他们一笔钱以资助他们的婚后生活。林洙与程应铨的婚后生活也算和睦,程应铨在清华大学建筑系教书,林洙在系里任秘书。在1957年程应铨被戴上了右帽子。第二年林洙便提出了离婚。当时夫妻二人已经育有一子一女,林洙辩解自己离婚是为了孩子......她打着为孩子好的名义离的婚,不仅不让孩子见他们的父亲,还把他们送到了乡下,自己留在北京。

林洙与梁思成

1960年,林徽因去世的第五年,梁思成工作繁忙,家里上有老下有小需要照顾,这使他身心俱疲。这个时候,在系里副主任吴良镛先生的介绍下,林洙来到了梁思成身边帮他整理资料,照顾他的日常。于是,这二人就日久生情了。

窗户纸是梁思成率先捅破的,他给她写了一封情书。之后,梁思成宣布要与林洙结婚,反对声远远大过祝福声,沈从文说:“林洙只是喜欢钱。”还有人嘲讽林洙想当建筑学界的第一夫人,梁思成与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是反对得最激烈的,但这都无法动摇梁思成想娶林洙的心思 。

1962年,34岁的林洙嫁给了61岁的梁思成。婚后的林洙基本上都围着梁思成转,她尽心尽力地照顾他的生活起居,照顾林徽因的母亲。当梁思成被扣上“反革命学术权威”的帽子,许多人纷纷上门胁迫林洙与梁思成离婚。这一次,林洙却选择守在丈夫身边,坚决不同意离婚。林洙的做法是出人意料的,至少也说明了,她对梁思成是真爱。梁思成身心俱疲时,陪伴他的,是林洙;梁思成处境孤凉时,陪伴他的,是林洙;最后陪梁思成走完一生的,还是林洙。梁思成病入膏肓在北京医院住院时,对来看望他的朋友说:“这几年,多亏了林洙啊!”1972年1月9日,梁思成去世,林洙才44岁,此后她没有再婚。但她仅有的两段婚姻足够她饱受争议。

林洙是拜金女

在梁思成去世之后,林洙开始大量拍卖梁的遗物,连他以前求学时的课堂作业也可以拿来拍卖,并且据说在梁思成生前还因为林洙挪用公款的事情给林洙善后过。

梁思成和林洙结婚,遭到了清华师生的强烈反对,不少朋友为此和梁思成绝交。梁思成女儿梁再冰的访谈, 林洙和梁思成结婚后要把挂在梁家客厅里林徽因的画像拿下来,梁再冰扇了她一嘴巴子,这件事从清华传到了北大,人人津津乐道额手称快。梁思成因为林洙的儿子(林洙和前夫程应铨的儿子)喝了他杯子里的水,就对林洙大发脾气摔门而去,整整20天没回家。而同样是 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小时候从大街上捡了炮弹回家,梁思成也只是笑着说了句:“你就不 怕炸死你爹和你娘。”

梁思成和林洙这两人的事情很简单。梁思成晚年寂寞需要个伴儿,林洙就恰巧主动请缨每晚来帮他整理资料,至于林洙呢,沈从文先生不是说了吗,林洙就是爱钱!

出生于1901年的梁思成,晚年身体一直不好,在香山医院疗养。临终前,女儿梁再冰与妻子林洙,轮流看护着梁思成。其间,好友陈占祥还来探望过梁思成。梁思成一见到陈占祥就说:“这几年多亏了林洙!”除了这八个字,再无别的话。既没有想过林洙接下来该怎么过,也没交代让谁照顾她。可梁思成却交代了对林徽因母亲的安排及打算,表示想把她送到林徽因的同父异母弟弟那里。

“这几年多亏了林洙”这八个字,是至今能看到的梁思成临终对林洙的所有评价。如果还有别的话,想必林洙一定会说出来的。这些年林洙爆料的东西不少,可关于梁思成临终对自己的关护,似乎一句也没有。因为林洙一直生活在林徽因的阴影里,她想打破所有人心中林徽因美好的形象,更想向世人来证明自己在梁思成心中才是最重要的。


天使飞翔11111


老梁念念不忘徽因的痕迹

在今日离婚率高居不下的现状,半路夫妻的家庭比比可见,然而不能忽视的问题,是对方身上难免有前任的痕迹。这是摆在半路夫妻幸福路上,必须花精力着重解决的难关。而本文的主角梁思成和林洙,也有这方面的尴尬窘迫。

那一年的夏季,梁思成着急去北京市政府开会,可当他推出28式自行车时,后轮闹脾气的罢工咯。记得里屋有他前年买的打气筒,诡异的事情出现了任凭他累的满头大汗,后轮干瘪的状态丝毫未缓解。事后得知是林洙的儿子程哲,整出来的恶作剧。同年寒假程哲又将“student”错写成“studeni”,父子俩是针尖对麦芒,最后程哲摔门而去。

——28式自行车

因为这两事情发生的时候,作为母亲林洙都缄口不言,这让习惯辩论的梁思成很不得劲。恰巧此时北京副市长吴晗通知他,准备好洗漱用品出差一周。临走前他留言一条,大意是:“我不喜欢林洙的呆若木鸡,希望她能向林徽因看齐,能理直气壮的同我反驳。”有读者也许会问林洙为啥不能反驳,程哲又是她和谁的儿子?

首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林洙和林徽因的起点不同。1948年她前往北京找男友程应铨时,其男友是清华的建筑系老师,她连大学都没入。而且嫁给梁思成后也只是清华建筑系图书管理员。反观林徽因的水平可谓是超群脱俗,这也是林徽因吸引梁思成的地方。

1924年俩人同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读书,梁思成27岁时俩人同在东北大学草创建筑系,新中国成立后俩人又主持国旗、国徽、纪念碑的设计工作。由于俩人对于建筑的认知不分伯仲,所以争得面红耳赤是常有的事。正应了那句话“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当时关于纪念碑有三种建造模型,第一种是纪念碑平铺在地面,以弘扬工农群众的团结;第二种是巨型群体雕像,体现英雄光辉高大的气质;第三种是高耸入云的碑形或者塔状,表现革命烈士的无畏气概。正是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坚持,第三种成了今日的纪念碑!

现在来说第二个问题,林洙嫁给梁思成后,其家庭人员有:林徽因的母亲、程哲、程彤、及她俩。而程哲和程彤是林洙和前夫程应铨的儿女,正因为她的学历低、有拖油瓶,所以没有效仿林徽因反驳梁思成的错误论断。

年龄差迫使两人频率不同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报道,说是在北大西洋深处,有一只顾影自怜的鲸鱼,因它的频率和伙伴不同,导致没鲸鱼能听得懂,它也没法和伙伴玩耍。夫妻之间亦是同理,如不能琴瑟和鸣,就只能互相折磨。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 宋代 · 范仲淹《江上渔者》

1963年的4月1日,北京的皑皑白雪已化,嫩草青芽露身影。林洙心情迎合着阳春而愉快,为此她起了个大早赶到集市,选了条活蹦乱跳的鲈鱼。她先把500克的鲈鱼开膛破肚,去掉鱼鳞和鱼线等多余组织,然后从脊椎处切断至腹部,再然后用盐和料酒腌渍10分钟。待到即将下锅时,香葱切段生姜切片塞入鱼身开口处,然后放在蒸笼里面十分钟,起锅后洒上几滴猪油即可!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 1日」

面对香喷喷的美味珍馐,林洙憧憬着两人的幸福晚年。令她始料不及的是,从蒸鱼端上桌到下午壹点,门口梁思成憔悴的脸庞渺无音讯。左顾右盼的林洙饥肠辘辘,正当她动筷子往嘴里送菜时,步履蹒跚的梁思成抱着盆水仙花回来。没想到的是鲈鱼却让梁思成脸色阴沉,后来林洙恍然大悟今日是林徽因的祭日。

如果说上面是因为私事不合拍,那么在保护北京古建筑的意识上,林洙落下得不是一丁半点。1948年9月国民党华北军政长官傅作义,举棋不定究竟向共还是向国时。夜里两名解放军高级军官造访梁思成家,此行的目的是让梁思成在北京地图上勾画出要保护的古建筑。如数家珍的他仅耗了一个通宵,在林徽因的鼎力相助下,次日早上即把炮火避免图纸交给了解放军的军官。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

公元1969年中苏关系交恶,北京市落实中央的“深挖洞”政策,一时间北京残存的牌楼、城门、宫殿的城砖遭殃。有一日肺结核渐重的梁思成,在报纸上看到西直门被拆后,里面惊奇的裸露出元代的小门。行路不便的梁思成奋笔疾书,让林洙迅速把信递交给北京市人民政府。但因两人观念不同,没有保住那个小门。

综上所述,每段姻缘皆是前世修来的福分。必须以宽大的胸怀,设身处地的理解,才能让婚姻之花不凋零。虽然林洙对林徽因有意见,但她还是帮助梁思成度过了文革的危险岁月!

——END——


惜缘小历史


林徽因死后梁思成再娶小21岁的林洙。可林洙为什么频繁抵触林徽因呢?我认为林洙本来就是一个很毒的女人。

林洙的毒表现在以几个方面:

绝情:林洙原本是清华大学建筑系工作者、知名学者程应铨之妻,可因丈夫的政治问题就毅然与他离婚,划清界线。绝情如此,岂不毒乎。

忘恩:林洙是林徽因的老乡,学生。林徽因待她如亲生女儿。在她生病期间,还按时给她补英文。可她在林徽因病危之际,不曾去看过一次。此女冷血如此,岂不毒乎。

负义:在林徽因去世后,林洙就接近梁思成。梁思成当时的心身状况极差,非常需要一个人照顾生活。于是,让她最终达成目标,成了梁夫人。至此还不甘休,还与死者吃醋,欲取下林徽因的纪念照,这让在黄土之下的林徽因如何眠目?让在生的子女如何接受?此举不毒乎?

自私:林洙写的书《梁思成,林徽因和我》中,写了林徽因与金岳林的事。此事到底有无,谁也不知道。她莫非是吸人眼球,多捞稿费。但当时的林徽因体弱多病,心力皆疲,哪有心思谈情说爱?再说,她当时心思全花在她心爱的建筑事业上。

请大家看看林徽因的心思具体花在哪了?林徽因从1937年夏天开始了她的流亡时期。她与丈夫颠沛流离,为写《中国建筑史》到处搜集资料,经常工作到深夜。

抗战胜利后,也是林徽因的最后时期。那时的她在忙什么?

林徽因全家于1946年8月回到北平。不久,她为清华大学设计教师住宅,并接受校外的设计任务。

1948年5月,她在《文学杂志》发表了《病中杂诗》9首。同年底,清华大学所在的北平郊区解放,解放军包围古都北平。林徽因夫妇想到城内无数巍峨壮观、雕梁画栋的古建筑也许将毁于战火,忧心如焚,寝食不安。

1949年初,两位解放军的突然到访,表现出的对重要文物古迹的保护态度,让他们消除了对共产党的疑虑,并应解放军请求,编写了《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此书后来演变成为《全国文物保护目录》。是年,林徽因还被聘为清华大学建筑系一级教授。

1950年林徽因被特邀参加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并被任命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兼工程师,提出修建“城墙公园”设想。

1951年,47岁的林徽因为挽救濒于停业的景泰蓝传统工艺,抱病与高庄、莫宗江、常莎娜、钱美华、孙君莲深入工厂做调查研究,并设计了一批具有民族风格的新颖图案,为“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苏联文化代表团”献上一批礼品,深受与会人员欢迎。

1952年,梁思成、刘开渠主持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林徽因被任命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委员会委员,抱病参加设计工作,与助手关肇邺一起完成了须弥座的图案设计。

1952年5月,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建设高潮,林徽因、梁思成翻译了《苏联卫国战争被毁地区之重建》一书,并由上海龙门书局印行,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借鉴。应《新观察》杂志之约,撰写了《中山堂》《北海公园》《天坛》《颐和园》《雍和宫》《故宫》等一组介绍中国古建筑的文章。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因提倡新建筑用作大屋顶等传统形式和保护北京古城而多次遭到批判。

1953年5月,北京市开始酝酿拆除牌楼,对古建筑的大规模拆除开始在这个城市蔓延。为了挽救四朝古都仅存的完整牌楼街不因政治因素而毁于一旦,林徽因丈夫梁思成与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其后不久,在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局长郑振铎邀请文物界知名人士在欧美同学会聚餐会上,林徽因与吴晗也发生了一次面对面的冲突。随后,林徽因的病情急剧恶化,最后拒绝吃药救治。

1953年10月,林徽因当选为建筑学会理事;并任《建筑学报》编委。被邀参加第二届全国文代会。

1954年6月,选为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如此一个与夫在事业上并肩作战的才女,却随意造她的谣,岂不毒乎?

总之,面对如此一个令人可敬可爱的才女,只有绝情、忘恩、负义、自私的女人才忍心频繁抵制她。

下附我的一首词以表心中的不平:

读巜林徽因传》

开卷清芳绕,出水青莲俏。腹蕴诗书,情钟建筑,几人知晓。愿随夫考察路迢迢,觅珍稀资料。

深夜孤灯照,绘万千图稿。久历风霜,才华尽展,鸿篇创造。叹流言长使月蒙霾,令清辉蔽掉。





美妙诗词


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民国时代一直是公认的才子佳人,不仅门当户对,而且郎才女貌,珠联璧合,得到了很多人的羡慕,但是林徽因和梁思成并没有白头偕老,在1955年4月1日林徽因去世,年仅51岁。

在林徽因去世七年以后,1962年,梁思成娶了比自己小27岁的林洙,林洙本来是梁思成学生程应铨的妻子,算是二婚,后来林洙爱上了梁思成,和程应铨离婚,嫁给梁思成的时候,林洙年仅三十四岁,梁思成已经有六十一岁。

按理说,林徽因对待林洙还真是不薄,1948年林洙刚从上海的中学毕业,来北京想入清华的先修班学习,当时林徽因是清华大学的教授。

因为林洙和林徽因是老乡,因此林洙的父亲给林徽因写信,托林徽因帮忙,林徽因欣然答应。

当年,林洙还是一个小姑娘,林徽因已经是大名鼎鼎的才女以及建筑师和教授,而且当时的林徽因已经是重病之人,肺结核已经到了晚期。

但是林徽因不厌其烦的给林洙安排住所以及给她补习功课和英语,后来林洙就成为了林家的常客。

再到后来,林洙遵从父母之命嫁给了当时建筑系读书的男友程应铨,当时林徽因听说林洙要结婚,还给了林洙一个存折,之后还送了她一套清代官窑出产的青花瓷杯盘作为新婚贺礼。

林徽因当时对林洙确实可以说是无微不至,但是她却从来没想到这个女孩会成为自己丈夫的第二任妻子。

林徽因对林洙不论生活还是学业都是如此关照,还无私拿出自己的私房钱给她,而且林徽因是梁思成的原配,但是婚后的林洙在此后的生活里却一直抹黑林徽因,频繁抵制林徽因这是为何?林洙对林徽因的情感有点复杂,一方面她有点崇拜林徽因,曾经声称林徽因是她见过最美丽最有风度的女子。

但是另一方面她更多的是对林徽因的嫉妒,这里面最能理解的就是继任对前任的嫉妒,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女人就是单纯嫉妒另一个比自己优秀的女人。

林洙对林徽因一直很排斥,从一结婚就开始原形毕露,容不下梁思成的前妻,林洙嫁给梁思成后,当时在梁家的客厅中,有一幅由著名油画家李宗津所画的林徽因画像。

林洙看到后立马将她取下来,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女儿很生气,打了林洙一巴掌,这件事从清华一路传到北大。

林洙不仅在家里抹黑林徽因,出了门更是过分,林洙在十几年前做客一个电视栏目的时候曾经公开说林徽因长相并不是好看,照片上都是美化了以后的。

还说林徽因不是个好太太,从来不干家务活,做饭都是保姆来做,甚至还肯定了金岳霖和林徽因的绯闻,言外之意说林徽因男女关系混乱等等。

其实林洙对林徽因频繁抵制能解释的理由只有嫉妒了,因为林徽因实在太完美,是当时的国民女神,有才有才,有颜有颜,而且是梁思成心目中的白月光,而林洙相比林徽因差了太多档次,如此一来,林洙只有抹黑林徽因了。

因此在林徽因和梁思成相继去世后,林洙作为梁思成的遗孀,开始出书并接受各种采访,于是很多关于林徽因是绿茶的事迹以及林徽因和金岳霖的绯闻都能从这里找到源头。

林洙对林徽因一方面是崇拜,林徽因是她无法逾越的山峰,只能高山仰止,另一方面她又的确掺杂了嫉妒,这也许是林洙频繁抵制林徽因的原因了吧。


小聪历史客栈


这是因为林徽因与梁思成的感情十分的好。

林徽因与梁思成是一对学者伉俪,背后的两个家族也是声名显赫,在外人看来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最终永结百年之好,也是他们情投意合的结果。

林徽因与梁思成爱过吗?

梁思成问:“为什么是我?”

林徽因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

最好的爱情莫过于一起成长。他们一起游历欧洲各国,一起学习成长,一起谈天说地,欢笑耳语。回国后,他们共同致力于国内建筑学的发展,一起编纂了《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对林徽因说:“我爱你,但我不会写诗,我能说的就是,相信我。”

在事业上,他们志趣相投,携手并进。但在他们的婚姻里,他们真的像众人所想的那么温情美满吗?事实上,或许也并不是那么的琴瑟和谐。

婚姻是门大学问,“忍让”是其中必修的一课,梁思成先生这一点做的尤其好。

所以,后期林洙会频繁的抵制林徽因。






悠哉历史


勿庸置疑,林徽因是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她得到公公梁启超的认可;文学巨匠托尔斯泰的赏识;身边三个极品男人的爱。

她是究竟是怎样一个女人?为什么身上会笼罩这么多的光环?这些光环世人深思,林洙困扰。

林徽因出身良好。父亲博学,思想开明,早年曾带她游学欧洲。使得林徽因眼界开阔、见识广博,此刻都注定她不是一般平常女子所媲美的。何况,林徽因在此时邂逅了徐志摩,开始了一场浪漫的爱情。尽管多情才子抛妻弃子也未修成正果,但他的作品留下了林徽因的影子。时至今天,多少人都幻想出爱情的这般模样。你说,像林洙这样有着后妻身份的人怎能不心生杂念呢?

林洙曾是林徽因的学生,注定了她逃不出大凡学生对老师的仰望。从学识上林洙又逊色一筹。何况林徽因学识广博,在工作中敬业有为,参于了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徽、中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这是寻常女子拥有的殊荣吗?难道林洙不是寻常女人吗?

林徽因真是一个奇女子!哲学家金岳霖爱慕一生、择邻而居、守候女神又是一个神话!

这么一个几近完美的女人,她也有着不为人知的小缺点。人世上谁又那么完美吗?作为梁思成续弦的林洙,也只是一个寻常女子!寻常女子难道就不能有点寻常小心思吗?

林洙对林徽因的诟病可以忽略不计。

谢谢对俏梅的关注


俏梅


大家好,我是混迹于厨房却热爱历史文化的家庭主妇。我们今天就来讨论一下,为什么林徽因去世后,梁思成再娶小21岁林洙,后妻为什么频道抵制林徽因呢?首先要从梁思成为什么会娶林洙说起。

1959年,作为清华大学建筑系资料馆的管理员,林洙担当了为梁思成整理资料的工作,她与梁思成经常见面,还会做些小吃送给梁思成的岳母。闲暇时间也时常与之聊天谈心,她甚至对他讲了她的婚姻恋爱的烦恼,而梁思成也是对她推心置腹。1955年林徽因去世后,梁思成的生活和内心都极度的空虚寂寞,这时候的林洙给他带来了温暖和慰藉,给当时的他带去了极大的幸福,导致他对林洙产生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和林洙结婚了。

为什么说林洙频繁抵制林徽因呢?其实原因不外乎有三点。

1.林洙嫉妒林徽因在梁思成心中的位置

梁思成一生把林徽因作为骄傲,夫妻携手攻读建筑,有共同理想和目标。圈内人赠其二人“梁上君子,林下美人”。梁思成与林徽因曾携手共度了战火纷飞的时代,寻访中国古建筑遗址,志同道合,相濡以沫。他们是最亲密的爱人也是工作上最好的搭档,就算林徽因离开了,在他心里她一直是他最爱的那个人。林洙和梁思成结婚后一直走不进他的内心,导致她对林徽因充满妒忌。

2.林洙自感比不上林徽因的成就

我们都知道林徽因是有名的建筑家,诗人和文学家。参与设计过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也曾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最出名的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被大众熟知,广为传诵。林徽因是20世纪中国的十大才女之一,林洙相比于她而言,她不管出身、才华、社会地位和个人成就,就远不及林徽因。

3.林洙本身的人品问题

林洙和梁思成结婚之前曾经就有过一段婚姻,她原配当年出事,她怕连累自己,火急火燎找人帮忙,一哭二闹三寻死觅活后离婚成功。后来和梁思成结婚之后,因为国家发布的梁思成夫妻纪录片里,只对他们二人贡献给予肯定和表彰,但是没有提林洙。于是林洙不乐意了,没过多久就写了部回忆录出来刷存在感,把林徽因一顿抹黑。在梁思成去世后,说要好好保存他的作品,可是还是多次把他的草稿都拿出来卖钱,她本身的人品也值得探究。

以上是我对为什么林洙会频繁抵制林徽因的见解和看法,如果你有不同的想法和认识,欢迎大家留言告诉我,我们一起交流学习。


美食阿怪


林洙,也是一代佳人,是林徽因的学生,清华大学的教职工,著有《梁思成、林徽因与我》。她比梁思成小21岁,于林徽因过世7年后进门。

要说明的是,林洙嫁给梁思成,也不是她的第一次婚姻。林洙是知名学者、建筑师程应铨的前妻,而且和程应铨有一子一女。

(林洙)

作为林徽因的学生,林徽因婚姻的继任者,她抵制林徽因主因就是出于一个普通女人的嫉妒心,或者说是对梁思成的占有心。

有一件事最能说明问题,在林徽因去世后,梁思成家中仍挂有林徽因的画像。一次,林洙嫁偷偷把画像给走了,梁思成的女儿梁再冰气愤不已,一巴掌打向了林洙,梁思成当时并没有阻止。这件事既说明了林洙在家中没有地位,更说明了梁思成只是需要一个年轻的继任者,而不是真正的爱情。因为梁思成的爱情,都在林徽因身上。

(梁思成和林徽因)

但是,我们在很多访谈或者书中可以看到,林洙对梁思成的爱意体现在方方面面,言语间都是对梁思成满满爱意,对梁来说,是一个完美的继任者。


孤本集


世上最难解的便是一个情字

作为梁思成的第2任老婆,他们的结合本来就满是非议。在林徽因的光环之下,外界异样的眼光之下,特殊的人物关系……等都会滋生她对林徽因的不满与怨怼。

①作为林徽因的学生。有忘恩负义,雀占鸠巢,动机不纯之嫌。

②与前夫火速离婚。有寡恩薄情,有可同甘不能共苦之嫌。

③林徽因才貌双全,是梁思成仰望多年的女神。梁思成又是她仰望的偶像。相比之下,心态很难平衡。

④与梁思成再婚,外界亲朋好友一致反对。更有激烈的,自此断绝朋友关系。林洙对梁思成不离不弃费心照顾,却得不到身边朋友的赞许和支持。难免心生怨念。怨念无从释放,只能归罪于林徽因。

如果说林徽因是梁思成心上的白月光,那么林洙无疑就是那粘在衣服上的饭黏子。




不那么柔软的刺猬


个人觉得林洙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意思,暗含着嫉妒。林徽因的才华和美貌享誉国内外,她在文学和建筑学的成就有目共睹,被自己的丈夫梁思成深爱,被徐志摩和金岳霖暗恋,她的光华掩盖了林洙,林洙自卑的内心作怪,才频繁抵制林徽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