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赏读】杨全华

困境面前显心境

——读刘同福《昨夜台风来袭》有感

杨全华

一个月前的强台风“利奇马”,从东南沿海登陆一路北上一路肆虐,陆上海上进进出出,及至从山东半岛登陆给齐鲁大地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处境决定心境”,而困境面前更显心境。这个唯物主义的观点在作者刘同福政委《昨夜台风来袭》一文中得到充分彰显,它更像一面铜镜,照出了各色人等的心境。正像作者文中所言:“台风袭来,每个人的心境是不一样的。有人会为惊涛拍岸的美景振奋,有人会为风雨飘摇的陋室揪心,有人会为中断的生计惆怅,也有人会为寻到了新的商机而窃喜。”


【文学赏读】杨全华||困境面前显心境

这或许就是“存在决定意识。”对有些人在台风面前的心态,虽然无可厚非,但也不敢与之苟同。而对另一些人的心情,则应给于大加赞赏。作者说,在那个狂风大作暴雨如注的夜晚,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在想“外面的世界会是怎样的?狂风会吹折大树的枝干,暴雨会打落娇嫩的花瓣,山石会勇猛地滚落,河道阻塞,堤坝损毁,农田里的作物一定会不幸夭折。”而此时此刻,作者如是政府官员不仅应当想到这些而且理应顶风冒雨到大街上,到地野里,到老百姓的陋室旁,但作者不是,他仅是一名早已退下来的军人,他可以同许许多多的普通人一样,安眠于自家的卧室。然而他却没有那样,这也许正因为他曾是一名现役军人……

作者在文中进一步想到,不知在那个风狂雨骤的夜晚,“都市的霓虹灯还会照样闪烁吧,那些沉湎于狂热夜生活的人还会对酒欢歌、彻夜不归?出租车还会在风雨里穿梭,让期待的人坐上期待的车?身在名利场中的人,能不能在这风狂雨骤的夜晚宁静片刻,让名缰利索随风脱落,找回原本的自我?”我倒想问问作者,你不缺吃不缺喝,想到上述那些本该属于政府官员想的事就可以了,干吗又要想这些呢?然而,我又想到了唐代诗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的几句话:“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噢,我似乎明白了,此时作者的心情与杜诗的内涵也许有几分相同吧!


【文学赏读】杨全华||困境面前显心境

作者不仅在那个台风肆虐的夜晚想了很多,而且在台风到来前,还亲自去海边鳌山湾畔的小渔村看了看。亲眼看到了渔民们紧张地预防台风、保护渔船的劳作,还访问了渔民的生活状况。客观地说,作者此时去海边与作者十分喜爱摄影,想去拍点台风来前的照片有着必然的联系,但作者面对强台风来袭所拥有的那些对社会、对渔民的忧虑,是一般的摄影爱好者乃至许多政府官员所达不到的。

由于这次台风带来的降水量过大,山东潍坊、淄博两地作为重灾区,灾情比较严重。就淄博而言,强台风带来的大到暴雨连降三天三夜,降水量为近二百年一遇。不少城镇居民的家庭财产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水患最严重的桓台县,一些村庄被淹,百姓被迫转移,数日无家可归。本人所在市中心区的生活小区,多数楼顶出现渗漏,一些不是楼顶的住户,雨水也从窗下外墙渗进许多水。面对这一现象,许多居民怨气较大,有的还在网上愤怒责骂,因为这个小区当年是由政府指定一家房地产商所建并指定一些政府官员负责“监督”“把关”的。


【文学赏读】杨全华||困境面前显心境

面对这次房屋漏雨,开始我的心情也较烦气,后来我想到当年在老山参加对越轮战的险苦生活,特别是想到前几天在平台看到的王勇生班长在回忆录中讲到的,无法忍受的“猫耳洞”生活,我的心情顿时轻松了下来。现代化的漏屋难道不是比对越战场上的“猫耳洞”强多了吗!

困境面前显心境,而心境既为处境所决定,也可随境界所调整。感谢刘政委的美文美图为我们带来好的心情。

2019年9月13日于淄博

【文学赏读】杨全华||困境面前显心境

杨全华 在部队服役30年,主要从事政治工作,后转业到地方机关。爱好摄影、文学,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山东摄影家协会会员,自由撰稿人。摄影作品、文章曾见诸多家媒体。


【精选留言】

梨花雨(朋友)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见贤思齐,一日三省吾身。这是真正的男儿本色、英雄气概!


藻子

军人写的文章就是有一种阳刚之气!令人信服!


水城人(杨全华)

謝謝政委的鼓励!你的这番论述,可谓解读的解读,理解的理解,共鸣的共鸣!归根结底,全在于你的那篇佳作!与其说您这番留言是对我的感谢,更应当说是对我的更大鼓励。当然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您那篇文章已成为我们互相解读、交流沟通、深化感情的载体!


北风轻轻吹(朋友)

理性的解读很受益 刘同福 谢谢全华对《昨夜台风来袭》的深刻解读,所以要谢谢,不仅是因为我的那些文字得到他的理解并引发共鸣,还因为他的这番解读,让我从理论层面上提升了自己对处境与心境的认识。他以《困难面前显心境》为题,用“存在决定意识”这一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台风来袭前不同人的心理状态,这就说到了根子上。他问得对,也答得好。为什么作为一个已经退了休的军人,会对台风来袭给社会和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影响那样关注关切?那是因为他曾是一名现役军人。是啊,我们这些当过兵的人,因为我们服役的军队是人们的军队,我们的天职就是保护人民的利益,这就是“初心”吧。这种初心已经渗透到我们的血脉之中,成为一种思维定式,只要与人民利益息息相关的事,就会自然而然地设身处地,把自己融入其中。存在决定意识,这存在是一种历史的存在,永久的存在。所以,尽管不是现实存在的政府官员,依然会想到那些本该是政府官员想到的事。

全华说,困境面前显心境,而心境既为处境所决定,也可随境遇所调整。这大概就说到了存在决定意识的下一层意思,即意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作用于存在。台风“利奇马”在青岛短暂袭扰,但在潍坊、淄博两地却形成了严重灾害。淄博的降水量为二百年一遇,不少城镇居民的家庭财产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全华所在市中心区的生活小区,多数楼顶出现渗漏,一些不是楼顶的住户,雨水也从窗下外墙渗进许多水。因为这个小区当年是由政府指定一家房地产商所建并指定一些政府官员负责“监督”“把关”的。面对台风肆虐时出现的严重问题,怨天尤人、街头责骂、网上泄愤,这种态度也似正常反应,可这种发泄再激烈也于事无补,且会耗神伤身。全华则会及时调整心态,他想到了当年在老山参加对越轮战的险苦生活,特别是想到前几天在平台看到的王勇生班长在回忆录中讲到的,无法忍受的“猫耳洞”生活,心情顿时轻松下来。现代化的漏屋难道不是比对越战场上的“猫耳洞”强多了吗!看,就是这样的自我调整,让全华在困境中产生了平和的心态,解决起这些困难也就相对从容了。 对一篇文章,一部作品的点评解读,看得出解读者的思想理论功底,这样的解读于读者有益,于作者更有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