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導彈危機令前蘇蒙羞?核威懾下從未有過真正的贏家

二戰後的世界形成以美蘇為首的兩極,前蘇整體實力差些,但也有自身優勢:在國家計劃體制調控下,建立起規模龐大的重工業體系。生產民生用品雖有欠缺,飛機大炮等軍工裝備倒是遊刃有餘,這意味著在戰爭能力上,並不落於下風。

古巴導彈危機令前蘇蒙羞?核威懾下從未有過真正的贏家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兩國進入軍備競賽的高潮。這種競爭充斥到各個方面,不僅是常規武器,也包括更具威懾的核武,相比前者,核武器更能體現國家的硬實力。當年僅憑兩顆入門級原子彈,就能讓喊著“全體玉碎”的日本人屈服。在美蘇對抗時期,無論是爆炸當量還是運載技術,已和二戰時不可同日而語,雙方擁有的核彈頭足以毀滅地球生靈數十次。

古巴導彈危機令前蘇蒙羞?核威懾下從未有過真正的贏家


作為北約老大,美國將核導彈部署到西歐及接壤前蘇的土耳其,以期得到戰略主動,此舉令前蘇十分不爽,誰都不願自己家門口被擺滿導彈發射架。

當時前蘇由赫氏執政,他經常在位於黑海的度假勝地遙望對岸的土耳其,雖然隔著數百公里什麼都看不到。作為最高決策者,赫氏無法容忍近在咫尺的巨大威脅,時刻琢磨應該用何種方式進行反制。

古巴導彈危機令前蘇蒙羞?核威懾下從未有過真正的贏家

居中為赫魯曉夫

某次度假時,他突然露出神秘笑容,對身邊的國防部長小聲說到:“如果我們給美國佬的褲襠裡丟個刺蝟會怎麼樣”?

赫氏的作風一向火爆且言行無忌,他甚至會在聯合國眾目睽睽下脫掉皮鞋敲桌子,這次他說的“刺蝟”又是什麼東東?

位於加勒比海的古巴,北端距離佛羅里達州僅兩百餘公里,堪稱美國後院。1959年,卡斯特羅推翻巴蒂斯塔獨裁統治,並跟進了一系列較為激進的改革,這觸動了美國公司的利益。

古巴導彈危機令前蘇蒙羞?核威懾下從未有過真正的贏家

紅色為古巴地理位置

為了給自己的後院換個當家人,美國著手訓練古巴流亡分子,並於1961年策動“豬灣事件”,協助僱傭軍企圖推翻卡氏政權,結果被古巴軍民成功挫敗。

美國此舉可說是得不償失,不僅沒能達到目的,反而促使古巴向前蘇伸出橄欖枝,蘇聯也對此作出熱情回應,對古巴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義舉全力支持。

古巴導彈危機令前蘇蒙羞?核威懾下從未有過真正的贏家


拋開漂亮的場面話不提,前蘇自然有自己的打算:既然美國用核導彈圍堵我們,我們也應該把導彈部署到山姆大叔的後院去。

當然這種事只能私底下進行,前蘇秘密派出船隊從黑海出發,將數十枚核導彈包括大批軍事顧問運往古巴。每一顆核彈頭當量都是廣島的二十倍以上,而且射程都在1500公里到3000公里,足以覆蓋美國內地各大城市。在此期間,前蘇使出緩兵之計,故意在多個場合宣稱古巴沒有任何進攻型武器。

古巴導彈危機令前蘇蒙羞?核威懾下從未有過真正的贏家

導彈能夠覆蓋美國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前蘇自以為天衣無縫的計劃,卻在美軍一次例行偵查中暴露。1962年10月,美國兩架U2由南向北飛越古巴,並拍攝大量照片,隨後這些資料都被放到了美軍事專家的辦公桌上。

得到情報的美總統肯尼迪怒火沖天,不僅是因為古巴被部署了核武器,他被前蘇發表的那些煙霧彈給耍了。如果不及時清除這個巨大威脅,以他為首的美國將顏面無存,對於前蘇的挑釁必須予以最強勢的還擊,而且要擺出不惜一戰的姿態。

古巴導彈危機令前蘇蒙羞?核威懾下從未有過真正的贏家

肯尼迪

說幹就幹,美國採取了二戰時對付日本人的方法,迅速出動大量艦艇把古巴圍困得鐵桶一般。得到消息的赫氏驚訝於美國的強硬,但並未立即終止計劃,他還要再努力一下,並且派出全無武裝的船隻去試探封鎖線,當然在美國家門口,所有試探都顯得蒼白無力。

與此同時,美國在世界範圍內武裝力量進入戰備狀態,雙方劍拔弩張,似乎核戰爭已是一觸即發。

古巴導彈危機令前蘇蒙羞?核威懾下從未有過真正的贏家


美國的強硬姿態令前蘇處境尷尬,撤吧不甘心,不撤吧又怕真打起來,於是外交手段成了緩解危機的突破口,一封語重心長的信被送到了白宮。

在信中赫氏承認在古巴放了些東西,但這只是出於很單純的防禦目的,大家都熱愛和平,不至於又是封鎖又是備戰把事情搞得不好收場,這隻會逼著蘇聯採取必要措施。但如果美國能解除封鎖,保證古巴安全,那麼一切都好說。

古巴導彈危機令前蘇蒙羞?核威懾下從未有過真正的贏家


正當美國琢磨怎麼回覆時,又一封信來到白宮,前蘇已經擬定了一個交換方案:美國撤出土耳其的武器,我們就從古巴撤。

在美國艦隊的封鎖下,前蘇什麼事都幹不成,找一個都能接受的方式,令大家體面地結束這件事,才是當務之急。

肯尼迪的回覆相當含蓄,對赫氏提出的利益交換隻字未提,但是在回信的末尾說道,希望就兩封來信中所提辦法迅速取得一致意見。

古巴導彈危機令前蘇蒙羞?核威懾下從未有過真正的贏家


政治家的智慧和手段簡直太高明瞭,赫氏馬上領會了肯尼迪的暗示,並在當天宣佈從古巴撤出導彈。

與此相呼應的是,美國也秘密撤走位於土耳其的核部署,一場危機消弭於無形。從表面上看是前蘇服軟,美國佔據上風。但從實際利益的角度,雙方都達到了目的,只是美國保住了顏面,獲得了表面上的勝利。

古巴導彈危機令前蘇蒙羞?核威懾下從未有過真正的贏家

赫魯曉夫與肯尼迪夫人

此次事件後,前蘇決心大力發展核武備,洗刷所遭受的恥辱,並於數年之後趕超美國取得優勢,雙方攻守逆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