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自卑也是一种力量,它促使个人奋斗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的都有点儿自卑。

有的人嫌弃自己的身材不好,有的人觉得自己的学历不高,有的人觉得自己的性格不讨人喜欢。无论是内在还是外在,人总是能够找到让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但自卑就是不好的、消极的吗?自卑到底会促进人的成长还是会阻碍人的发展呢?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细致地讨论过自卑的问题。他指出,“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我们自己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加以改进的。”


阿德勒:自卑也是一种力量,它促使个人奋斗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于1870年出生于维也纳近郊的一个中产阶级的犹太人家庭,其父是一名活泼、幽默的谷物商人,母亲是一位操持家务、照看孩子的坚强的女性,虽然出生在富裕的家庭中,阿德勒却并不快乐,他有软骨病,直到4岁时才学会走路,4岁时躺在自己身边的弟弟死亡,5岁时又患上严重的肺炎差点丧命,后来在街上玩耍时被车撞过两次,这些经历使得阿德勒充满着对死亡的恐惧和对自己无能的愤怒。因此,他自小立志成为医生以抵御死亡的危险。

阿德勒在家中排行老二,他有一位非常出色的哥哥,他总是感觉自己活在哥哥的阴影之下,由于身形矮小、驼背而且行动不便,使他在英俊又健壮的哥哥面前总是感到深深的自卑。这些童年的经历对阿德勒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他所创立的个体心理学带有强烈的个人印记,从一定意义上说,他的个体心理学就是他生命意义的写照。


阿德勒:自卑也是一种力量,它促使个人奋斗

何为“自卑”?

自卑(Inferiority)是个体心理学中一个基本的概念,可以译为缺陷、卑微等意思,它实际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先天的弱势,例如由疾病导致的缺陷等,但更多的时候,“自卑”指的是一种价值判断,指的是个体认为自己是残次品。接着,阿德勒提出“自卑感”(Inferiority Feeling),所谓“自卑感”指的是当个体面临具体的情景时,一种无法达成目标的无力感以及对自我的失望,包括身体、心理上和在社会困境中的主观感受。

阿德勒强调,自卑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感受,“身为人类意味着自己感到卑微”、“每个儿童在面对生活时都会感到自卑”、“在每个心理生活开始时都有或多或少有些深层的自卑感”、“自卑本身并不是一种异常或变态”,自卑不仅是一种人皆有之的正常状态,它也是一种推动个人成长的重要动机,当一个人感到自卑的时候,他才会去努力追求某项事业,即使取得了短暂的成功,但是与旁人的成就相比,又会使他产生自卑感,继而去追求更大的成功。所以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人类处境得以改善的原因,甚至可以说,

人类的的一切文化成果都是基于自卑感。(《自卑与超越》)

当然,阿德勒不仅看到了自卑感的正面作用,他提出自卑感也会导致神经症,他在《生活的科学中》强调,当自卑感完全压倒了一个人,使他抑郁,不能得以发展的时候,“它才变质为一种病理性的状态”,这种病理性的自卑感,阿德勒称之为“自卑情结(Inferiority Complex)”,这种强烈的自卑感(自卑情结)几乎可以说是一种疾病,会阻碍个人的发展。


阿德勒:自卑也是一种力量,它促使个人奋斗

何为“补偿”?

个体心理学认为,人具有能动的创造性,当人具有自卑感,人为克服自卑会做出相应的努力和行动,这种行为就是补偿。从补偿的方式来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对缺陷本身的补偿,例如古雅典雄辩家狄摩西尼在小的时候口吃、嗓音微弱,在旁人看来,他没有一点当演说家的天赋,为了改进发音,他将小石子含在嘴里朗读,迎着大风和波涛讲话;为了去掉气短的毛病,他一边在陡峭的山路上攀登,一边不停地吟诗,他的这种补偿针对的就是口吃这种缺陷带来的自卑感;另一种补偿是间接补偿,就是发展缺陷之外的能力来克服自卑,就是我们说的扬长避短。


阿德勒:自卑也是一种力量,它促使个人奋斗

如何超越自卑?

阿德勒认为自卑情结都是由错误的生活风格导致的, 因此要超越自卑, 就要树立正确的生活意义。

那生活意义是有什么来决定的呢?

首先,阿德勒是否定心理创伤的,他认为,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人不是受过去原因支配的存在,要改变对自己或世界的看法,重新鼓起勇气, 才有可能克服自卑。

其次,阿德勒认为,人的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多或少地受到伤害,烦恼和伤害的很大程度说是因为我们想要寻求他人的认可,个体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在此基础上,阿德勒提出“课题分离”的概念,所谓课题分离,就是能够分清楚别人的事和我的事,别人的情感和我的情感。在《被讨厌的勇气》中有这样一个例子,比如你是一个家族企业的继承人,但你想成为一个图书管理员,父母非常生气,甚至以断绝亲子关系要挟你,对于儿子来说,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呢?从课题分离的角度讲,这根本不是你的课题,而是你父母的课题,你不需要在意。简单地说,

“课题分离”就是不干涉别人,也不让别人干涉

第三,虽然阿德勒认为人际关系会产生烦恼,但是人类生活在意义的国度里,生活的意义是对同伴发生兴趣,个人作为团体的一部分,应当为人类的幸福做出贡献,阿德勒在这里提出了“社会兴趣(social interest)”的概念,所谓“社会兴趣”是指个人具有的为他人、为社会的自然倾向, 因为“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把社会当成一个共同体的存在,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抱着“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看法,我们的生活会更加有意义。

阿德勒其实是想告诉我们,要有甘于平凡的勇气,这个世上并不存在普遍的人生意义,人生的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