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張漫畫告訴你,父母不該做的那些事


9 張漫畫告訴你,父母不該做的那些事

9 張漫畫告訴你,父母不該做的那些事

人的一生當中要接受 3 種教育,

即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

而對一個孩子最重要的,

便是人生開始階段的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家庭教育的好與壞,

將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

真正的教育是什麼?

先用 9 張漫畫告訴你:

9 張漫畫告訴你,父母不該做的那些事

9 張漫畫告訴你,父母不該做的那些事

9 張漫畫告訴你,父母不該做的那些事

9 張漫畫告訴你,父母不該做的那些事

9 張漫畫告訴你,父母不該做的那些事

9 張漫畫告訴你,父母不該做的那些事

9 張漫畫告訴你,父母不該做的那些事

9 張漫畫告訴你,父母不該做的那些事

9 張漫畫告訴你,父母不該做的那些事

再跟大家分享 6 條親子教育法則:

1. 孩子生氣時,父母要保持冷靜

孩子火冒三丈時,

父母可千萬別跟著激動,

否則接下來只會吵得不可開交。

此時父母的最高行為原則是:

孩子越"火",父母越"冷"。

2. 批評孩子的行為,而非人格特質

告訴孩子,

Ta有些地方做錯了。

當父母批評行為本身,

孩子知道他只要改進行為,

就有可能改善他在父母心中的形象。

父母如果對孩子說“你是個笨蛋!”

“你這個不爭氣的人!”

孩子就會認為,

父母對他這個人有成見,

可能就會打消改變的念頭。

3. 當孩子分享心事時,不要做出早就知道的樣子

處於青春期的孩子

認為自己的感受是獨特的,

所以當大人一眼就看穿他的動機時,

孩子就會覺得無趣而且不愉快。

當孩子好不容易有了一些成長的心得,

父母應該積極配合,

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聽孩子的心聲。

4. 尊重孩子的隱私

孩子希望受到尊重。

因此,父母應該給孩子一些空間,

允許他們保有自己的隱私,

偵查舉止會破壞孩子對家長信任

父母和孩子可以制訂一個“隱私合同”,

寫下什麼事情父母可以知道,

哪些事情屬於孩子的隱私。

5. 父母要當顧問,不當領導

在與青春期孩子溝通時,

父母說話時的語氣十分重要。

如果用命令口吻,

可能會吃閉門羹,

換一種語氣就會更貼近孩子的內心,

如“我建議你可以考慮……”。

6. 不要輕易說“但是”

有些父母常希望和孩子交流,

於是他們耐著性子聽完了孩子要說的事,

接下來就說:

“我瞭解你的意思,但是你的想法是錯的。”

父母使用“但是”一詞,

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併為未認真傾聽自己,

從而厭倦交流。

家長可以用“如果……會更好”句型

來取代“……但是……”。

孩子最終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很大一部分取決於,

TA從父母那裡所接受的

愛、陪伴和榜樣示範。

9 張漫畫告訴你,父母不該做的那些事

最好的教育,

往往來自父母。

比起用金錢換來的教育資源,

父母自身給予孩子的更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