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保溫層消失!央媒罕見透底,房價下跌浮出水面,剛需應關注

今年的樓市現狀,相信大家比我清楚,如今高房價這隻氣球已逐漸膨脹,就只差最後的一擊讓這隻氣球破裂。那麼為什麼這些年房價一直滔滔不絕的上漲呢?原因有2個“保溫層”在起作用。

樓市保溫層消失!央媒罕見透底,房價下跌浮出水面,剛需應關注

第一個就是城鎮化帶來的人口集聚。這些年“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口源源不斷的流入發達地區,由此帶來的是城區住房價值不斷抬升。第二個就是貨幣源源不斷的流入房地產市場,使“流通中的貨幣”都灌入到了開發商的手裡,也正是由於這兩個“保溫層”,讓這些年來的房價一路高歌。

房價會一直這麼漲下去嗎?其實誰也說不準,這不,2020年開始,樓市兩大“保溫層”就逐漸消失了。

樓市保溫層消失!央媒罕見透底,房價下跌浮出水面,剛需應關注

從2000年至2010年,我國城鎮化率年均升幅為1.4%,其中2010年當年的城鎮化率就增加了1.6%。從2010年到2018年,年均升幅降至1.2%,2018年當年的升幅僅為1.06%,這意味著城鎮化的進程正在顯著放緩。城鎮化也進入了“瓶頸”期。第二個從資金面來看,在央行、銀保監會反覆強調的“房住不炒”氛圍下,即便降息、降準的措施有一大堆,資金也很難像以前那樣流入房地產,所以說房地產的吸引力也在日益下降。

2020年,是一個不太平的年,受疫情影響,樓市出現的波動也不算小,大家的生活也受到了一定會受到影響。就有人問了,就目前這個趨勢,未來5年房價倘若開始走“下降通道”,又會跌多少呢?

樓市保溫層消失!央媒罕見透底,房價下跌浮出水面,剛需應關注


關於這個問題,央媒最近用“13個字”明確回應了。

《中國日報》於3月13日發佈評論文章:不能靠刺激房地產來拯救經濟。文章指出:如果還靠房地產刺激中國經濟,可能會使大量銀行信貸資金或者社會資金流向房地產領域,就有可能重蹈前十幾年經濟靠房地產拉動的覆轍,使剛剛治癒的房地產的“依賴症”有可能重新復發,尤其土地財政可能再一步升溫。

這一席話可以說是“醍醐灌頂”,過去這些年房地產擴張的太過迅速,以至於各個城市、房企、購房者習慣了靠賣地、蓋房、買房來增加收入。

但是,當城鎮化逐步走弱、社會資金不再向樓市流入後,房價必然會走入“穩中有降”的趨勢中,央媒這一番話,更是為當下的樓市提了個醒:房地產已經無法重複昨日的輝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