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較量”到“商量”,論如何駕馭領導的心

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利克特,曾帶著密執安大學社會研究院的研究者,進行一系列的領導研究。利克特於1961年提出新的領導行為理論,認為領導分為“以工作為中心”和“以員工為中心”兩種類型。

根據不同領導類型的管理風格,他們通常會採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呈現在我們面前是千姿百態。如何與不同類型的領導相處?如何駕馭領導的心,以獲得更多的工作機會?

01

與領導相處的五大誤區

自步入職場以來,或許我們聽過很多與領導相處的哲學理論,且認同想要獲得更好的發展前景,就必須與領導相處愉快。

甚至很多人把領導的喜好,當成自己的喜好,將與領導的相處之道,當成一門學科。有時,我們很容易陷入與領導相處的誤區,認為只要相處融洽,便有升職加薪的機會。

1、高估自己在領導心目中的位置:有時與領導溝通順暢,相處愉快,便覺得自己很被器重。有時看到領導批評其他同事,就更覺得自己在領導的心目中,地位不低。

2、以為和領導關係好就能升職加薪:很多人相傳著這樣的職場道理,升職加薪的成功與否,取決於我們與領導的關係,常把時間和精力用在討好領導的事情上,往往忽略了本職工作。

3、因為覺得和領導關係好就時常偷懶:部門人數越多,崗位職責越模糊,就越不缺偷懶的人。很多人以為自己和領導相處融洽,其他同事會忌憚三分,就開始偷懶,或使喚別人。

4、把領導當成能呼風喚雨的神:這種情況就跟職場上的站隊現象差不多,往往沒落得好結果,要麼沾領導的光,要麼和領導一起走,要麼就是被領導當成犧牲品。

5、對領導說過的話、承諾過的事太當真:領導有時會拿一些空的承諾,來鞭策下屬乖乖工作,卻有不少人太過當真,沒聽懂承諾背後的真正用意。

想要獲得更好的發展前景,有時需要領導助力。既要避開與領導相處的五大誤區,還要看我們能不能駕馭領導的心。

由“較量”到“商量”,論如何駕馭領導的心

02

利克特的領導行為理論

利克特認為領導分為“以工作為中心”和“以員工為中心”兩種類型,前者將任務分配結構化,且進行嚴密監督,注重任務式的激勵,通常依照詳盡的規定做安排。

相比之下,後者更重視人員行為反應及問題,通過人性化的管理實現目標,給團隊成員較大的自由選擇範圍。

我們要認識到,不同類型的管理者,有他們各自的管理風格和激勵方法。例如,領導對有些同事特別溫柔,很少批評或斥責。通常有三種原因:

  • 他們的工作相對自覺,且能主動完成本職工作,無需領導過多操心;
  • 此階段非核心崗位,暫不在領導的重點監督清單上;
  • 領導採用“商量”的方式,激勵下屬完成更多的任務。

什麼是“商量”的方式?利克特主張讓職員參與管理,他認為整個團隊裡存在一種相互支持的關係,將有利於實現真正的共同利益。這種方式,猶如事事有人“商量”,不被領導獨斷專行。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管理方式,是“較量”式管理。好比團隊裡存在的兩種相互作用的力量,互相發力以抗衡,繼而產生較量後的決定,通常是擁有權力的領導取勝。

當“較量”式管理盛行,職員便傾向於百般討好領導,但大多數是掉入與領導相處的五大誤區之中,沒有得到令自己滿意的結果。

此外,利克特還假設出四種較為常見的管理方法,且每位領導都善於在不同的階段,採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以激勵下屬實現共同的利益。

1、“利用-命令式”:領導層擁有決策權,但下屬職員只是參與者,慣於自上而下的傳遞信息,有時賞罰分明,但有時偏強制要求下屬執行。

2、“溫和-命令式”:通過賞罰方式激勵下屬,允許自下而上傳遞的信息,有時向下屬職員徵求一些想法與意見,允許把某些決策權授予下屬職員,但會有嚴格的控制行為。

3、半“商量”式:

領導在做決策時徵求、接受和採用下屬職員的建議。領導通常試圖去酌情利用下屬的想法與意見,用賞罰的方式激勵下屬,同意下屬職員參與管理,有時會與下屬職員商量著做決策。

4、“商量”式:領導更注重結果,鼓勵各層級職員自行決策,且對結果負責。整個團隊形成相互支持的關係,大多數事項都是團隊共同商量後得出結果,繼而決策。

第一、二種管理方式,是較為常見的“較量”式管理,領導通常會考慮到下屬職員的性格特徵,或崗位表現情況,來選擇“利用”或“溫和”的管理招數。

第三、四種管理方式,是“商量”式管理,但第三種管理手段還摻雜著一些“較量”的因素,故而未完全放權。

但毋庸置疑,第四種“商量”式的管理方式,更有利於實現管理目標,其成果取決於團隊成員之間相互支持的程度。

善用“商量”式管理的領導,一般是饒有成就的管理者。想成為領導器重的左右手,獲得升職加薪的機會,需由“較量”到“商量”,逐步俘獲領導的心。

由“較量”到“商量”,論如何駕馭領導的心

03

由“較量”到“商量”,駕馭領導的心

如何才能駕馭領導的心?怎樣才能成為領導的左右手,繼而獲得升職加薪的機會?

首先,我們要掌握常見的四種管理方式,判斷出“較量”式與“商量”式管理的區別。其次,領導的目標就是我們的目標。再者,先與領導“較量”,再與領導“商量”。最終,我們要與領導站在同一個層面上,共同實現利益。

1、辨識“較量”與“商量”的區別

即便領導傾向於“商量”式的管理方法,依然不排除他們會使用一些“較量”式的激勵手段,優秀的領導者善於針對不同的職員性格特徵,不同的工作場景,使用不同的管理方式。

逆向思考可知,我們需要的不是百般附和領導,而是要通過他們採取的管理方法,辨識出團隊現狀,且理解領導的用意何在。

2、領導的目標,就是我們的目標

團隊存在共同利益,倘若我們不能瞭解到領導的目標,更拿不準自己的奮鬥方向。常有人問,為什麼業績最好,但升職加薪的人卻不是他。很多人認為,是因為和領導相處不融洽導致。

但事實上,真正善於表現的人,是懂得駕馭領導的心,而領導的心就在他的目標上。團隊本身就是一個利益共同體,我們要做的,就是了解領導的目標是什麼,如何才能成為他的支持者。

3、先與領導“較量”

這裡的“較量”,不是讓我們與領導對立。“較量”與“商量”都是支持領導的方式,“較量”不主張言聽計從,即便領導不認同,我們也要有辦法說服領導。

而“商量”則是用參與的方式,影響領導的決策。正所謂忠言逆耳,領導聽慣甜言蜜語,一味的奉承並不能達到我們想要的結果。

4、再與領導“商量”

切忌單方面的“較量”,“較量”之後是與領導進行“商量”,這不僅是被領導器重的方法,更是一種對領導的尊重。

我們可以影響領導的決策,但最終還是要將決策權交回給領導。這也是很多人所說的相處之道,辛苦要自己嘗,而人情要留給領導。

5、把領導送到更高的位置

我們和領導的想法,是一致的。領導也想升職加薪,他們不往上走,哪裡有更多的位置給到下屬職員?當我們想要升職加薪時,先要把領導送到更高的位置上。

但與領導不同的,是領導升職之後,能坐到他位置上的人或只有一個。因此,不同崗位上的下屬職員之間的“較量”,往往各有千秋,關鍵在於是否能為領導所重用(本事),且始終忠誠於此。

由“較量”到“商量”,論如何駕馭領導的心

04

寫在篇末

由“較量”到“商量”,得人心者,得天下。職場上,我們需要得民心,更需要俘獲領導的心。與領導相處愉快,更獲得更好的工作環境,卻不代表著就能獲得升職加薪的機會。

想得到領導的器重,要避開與領導相處的五大誤區。領導擇繼任者,需要的是力量,而不是單純的友好關係。利克特的領導行為理論,主張職員參與管理,且說明“商量”式管理更有利於共同利益的實現。

但“商量”式管理的有效性,不能取代“較量”式管理存在的意義。

成為領導的得力助手,我們需由“較量”到“商量”,理解領導的用意何在,把領導的目標視為自己的目標,通過參與的方式,影響領導的決策,但最終的決策權還是要交回給領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