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州史话之三十八 家谱中的"嗣子"、" 祧子"、" 养子"、" 入赘"你知道不?

曹州史话之三十八

家谱中的"嗣子"" 祧子"" 养子"" 入赘"你知道不?


曹州史话之三十八   家谱中的


曹州史话之三十八   家谱中的


曹州史话之三十八   家谱中的


曹州史话之三十八   家谱中的


1875年1月12日,年仅19岁的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驾崩后,因未留下子嗣,当天晚上,在决定皇位继承人的会议上,慈禧一锤定音,过继时年只有四岁的载湉给咸丰皇帝和自己做儿子,并立为帝。这样,慈禧与光绪就有了三种关系,分别为:母子关系,伯母和侄子的关系,以及姨妈和外甥的关系。

慈禧开了家谱中的"兼祧"先河。同治是咸丰皇帝(道光四子)的儿子,光绪是醇亲王奕譞(道光七子)的儿子,也就是说光绪是同治的堂兄弟,两人辈分相同。同治无后,他死后,同治的母亲慈禧就将光绪过继来承祧,如果光绪有子,则必然兼祧光绪与同治。但光绪也无后,他死后,慈禧就将光绪弟弟载沣的儿子溥仪过继继承皇位。所以,宣统(溥仪)虽然不是同治与光绪两人的儿子,但是以兼祧同时继承同治、光绪两个人。

族谱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法制度的一个象征,他强调的是血缘亲属关系,大到皇室小到一个家族都修有族谱,这种特别强调血亲关系的现象,是儒家思想当中家国天下的体现。族谱又名宗谱、家谱、谱牒,是记载同姓族人来龙去脉、功绩、生死的史书。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谱。承载着记载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人物和事迹的作用。便于后代梳理宗族关系。

修家谱为合族大事,通过修谱可以把居住分散、血缘关系相对疏远的族人组成一体,从而达到"明世系、序照穆、联疏亲、厚伦谊、严冒紊、、备遗忘"的目的,使人不忘本。在古时候,曾经有专门官职来管理这一块。据《周礼·春官》 记载,周天子所设立的掌管家谱的官员被称为小史,专门负责"奠系世,瓣昭穆,若有事则诏王之忌讳"。除小史外,还有太史、内史等官员,负责管理诸侯或卿大夫的家谱。

到了两汉时期开始置"宗正官",负责王室及诸侯宗族事物,编写或修订家谱,职责与周代的小吏十分相似。

在老家谱上有时会看到嗣子、祧子、继子、养子和入赘这些称呼。有的人可能知道这些词的大概意思:那就是给别人做儿子。但如果简单地说给别人做儿子,为什么还要用这些不同的称呼呢?

嗣子

这个称号是从古代开始的,原来指宫廷或者官宦之家为继承官位或者权力之人的称谓。在族谱中,主要是指某男人一生没有结婚而导致膝下无子,亦或结婚成家只生育女儿而没有男丁。若此男将自己亲哥亲弟的儿子,在双方协商好的情况下,将自己的嫡亲血侄立到自己名下,成为自己的儿子,此儿子不再为亲生父母所有,并拥有继承自己所有的财产。男子无子者可以选定同宗辈分相当的男性为嗣子,以传宗接代、承继祖业,此即为立嗣或"过继"。承继人称为嗣子或"过继子",立嗣人称为嗣父母或"过继父母"。嗣子与嗣父母之间发生拟制血亲关系。嗣子取得嫡子的法律地位,有继承遗产的权利。过继一般选兄弟的儿子作为继子的居多,远一些的也很多,还有嗣孙、嗣重孙的,在过去都要立下文书。在古代,由于男尊女卑,"过继"的多是"儿子",称为"嗣子",当然也过继女儿,称为"嗣女",甚少。

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嗣子一定只能是自己的嫡亲血侄,不能为旁系族里的其他晚辈。立嗣在明清或者民国时期,是要经过官方办理相关许可备案的,相当现在的公证书或者法院的判决之类有效法律文书。

祧子

祧子中的祧字,可以通俗理解为挑,肩挑两头,一子两祧。祧子在族谱和现实生活中,使用就没有嗣子那么官方,这个是不需要官方认可的。但祧子在人员关系上,也基本上是亲兄弟之间,就是让嫡亲血侄做后,给自己养老。以前一夫多妻的时代,祧子是可以娶两房夫人的,既自己亲父这边一房夫人,承祧的伯父或者叔这边也可以娶一房夫人,所生后代分别沿袭两家的血脉。也有多祧的情况存在,即可以承祧两房以上。兼祧的目的是为了承继香火后代,实际上允许一夫多妻制的合法存在。祧子与嗣子最大的区别在于:承祧后,不必与亲生父亲断绝关系,也不必一定叫自己的伯或者叔为父亲。

兼祧是指在封建宗法制度下,一个男子同时继承两家宗祧的习俗。兼祧人不脱离原来家庭的裔系,兼做所继承家庭的嗣子。通俗的说,就是:兄弟数人,其中一个没有儿子的,便让另一个兄弟的儿子继嗣两房。

继子

过继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就是给某人做儿子。古时候对过继还有一定要求的。所谓为继子,一般是同族中没有出五服的近亲关系,经双方家长协商后,抱养到自己名下,传承香火。继子与嗣子、祧子最大的区别是,没有要求是亲兄弟的血缘关系,只要没有出五服的都可以过继。

养子

养子,在范围上不再限于血缘关系和姓氏。既可在同族中抱养,也可抱养外姓小孩。但古代有些宗族有一些严格的规定:抱养外姓小孩时,年龄不得超过3岁,而且养父母身故后,养子归宗不得带走其财产。更有宗族规定,抱养外姓小孩做养子,不得入宗谱。

义子

是指再嫁带入或领养的子女,均属异姓义子,在过去入谱时必须注明,所谓有义子无义孙,皆为承传人。比如李鸿章原本应该姓许,但他的祖父改为李姓,他自然也就不再姓许了。

入赘

是男嫁到女家,子女随女方姓氏,在入谱时需要注明。

1950年5月1日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国实行一夫一妻制,这种祧子的现象就无法存在了。经过文革破四旧运动,好多人对家谱变得比较陌生,紧接着1983年开始实施的"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的计划生育政策,加上近年来女孩越来越受重视,大量家族已允许女孩进家谱,继子的现象也变得越来越少了。历史名人中,像大诗人白居易无子,"以其侄孙嗣"。蒋纬国名义上是蒋介石的次子,但他俩并没有血缘关系。蒋介石视其如亲子,故修在入谱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