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楚霸王项羽失天下的必然性

史话:楚霸王项羽失天下的必然性

项羽一首好牌,是贵族出身,有谋臣良将,兵力强盛,自己也是神力过人功夫了得,为何最终失败了呢。我认为就是他的性格与思想问题,思想的不一致性与目标的动摇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精分。

史话:楚霸王项羽失天下的必然性

首先说一下,不管你们引用了多少史料推测,我是不质疑鸿门宴时项羽的兵力比刘邦强这个观点的,原因是基于刘邦的表现。刘邦是一直想称王的,而且按约定他也是理应称王的,当时已经率先入关,并派人把守了函谷关。如果兵力比项羽强的话,没有必要听到项羽要打自己会吓得不知所措,深入虎穴去谢罪,而是主动就会打项羽夺天下。

​说项羽失天下是具有必然性的,因为他精分,因为他终极目标不坚定。说项羽精分是因为他在不该充当好人的时候突然要充当好人。在最好的机会上听信他人说杀了刘邦,会严重损害自己政治声望,从此成为天下公敌,自取灭亡。这是胡扯,在争天下这件事上,本来就是运用各种手段的,成王败寇。项羽之前之后也没有顾及自己的声望嘛,在入关后,如果注重声望的话,为何还烧杀抢夺呢,在这笼络人心的时候怎么就不想自己的声望了呢,其实他本来就不是什么顾及声望的人。就是在杀刘邦这件事上精分了,觉得要做一次好人,要保留自己是声望。而且项羽目标是动摇的,他开始想独得天下,后来又退为可以平分天下,目标的不一致,就会导致动力的不足了。

而刘邦就不一样了,他一直保持思想与目标的一致性,他一直就是想称王独得天下。首先他为了笼络人心,控制自己的贪欲入关后禁止士兵烧杀掠夺;其次在受了项羽封的汉王后,不安分不甘心,没多久他就反项羽了;在与项羽谈好平分天下后,马上又包抄袭击项羽,为了独得天下,他一直就没有想过给项羽活路。

史话:楚霸王项羽失天下的必然性

是的,从争天下时的表现来看,刘邦是给不忠不信的小人。其实他本来也就是个市井之人,没有高大尚的形象,而且对终极目标的始终如一是个好品质。给你不忠不信形象又如何,天下最终被他夺得了,世人还不是尊他为皇帝,称他为天子,汉朝还不是从他开始延续了400多年?

历史故事并不只是故事,我们更应该学到思想行为与目标要一致连贯不动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