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死要面子活受罪,然而,就是這個“面子”卻是讓一個農民發了大財

面子,也有說臉面的。再詳盡一點就是一個人呈現在大家面前的精神面貌。下面先講一個用“面子”創造了財富的故事。

這位朋友是做餐飲業的。如今在全國各大城市幾乎都有他的分店,可以說是小有成就了。可是,二十多年前他家卻是個特困戶。為了讓他和他弟弟上學父母拉了一屁股賬,親戚朋友都躲著他們,生怕和他家沾上邊。實在沒辦法了,他父親被逼無奈才出“奇招”,貸到一筆貸款後,從此開始了他們的發財之路。

這位朋友對我說:他最佩服的就是他爹。那一年年底去幹年集,他爹把好不容易湊來買年貨的錢全部買成了鞭炮。他娘氣一把鼻涕一把淚地邊哭邊和他爹吵架。


故事:死要面子活受罪,然而,就是這個“面子”卻是讓一個農民發了大財


他爹說:“你個婦道人家懂啥?今年過年不買麵包餃子是為了明年讓你們吃大魚大肉。”

他娘說他是窮瘋了說胡話,氣得要和他爹鬧離婚。說歸說鬧歸鬧,他娘還是捨不得兩個孩子,沒有辦法只能苦熬著。那年他家放的鞭炮最多;那年他母親的眼淚也最多。

年三十放完鞭炮,回到家他和弟弟眼巴巴地看著桌子上,供在中堂下的一塊放肉咽吐沫,他爹推了他一把說:“去把電燈全打開,關上門睡覺去,等下年爹讓你們大魚大肉吃個夠。”

第二天,村裡人就議論開了,紛紛猜測說他家年三十放那麼多鞭炮,一是為了過年,二是在慶祝他爹挖出了他們祖先埋在地裡的一大罈子銀元。還有人說他爹不是挖到銀元了,是臘月二十八那天趕緊在集上撿到一挎包錢等等,好幾個版本。大家唯一都認同的就是他家現在有錢了。


故事:死要面子活受罪,然而,就是這個“面子”卻是讓一個農民發了大財


結果,過完年他爹在農村信用社貸款成功,順利地邁出了創業的第一步。現在他們事業如日中天,十年前就已經是趁萬貫家私的富商了。他老父親把大權,既“面子”的哲理,一併傳給了兒子後,就回農村老家頤養天年去了。

朋友的父親用幾掛鞭炮撐起了面子,贏來了財富,可為高明之舉。

可是,最近又聽說,他家的二少爺利用了他家財富的“面子”,和一幫狐朋狗友不務正業,整天吃喝嫖賭抽,已經欠下了鉅額賭債。債主天天堵著門要債,弄得他們生意都做不安生了。不得不開始轉讓店面用來還債。把我朋友恨得恨不得一口咬死那個敗家的兒子。

真可謂成也“面子”敗也“面子”。世事就是這樣非既是,是也非,是是非非無有定論啊!

故事:死要面子活受罪,然而,就是這個“面子”卻是讓一個農民發了大財


留心觀察不難發現,現在有許多年輕人為了所謂的“面子”,好高騖遠,不願從小事做起,大事又做不了。看看周圍的有錢人,開豪車攜美女出入高檔場所,活的那叫瀟灑自在。再看看自己捉襟見肘的苦日子,都是同樣的人為什麼差距這麼大?

於是,有的人心裡不服千方百計去改變現狀,努力縮小差距,爭取趕超他們。可有一部分人為了安撫自己那顆失落的心,開始尋找各種刺激,或躲進虛幻的遊戲世界裡去逃避現實,這就讓人揪心了。

其實,面對這越來越物質的社會,人們的壓力和煩惱也是有增無減。用娛樂、遊戲來緩解,釋放一下過度疲憊的身心未嘗不可。也算是一種可取的減壓方式。可是,要是一直在“減壓”而不“增志”,陶醉在遊戲中無法自拔。從而不過問人間俗事,把一切責任和義務都丟到九霄雲外。因而錯失可以進取機遇,豈不成了人生無法彌補的憾事了?!

故事:死要面子活受罪,然而,就是這個“面子”卻是讓一個農民發了大財


人要是不要臉了鬼都害怕。看來臉、臉面還是要要的。不要了豈不是成了管鬼的鐘馗了?可有些面子,要了反而也很難做人了。

在城市買輛車也開不了多少,可是有面子啊!為了面子供著吧!

在農村蓋座小樓,兒女常年不在家住,有的已經在城鎮買了房,樓只能空著。可俺有錢啊!不蓋樓你們看得見嗎?俺就願意蓋好了看著,心裡舒坦。有金咱得貼在臉上,那才叫有面子哪!

故事:死要面子活受罪,然而,就是這個“面子”卻是讓一個農民發了大財


完了,論了半天連我自己都糊塗了。到底這面子要好,還是不要好啊?死要面子活受罪這話對還是錯呢?

唉!不想了睡覺去,晚上還得上班哪。要是睡眠不足出現了黑眼圈,臉皮上再滋生出太多“雙眼皮”,那可真是既沒面子,又很對不起大眾的眼睛的事啊!

故事:死要面子活受罪,然而,就是這個“面子”卻是讓一個農民發了大財


還是趕緊去做給自己養神,給大家養眼的“善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