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客观地评价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

密探零零发


(一) 丁汝昌是一位英勇善战的爱国将领,也是日本人眼中钦佩的名将,原因:

1.丁汝昌老家在安徽庐江,1851年,因为庐江发生了灾荒,他失去了双亲,太平军经过,他就加入了太平军。后来他跟随的太平军的一个小将领,带着300个人的队伍叛变到了湘军曾国荃旗下。曾国荃对这一支叛变过来的队伍总是有怀疑之心,每每出战的时候,就把这一支队伍放在最前线冲锋的位置,丁汝昌骁勇善战,在攻打安庆的太平军时,曾经把守城部队1.6万人,全部战死,因此也立下战功被提拔为千总,也充当哨官。

2. 1862年,配合刘铭传作战,在四江口战役中挫败太平军,升任营官。

3. 1864年随刘铭传与捻军作战丁汝昌因战功卓著被封为总兵获得协勇巴图鲁勇号。

4. 1895年甲午海战,丁汝昌登靖远舰迎战。舰被击中后,他决定与船同沉,被士兵阻拦住了。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伊东佑亨递送劝降书,丁汝昌不为所动,决心死战到底,对家人说:“吾身已许国”,并将劝降书上交李鸿章,以明心迹。在他被迫进入威海卫,腹背受敌,在绝望中服鸦片自杀以殉国。

(二) 丁汝昌是一位杰出的海军军事的将领,原因:

1.1880年赴英国接收扬威号,超勇号巡洋舰。 拜访了英国的海军高级将领和著名的军舰设计人,同时受到了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觐见。

2.1888年李鸿章的提议下,丁汝昌成为了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提议,在威海建立水师学堂,在大沽,旅顺建立水雷学堂。培养各级专业军事军官。

3.1891年,丁汝昌率队访问日本,归国后向清政府请求增加新购舰艇,增强实力,以防外患。未被采纳。

4. 在威海的布防上,他建议炸毁陆上的炮台,不仅未被采纳,反而被人诬陷是通敌叛国,在这种情况下,他依然冷静地组织将领们开会商讨应战策略。

5.甲午海战中,英勇抗击日本军舰。

因此,丁汝昌是一位骁勇善战的爱国将领,也是我国海军的,优秀人才。





娜样纪念历史


我只记得在学习历史课本时候,因为北洋水师怯战,更多原因其实就是李鸿章想保存自己的实力,结果人算不如天算,日本登陆了并占据了威海卫的炮台,调转炮台直接攻击海军基地,这时候北洋水军众将逼着要丁汝昌投降,最后丁汝昌 被逼得服鸦片自杀,死得有些悲壮苍凉!结果自杀后手下们还是以丁汝昌名义投降了。

在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在明面上的实力虽然略强于日本海军,还拥有2艘7000多吨的铁甲舰,到现在我们的055级还没有服役,我们海军驱逐舰最大也就才这个吨位,但是即使北洋水师在多几艘这样的军舰有什么用呢?甲午战争我们失败几乎是必然的。

我们的军舰再先进也没有,一样还是停放在港口内,而日本是用陆地上我们自己的炮歼灭了北洋水师,最后的结局恐怕要么被我们自己的岸炮击沉,要么被日本俘虏。而在北洋水师的老巢威海卫被围攻的时候,我们的海军将领们不是想着浴血奋战,而是集体逼着自己的主帅投降,最后逼死了自己的主帅,这样的一群将领能打胜仗?

丁汝昌作为北洋水师的总司令,至少在威海卫被占领后,一直浴血奋战,军人的气节是值得赞赏的。至于指挥海军的能力方面,这个真不好说,李鸿章都不让出港,都不让出去打仗,有能力和没能力有什么区别呢?


狼烟火燎


丁汝昌是个标准的军人,早年家贫参加了太平军,后归降湘军,凭战功一路升至总兵,因深受李鸿章器重,出任水师提督。

出身陆军而统帅海军,丁汝昌受了许多冷嘲热讽。甲午海战失败后,他遵照李鸿章指示“避战保船”,一时为千夫所指,成了海战失败的替罪羊。

丁汝昌作战勇猛,忠于职守。在甲午海战中,他虽开始即受重伤,却丝毫没有退缩,始终坚持指挥。保卫旅顺时,他由于援兵迟迟不到而陷入绝境,面对日军的劝降,他没有苟且偷生,而是选择毅然殉国。

虽然丁汝昌的“降书”一事,史料纷纭,至今争论不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身为一国海军司令,丁汝昌用生命为失败殉职,就算不是英雄,也无愧于军人之称。“两军雨泣咸惊疑,已降复死死为谁?”这是清代外交家黄遵宪对丁汝昌之死发出的感慨。

对丁汝昌的尊重还来自于他的敌人。参加黄海大海战的日本子爵小笠原长生,在战后一次演讲中如此评价丁汝昌:“他和其他中国将帅不同,我觉得他是一位具有古代豪杰风度的人物。”可见,丁汝昌是个勇敢的人,他做了一个军人应该做的一切,战争失败的责任不能归咎于他。





烧死的火


我本家丁汝昌他是甲午海战中的牺牲品,包括所有和他一样的那些将领们。他也不是没有战略思想的,在甲午海战之前,他不是一直不停上奏折吗,就凭这点足可以看出其具备有远见卓识的。一个再好的统帅统管全军,没有国家的支持没有民众的拥护没有战略后勤保障,注定是孤注一掷,借用邓世昌年少时一句话。洋人列强船坚炮利,大清不思进取浑浑噩噩,一盘散沙。将来海上海上炮响之时,就是大清灭亡之日。试问就连邓世昌都看出海战无胜算,难道丁汝昌会看不出来吗,但是他依然面对强敌毫不畏惧。我本家好样的,这是我的观点,请恕我才疏学浅。


用户55027690632


清末时期,北洋水师的提督丁汝昌,一直以来都是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怎样客观地评价丁汝昌?我觉得最为妥当的方法还是就事论人!



一、丁汝昌首先被不少人诟病的地方,无疑是他曾经“变节”过!

19世纪中期,很多穷人家的孩子都在跟风做着一件事,那就是参加太平天国的起义。1854年,太平军占领丁汝昌的家乡庐江之后,18岁的丁汝昌毫无例外地也参加了太平军,在程学启的麾下当了兵,驻扎在安庆。

1861年,曾国藩的湘军把安庆团团围住之后,程学启带着丁汝昌等300多人连夜翻越城墙,投降了清朝。后来在和太平军的对抗中,因为丁汝昌十分熟悉太平军的里里外外,打仗又还挺勇敢,所以屡立战功,安庆被破后,丁汝昌当上了湘军“开”字营里的一个哨官,相当于连长级别的一个官。

后来曾国藩命李鸿章组建淮军,并将自己湘军的几个营作为“嫁妆”送给李鸿章,而丁汝昌所在的“开”字营也是“嫁妆”中的一个。丁汝昌也是在这个时候和李鸿章有了联系!后来在剿灭捻军过程中,又屡立战功,官拜“总兵”。太平天国和捻军被扑灭之后,曾国藩发动了一场裁军风潮,丁汝昌担心引来杀身之祸,便辞职回家了!

对于这段发迹史,一般教科书或者论著都是只字不提的。


二、被提拔统帅北洋水师,陆军出身去管海军,丁汝昌自知业务能力不够,只能用努力来凑!

我们都知道,丁汝昌之所以能当上北洋水师的提督,完全是李鸿章鼓捣着自己的“小算盘”的结果。在李鸿章看来,北洋舰队将来一定是大清帝国最强大的一支武装力量,而这个提督的位置,既不能放任给外人否则将来很有可能是给他人作嫁衣裳,但也也不能明目张胆地提拔自己地亲信。丁汝昌地条件刚好符合李鸿章地口味,既有资历,还懂点海军,既是淮军旧将出身,又不是李鸿章嫡系。

可以客观地说,虽然丁汝昌曾经在湘军做过水师工作,但是海军的业务能力还是远远不足的。值得肯定的是,丁汝昌也是一个很努力的统帅。从他留下的大量亲笔文件和电报就可以看出,丁汝昌一直都在认真地学习现代化海军知识,而且还对舰队的日常管理、士兵的操练以及轮船修理这些细节都非常熟悉。


三、丁汝昌提督职位做得合格与否,还得在战场上见“真功夫”!

1894年9月17日,爆发了令中国人民刻骨铭心的“黄海海战”!

对于黄海海战的失利,大多数人都笼统地归结于清朝统治者的腐朽,一谈到北洋舰队的覆灭就归结于李鸿章的避战保舰。这种说法虽然省事,但很肤浅!

黄海海战,是北洋舰队和日本舰队的一场遭遇战,所以很本不存在丁汝昌受李鸿章约束的说法。黄海海战的失利,归根到底还是丁汝昌指挥失当导致!

在两支舰队遭遇时,丁汝昌下令北洋舰队排成“雁行阵”冲向日本联合舰队,而联合舰队则采取纵队回应。由于北洋舰队的阵型只能发挥舰首炮的威力,而日本舰队则可以发挥侧舷炮数量多的优势,所以最终北洋舰队落败。

丁汝昌的临阵指挥失误,具体是如何体现的?

首先就是没有排列出有利的阵法,慌忙中以夹缝雁行阵法去迎击日舰的单纵阵,致使各舰处于独自作战状态;其次就是太过于依赖平时模拟演练方式,使得巡洋舰不能发挥出机动灵活的攻击作用!

黄海海战,北洋水师损失了5艘战舰,已不能独立成军。但被日军畏怕甚过虎豹的定远、镇远两铁甲舰尚存。可是丁汝昌再不敢出洋巡逻作战,只把舰只龟伏在港内,痛失战机,他个人也落下了个畏敌避战的不好名声!

四、丁汝昌的投降究竟是“先降后服毒自杀”还是“如泰莱所说‘假了提督之名作降书’”?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之际,对于丁汝昌的投降之说,也备受争议。

一种说法是当北洋舰队处于危急时,舰上的英美军官策动部下“胁迫丁汝昌投降”,遭丁汝昌“严词拒绝”;后来丁汝昌见大势已去后,“为保存民族气节”,便只好“自杀殉国”,在这种情况下,其部下与英美军官“假了提督之名作降书”,把北洋水师拱手交给了日本。

另一种说法则是丁汝昌死于北洋水师投降之后。在收到伊东同意投降的回书后,丁汝昌再次作书,要求宽限投降日期,在派“广丙”管驾程譬光送降书启程后,才服药自尽。

如果这两种说法难以辨别,我们可以从大清的角度来看看,也就是光绪帝在位期间,丁汝昌虽死,却一直“戴罪在身”,直到光绪帝死后,袁世凯才将其罪责巧为开释。从这一点来看,丁汝昌的个别光环是被后来的人给加上去的。


总而言之,如何客观评价丁汝昌,以上差不多可以看出来了!往小了的方面说,丁汝昌本人没有辜负作为一个军人该有的品质,但从国家大义来看,他并不算是个“英雄”,只能算是“爱国将领”!丁汝昌一生当中虽然恪尽职守,但也缺乏克敌制胜的胆略和勇气!甲午战争,丁汝昌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话说回来,晚清政府并不是没有实力对抗列强的入侵,同是清朝官员,冯子材、刘铭传就打败了比中国武装先进数倍的法国侵略者,左宗棠更是取得了收复新疆的辉煌胜利!


三顾历史


清朝末年,朝庭腐败,闭关锁国,国内连年内战,国力衰退,日本经维新改革,促使工业发展迅速,军士装备,舰船,炮火先进,而我们採购的舰船,随着时间退移而落后於日本,满清朝庭苟且偷安,战和

两派,相互:争斗,丁汝昌及全体将士,英勇奋战,终因日寇船坚,炮远,我们装备落后,全船将士在炮弹打完,开船直碰日舰,为国捐躯

,丁汝昌水师之败,只能怪罪朝庭腐败无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