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暴跌,沙特为什么还要提高石油日产量?

亮剑职场


自恃开采成本低,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之势,括大市场占有率,结果如何,时间来检验吧


金骏咨询


不仅沙特扩产石油,俄罗斯也扩产了。

按说两大石油输出国“自杀式”扩产导致原油价格暴跌,两国都受损,但是两国非但不坐下来谈,反而大打价格战,这其中的原因恐怕只有沙特和俄罗斯最清楚。

我们不妨大胆猜测下沙特和俄罗斯扩产降价的原因:

原因一:沙特俄罗斯表面不和,实际“唱双簧”抢占美国页岩油市场份额。

沙特原油开采成本9美元/桶,俄罗斯成本16美元/桶,美国页岩油50美元/桶。现在沙特和俄罗斯“自杀式”量产以后,原油价格已经跌破40美元/桶。这个价格沙特和俄罗斯还有盈利空间,而美国页岩油已经不能覆盖成本。沙特和俄罗斯很有可能通过表面“恶性”降价,实则目的是挤压美国页岩油市场份额,让页岩油彻底出局。

原因二:沙特独抗俄罗斯和美国,巩固石油霸权

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又被称作“工业血液”,谁掌握了石油霸权谁就有石油定价权、话语权。

此次沙特、俄罗斯互不让步,很有可能沙特是用此种方式彰显自己的实力,牢牢控制住“石油霸权”。

原因三:美国暗地里支持沙特,予以俄罗斯进一步制裁

沙特不管是原油产量还是原油开采成本,相对于俄罗斯来说都具有竞争优势。而俄罗斯因为开采成本比沙特高近乎一倍,长期竞争肯定是没有优势的,俄罗斯也因为与沙特的恶性竞争而每天损失近1亿。

沙特作为美国的盟友,很有可能背后有美国的支持,与俄罗斯大打价格战,目的是进一步限制俄罗斯经济。

原因四:沙特降价,意在摧毁“新能源”产业

石油作为非可再生资源,总有用完的一天。因而各国都在研发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等产业,以期将来能替代石油,成为新的“工业动力”。

沙特基于此,有可能以石油降价的方式,运用成本优势摧毁或者限制新能源研发进程。毕竟大家以后都用新能源了,沙特石油就卖不出去了,而沙特GDP40%都依靠石油出口。

总结

原油扩产对沙特和俄罗斯这种原油出口大国都是不利的,两者之所以“自杀式”降价肯定有其目的。不然的话,在国家利益面前,什么都可以坐下来谈的。

评论点赞,腰缠万贯;关注老刘,越来越牛。


中年老刘聊财经


欧佩克与俄罗斯限产保价谈崩了,原油期货闻讯直降10%;第二天沙特现货打折,俄罗斯表示4月1日后放开产能,市场直降20%!

可怜的页岩油革命,成本偏高,美国光荣躺枪!


按照现在价格战态势,25美元挡不住。原油本来就供过于求,再扩产就是要打个鱼死网破。沙特、俄罗斯发难时机选的准:在疫情让特朗普焦头烂额、股市雪崩让他筹集支持办法的时候,顾不过来保护页岩油,不过他已指示能源部把战略石油储备库填满。

接下来特朗普怎么解决沙特俄罗斯价格战呢?低价购买充实储备、动员盟友储备、还有中国印度这样的大买家,让肇事者先付出巨量成本,然后保持住页岩油产业和技术,具体是跟传统石油公司重组还是国有化做为国有资产封存不得而知。以企业家出身的总统,不可能要求肇事者涨价。

沙特率先打价格战,他们确有石油成本优势;俄罗斯准备好了1500亿美元基金早有应对准备。沙特价格战能打倒俄罗斯吗?不能。能打倒页岩油吗?基本不能,这是美国能源独立国家战略。


沙特王储可能快要登基了,故意弄出动静吸引眼球,然后重新谈判使自己成为有利于大国的国王,进而得到俄美政治的支持,毕竟传统的王国体制太落后于现实世界主权在民原理的广泛认知,英国1688年就认可主权在民理论施行君主立宪改革。所以王储穆罕默德没登基以前,会一直给世界低价供油。


云端美


要是放在以前,油价跌了,沙特肯定是减产,通过减产达到改变供求关系提振油价的效果,为什么这次沙特却要大幅提高石油日产量呢?

这是因为,原来减产,是欧佩克谈判,各成员国一起减产,但这一次谈崩了,这次俄罗斯不同意减产,还称要增产。那么对于沙特来说,就会出现一个情况,别的国家不减产还要增产,只有自己减产,价格根本就上不去,这意味着结果就是自己产得最好卖得最好,市场份额反而被夺走了。

所以沙特发飚了,全面下调沙特出口的原油价格,同时宣布提高石油日产量,提升至每日1200万桶的水平,国际油价应声大跌,目前美油已跌至27美元附近,布油已跌至29美元附近。

沙特与俄罗斯大打石油战,对双方都会有冲击,因为两国都是严重依赖石油产业的国家,但为什么两国敢打价格战?主要在于他们的生产成本较低,沙特生产一桶油的成本在9美元左右,俄罗斯在16美元左右,双方都想以牺牲利润差的方式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受到很大的影响,有人说美国并不依赖石油,大不了自己不生产,买沙特的石油就行了。可没这么简单的事情,美国通过很多年,发布了巨大的页岩油产业,成功成为全球石油出口国,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在石油产业话语权不断提高。

如果因此而不产油,改为进口,一方面美国的页岩油产业会受到严重冲击,带来大量企业破产,造成大量失业,同时会造成成与页岩油相关的大量债券风险暴发,另一方面,一旦改为进口,意味着市场份额失去,未来要想重新夺回市场就没那么容易了。


财经宋建文


我国老百姓有句俗话,说:“麦子不收年年种。”意思就是说,即便收成不好,也要年年种麦子,因为人总是要吃饭的。

这个道理,放在沙特现在的情况很合适,尽管油价暴跌,沙特也要年年采石油,否则就会没饭吃,而且价格越跌,开采的就要越多,否则赚的钱就少了。

这就说明一个问题,一个国家产业单一的时候,除了在这个产业上拼命之外,没有其他好办法,就像沙特一样,和俄罗斯的减产协议没有达成,一怒之下降低原油价格,想以此来获得更多的市场,最终也很难达到目的。

石油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全球很多地方都存在,但是每个国家的开采成本不同,其中中东地区原油比较丰富,开采相对容易,所以成本也比较低,由于以前他们垄断了国际原油市场,因此欧佩克国家可以说个个都富得流油。

但是随着技术的提高,全球石油储藏量探测越来越多,开采规模也越来越大,美国的页岩油更是后来居上,这让欧佩克国家躺着赚钱越来越难,所以他们就想减少产量,以此维持原油价格。

结果俄罗斯不同意沙特的提议,这就意味着,如果沙特单方面减产,俄罗斯就赚钱了,欧佩克内部也有矛盾,所以沙特只能选择增产降价,想以此逼迫俄罗斯重回谈判桌,这就是沙特在降价的情况下还提高产量的原因。

所以沙特并不是真的傻,也是被逼的没办法,本来想着少干活多赚钱,于是撺掇竞争对手俄罗斯一起减产提价,计谋没有得逞,又想通过降价打击竞争对手,最后只能一边降价一边增产,多了干活还没多赚到钱,这“麦子”种的水平不咋地啊。


互金直通车


沙特石油成本约5美元,即便降到10美元一桶,仍有一倍的利润,所以沙特并不怕。

美国页岩油损失惨重,关闭页岩油田是唯一选择。但美国不会因此伤筋动骨,美国的经济不是能源经济,而是高科技互联网军工以及农牧业。

俄罗斯同样损失惨重,和美国不同,俄罗斯会伤筋动骨,因为俄罗斯本来就是能源经济,能源出口是其最大的财政来源。


尧天舜地


沙滩目前仅仅是将日产量1200万桶提升到了1300万桶左右加产增幅并不是很大,目的就是为了短期内向俄罗斯以及美国的页岩油企业施压。在前边相对应的石油价格战着我们曾经有分析过沙特目前的核心目标就是把石油的定价权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并且当前的存量市场份额相当大的一部分掌握在中东产油国的手中。这也等于变相的打压了当前的俄罗斯竞争对手以及美国的页岩油竞争企业。


所以我们能够看到沙特当前的稳步提升日产量其实幅度都不是很大,目的就是短期内施压于当前的俄罗斯。但是俄罗斯也已经进行了相对应的反击,并且从今年3月底到4月初开始加大对于石油的开采产量力度,截至目前并没有发声的,就是美国的页岩油企业。

在2014年沙特主动发起的价格打压战中,美国石油企业和也有企业损失是比较惨重的,虽然美联储曾经有补助页岩油企业,但是根据两年以后的数据统计来看,2016年左右美国页岩油企业的倒闭占据了40%以上。而同一时期,俄罗斯也同意与沙特以及中东产油国达成限产协议



所以当前的石油价格战可能还会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这对于与中国和印度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石油消耗较大的进口国而言都是比较有利的。包括伊朗,俄罗斯中东产油国以及沙特和美国的页岩油企业在内,短期内都会受到石油价格下跌产生的亏损。


晴天财经阁


沙特增产是要用最快的时间把俄罗斯击垮,同时也是为了缓解自己的财政压力。

这一次油价暴跌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沙特决定增产和减价,其中最主要就是针对欧洲进行减价,这主要是在俄罗斯不同意额外的减产计划之后,沙特算采取玉石俱焚的方法,迫使俄罗斯就犯,因为俄罗斯的原油开采成本比沙特更高,所以沙特希望削减原油价格,让俄罗斯入不敷出,最终回到谈判桌达成减产协议。

不过在油价大跌之后,俄罗斯却相对的比较强硬,俄罗斯声称自己原油的价格成本已经回到了20美元上下,能够接受30美元的油价,并且还准备了1500亿美元的国家基金用于维持在低油价期间的收支。

相反,沙特自己虽然平均开采成本比较低,但是为了完成全年的财政预算,需要油价保持在83美元以上,这就是说沙特其实自己也很难接受,低油价长期维持。

在这种情况下,沙特决定增产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方面的含义是,既然你俄罗斯声称能够接受30美元的油价,那我就干脆把油价达到20美元,让你的财政收入枯竭,你就必须接受我的减产协议。第二方面的想法也是,既然油价回不到83美元,那么就通过大量的增产用廉价多销的方式,尽可能的增加财政收入,这样至少可以短期内维持自己的收支平衡。

但是俄罗斯又哪里那么容易就范呢?所以可见油价的低谷时期可能会相对的更加延长了。


咨询师天生


油价暴跌,为什么沙特还要增产?

这问题咱们简单回答,不涉及沙特王储之间的争斗。

那简单而言,沙特暴跌也要增产就是为了抢占市场,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巩固自己在国际原油市场老大的话语权。当时市场份额达到了预期目标,这时再来谈超额利润。从战略上放弃短期利益、眼前利润,着眼长远利益。

举个例子:共享出行那个年代,uber其实是最先进入中国市场,滴滴只是跟随者,在那个流动性疯狂的年代,VC资本、风投为了抢一个项目不断抬高报价,滴滴也杀敌1000,止损800式的战略与uber抢夺市场。乘客和司机端不要命的补贴,我记得我大学一个同学,工作不要专职做滴滴,2014年一年时间挣钱了20万净利润,比他上班强一倍。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滴滴收购uber,国内共享出行滴滴一家独大,然后就拼命盈利,减少不同,提高司机端抽成。

另一个例子就是美团和饿了么的补贴大战,当美团抢占了市场之后,就开始压榨商家,就疫情面前,美团仍旧高达20%+的抽成,很多商家已经苦不堪言了。要溯源说,美团、滴滴这些涉嫌市场垄断,不正当竞争。

这就是沙特油价暴跌,沙特还增产的原因。

我是溯源归一,极简投资践行者!

溯源归一


沙特阿拉伯就是要以低价倾销,抢占市场份额,逼死俄罗斯,让俄罗斯认输,重新回到谈判桌上来,

油价下跌,中东欧佩克不断减产保价,可是俄罗斯和美国不断增产,油价依然低迷,欧佩克不仅价格没有保住,反而丧失了市场份额,这就是最窝囊的结果,

与俄罗斯新的谈判,俄罗斯继续维持原有的态度,拒绝减产,甚至扬言增产,这彻底惹怒了沙特阿拉伯,凭借较高的外储和低成本油价,就降价促销,通过增产抢占俄罗斯的市场份额,希望把俄罗斯的市场份额抢过来,单纯降价俄罗斯自然跟着降价,保有市场份额,俄罗斯是无所谓的,伤不了俄罗斯的筋骨,只有俄罗斯市场份额没有了,俄罗斯才会伤筋动骨。

可是俄罗斯产油成本也是很低的,短期的价格战不可能对俄罗斯造成太多的伤害,美国页岩油可就不一样了,原来负债率就很高,现金流较为困难,油价大跌,跌破页岩油成本区间很远,行业困境马上爆发,美国一家大规模的页岩油生产企业首先顶不住了,正在寻求债务重组,

俄罗斯没有打败,沙特阿老伯把美国的页岩油打败了,也算是意外的收获,16年沙特阿拉伯也希望通过降价把页岩油逼入绝境,可惜没有成功,本次可能要成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