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则运算”夯实“六小场所”复工根基


“四则运算”夯实“六小场所”复工根基


3月17日,在体育馆路一家餐馆,天山区三山社区工作人员米热根(左)帮助商户店内消毒。 (记者蒋晓摄)

新疆网讯(记者马婷 宋建华 唐红梅 牟敏)随着返程、复工高峰的到来,乌鲁木齐各社区在强化宣传引导、服务到位、明察暗访等举措中,运用“四则运算法”,夯实“六小场所”复工复产牢固基础,把监督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加强督导做“加法”

“社区工作人员每天都会来店里,检查疫情防控的同时,有时还给店里帮忙。没有他们的帮助,我的店不可能这么顺利复工。”3月17日,在天山区三山社区的便民商店里,店长王吴欣正忙着整理货品。

“您好,排队需要保持1.5米距离,请自觉遵守。”在三山社区喜福来超市内,超市工作人员一边为排队购物的顾客测体温,一边提醒大家保持安全距离。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在社区的督导下,三山社区辖区内的88个商铺均在入口处安排专人为顾客体温监测、台账登记、喷洒酒精消毒。

“我们将社区商铺分为大湾北路、体育馆路两个片区,分别成立疫情防控督导专员小组进行管理。”三山社区党总支书记梁子昱说。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天山区国际城社区加大检查力度,组织社区17名督导专员分为4个小组,将辖区内112个商铺划分为A、B、C、D四个区域进行管理,全天督导。

“经过一周时间的驻店督导工作,各商铺的疫情防控意识明显提高,已由最初的被动要求顾客登记转变为主动提醒顾客。”国际城社区党总支书记于振玲说。

帮助商户做“减法”

米东区古牧地西路片区乐业社区辖区有187家商业机构,基本全是“六小场所”。

社区党总支书记刘胜说,社区成立了“六小场所”复工复产工作组,划片包干、网格管理。安排24名工作人员每天上门为商户提供服务,每天搜集商户在复工复产中遇到的问题,做到当日搜集、当日解决。同时,帮助商户养成独立防控意识,减少帮助其疏散顾客的次数,避免商户因过度依赖督导人员造成的旁观心理。

在一家果蔬店内,商户在做好店内硬核防疫措施的前提下,还大力推广购物不见面的经营模式。店主唐红每天通过微信朋友圈和好友群推送特价果蔬,大家可以线上挑选订货,通过微信、支付宝付款后,店主将货物统一配送至居民小区预订地点,再由顾客自取,实现了购物不见面。

“每天消毒,戴口罩已经成为习惯。线上预订模式开辟了新市场,既增加了销量,也减少了果蔬在售卖中的损耗。”唐红说。

联防联控做“乘法”

昨日中午,在位于经开区(头屯河区)海滨社区的西域香抓饭店,陆续有顾客前来就餐,店内张贴着“请顾客尽量打包”“请勿面对面坐”等温馨提示。

“各位顾客,打包也不影响抓饭的味道。”店老板肖龙付拿出一盒罐头包装的抓饭告诉顾客。

海滨社区利用电话、微信、面对面等多种方式,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目前,108家商铺全部开业,在营业的同时向顾客发放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单。

海滨社区副书记郎森说,随着商铺加入社区防疫的队伍,向顾客宣传次数成倍增长。

查漏补缺做“除法”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驻高新区(新市区)桂林路社区工作队和社区工作人员在各小区出入口、宣传栏张贴了疫情防控小知识、温馨提示,还利用“广场舞”小音响循环播放疫情防控知识。

同时,加大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力度,动员党员、物业、居民和志愿者、商超人员等先后三次参加了整治。居民楼前楼后、阳台、楼道、地下室、绿化带等角落都得到了清理。

社区商户组还组织人员对商铺逐一排查,降低聚集性感染风险。

“为保证企业、商铺复工复产,我们也在工作中补疏漏,力争实现社区防控和商户效益双赢。”桂林路社区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马金芳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